印度警察为什么热衷于“公开羞辱”?
为你揭开印度警察花式抗疫之谜。

在全球抗疫大潮中,印度警察的一系列防疫手段,让谜一样的印度显得更加神奇了。

对印度警察来说,头戴“病毒头盔”当街警告出门的印度民众,算很温和的管理方式,虽然难免吓坏小朋友。

操起木棒狠打屁股成了基本操作。还有一系列让人不可思议的方式:扇巴掌、罚做蹲起、罚下跪、罚做俯卧撑、罚“滚”大街,用消毒水枪集体杀毒。

2020年3月24日,艾哈迈达巴德,人们在仰卧起坐时握住耳朵,作为惩罚。

在任何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这种类似班主任惩罚熊孩子的方式,都不太可能大规模展现在街头。但在印度,平民被公开羞辱却时有发生。

警察,本应该是一个让国民感到“安全”的象征,但为什么在印度,警察却热衷于使用非常手段管理民众?

1、印度,一个热衷“公开羞辱”的民族

在印度,“公开羞辱”式的惩罚,是来自殖民地时期的恶习。

在19-20世纪,给当地警察配棍子和对民众进行“公开羞辱”,是英国殖民地的普遍现象。不仅在印度,在殖民时期的香港也是如此。香港警察拿着棍子,让人对着墙壁做蹲起的画面,在90年代港剧中时常出现,这便是殖民影响。

1919年,英国在印度进行了贾里安瓦拉·巴格大屠杀,英国警察杀害了数百名没有武装的平民,接着是罚爬、鞭笞示众和各种身体羞辱。

自此之后,公开羞辱就变成了一个愈加流行的惩罚方式。

“他们更喜欢对人进行身体惩罚,但也要包括种族侮辱。他们让人们爬到刺刀的尖端,并且在阳光下罚站数小时。”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脱离了英国统治,但殖民地法律却没有立刻被推翻。像是巴基斯坦,花了50多年的时间,到了21世纪,才取代了1861年殖民时代的《警察法》。

随着英国殖民者统治结束,大部分殖民地走上了民族自尊之路,结束了“羞辱”治国法。但是,印度却对这一套有着天然的土壤——

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宗教冲突十分频繁,人口密集且综合素质不高,聚众闹事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形下,鞭笞闹事者,不容易造成伤亡;即使闹事者反抗,也不会威胁到警察的生命。于是,基层警察使用棍棒而非枪支,就成了简单高效的事情。

其实不只警察,“公开羞辱”在这块土地上到处都是。特别是农村欠发达地区,一个村的长老就可以行使“法律”权利,对村子里的人进行惩罚。2014年,一位45岁的妇女因被疑杀害了自己的侄子,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被剃光头发裸体游行。今年2月,68名女性因“月经”被歧视为不洁,被强迫脱下内裤展示检查。

就连政府政策都免不了使用“羞辱”手段。2017年,印度总理发起的名为“清洁印度”的运动,为了防治印度人随地大小便,想出了一个奇特的方法:拍照曝光和当众羞辱户外排便的人。

活动鼓励人们拍摄乱扔垃圾或在公共场所小便的人,并将这些照片上传到他们的Facebook和Twitter帐户,甚至在政府网站上。

一群政府官员私下处死了一名55岁的穆斯林男子,原因是该男子试图阻止他们给一个公开排便的妇女拍照。

也有较为温和的羞辱:一名55岁的印度男子因家里9个人公用一个厕所出门解决内急,警察当场没收了他用来当厕纸的“水桶”,并赠予他一朵小红花。

2、“种姓制度”,加剧警察权力滥用

Vikrant现在仍清晰地记得,他在村里的小学上学时,学校的同学不允许他在学校的水龙头里接水喝,怕他污染了学校的水源。

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仍然有2亿“贱民”,虽然在法律上,印度已经正式废除种姓制度,但是种姓制度带来的影响从未消失。

在印度教严密的种姓制度下,人被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婆罗门(祭司与教师)、刹帝利(士兵和统治者)、吠舍(普通劳动者、商人、农人、工匠)和首陀罗(奴隶),至于贱民则被种姓制度排除在外,从事最污秽的工作,譬如处理尸体、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杀动物、皮革处理等。

“贱民”不能和高阶种姓使用同一样东西,是”不能被触碰的人“。在印度,传统富人是不和自己的仆人说话的。贱民不仅面临社会隔离,还得面对因歧视导致的仇恨犯罪。据2016年的官方统计,有超过4万起低种姓族群被攻击的犯罪事件。

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西部,一名贱民男孩遭殴打致死,因为“拥有一匹马并骑它”是“高种姓的特权”。在2017年10月,一名贱民身份的男子遭一群男人杀害,因为他出席了印度教的传统舞蹈表演。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教,8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宣扬宿命论,它用轮回与业法的观念使信教者安心做贱民,并受制于种姓制度——

什么是业?业就是人过去所做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阶级低下的人的前世积下的恶果。

什么是法?法就是无论处于何种阶级,唯有尽力完成该阶级所应有的义务,才可能重新获得解脱。

这样的解释让人们陷入了宿命论的闭环中:人生来成为贱民是因为上辈子不安于自己的阶级,假如这辈子依旧不安于自己的阶级,那下辈子还会是贱民。

此外印度教还宣扬”连坐制“。认为业的力量不仅会影响自身,还可影响到祖先,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成其阶层职责,则祖先都会被重新判入地狱。

从某种程度上,印度教义是一种迫使民众”安于现状“、以便维护统治的宗教。因此,很多人虽然身处压迫之中,却鲜少反抗,因为他们希望借由自己的逆来顺受,好使他们下一世能脱离这种悲惨的生活。

虽然在现代文明的政治体系之下,政府已经借由法令,意欲消除种姓制度所带来的种种歧视,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却是难以消灭的,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尤然。

整个社会歧视低种姓“贱民”,代表刹帝利的警察当然也就不例外。

3、在印度当警察是个苦差事

印度德里前警局局长就曾公开表示,在印度做警察吃力不讨好。

首先是警察数量严重不足。2016年1月,印度州警察部队的空缺率为24%(约55万空缺)。因此,2016年每十万印度人实际配备的警察人数为137名。但联合国建议的标准是每十万人222名警察。

人员的大量空缺让现有警员负担过重。警务人员需要处理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情报收集,巡逻,调查,在法庭上当见证人,防暴,反恐或反极端行动,交通管理,救灾和清除侵占。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是基本状态。

据《印度斯坦时报》调查显示,印度警察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比法定时间多6个小时。每天007的印度警察收入却很一般。一名基层警员的平均年薪仅为236,275卢比(约人民币2300元)。

图中最后一项为“州副局级”警察,月薪在15,600-39,100卢比(约1500-3900人民币)

通常,印度警员一生只能获得一次升职,大多数警察退休工资和刚入职时工资差不多。

工作条件落后也是印度警察的现状。一些警察局缺乏基本设施,甚至连饮用水、干净厕所、交通工具都没有。武器短缺更严重,据调查,西孟加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的所需武器分别短缺71%和36%。

缺乏专业调查所需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在证据采集等方面),可使用的法医和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因此,印度警察经常使用武力和酷刑获取证据。

于是,在印度民众心中,警察是“腐败”、“暴力”的化身,有关权力滥用的指控比比皆是。在quora上也有人问“为什么警察在印度如此讨人厌?”、“为什么印度警察如此腐败?”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其实,去印度旅游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印度街头,很少能看到警察的身影。天性乐观的印度人治安并不算太差。但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期,大量的维护社会治安需求涌来,让印度警察根本招架不住。

归根结底,印度警察在花式抗疫一系列神奇的操作背后,只是印度整个国家所面临问题的冰山一角。当国家机器难以渗透到基层,当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时,代表国家机器的警察也就难免站到民众的对立面了。

相关来源

  1. https://www.trtworld.com/magazine/why-are-police-in-the-indian-subcontinent-humiliating-quarantine-violators-34911
  2. https://www.prsindia.org/policy/discussion-papers/police-reforms-india#_edn39
阅读数 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