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沙特和俄罗斯官员的任何潜在减产协议“看起来都太少了,太迟了”。
撕毁协议,是为了重建协议。
以全球原油市场动荡月余、原油生产企业叫苦不迭为代价,沙特和俄罗斯挑起的石油价格战来到一个关键节点——美国被拖上减产的谈判桌。新的减产协议能否达成,将在本周四(4月9日)揭晓。
原油市场心惊肉跳
减产的希望漂浮不定,全球原油市场在过去一周像坐上了过山车。
美国作为目前最大的原油产国,终于无法按兵不动了。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沙特、俄罗斯沟通后,在Twitter上宣称,他会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削减产量,规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1000万-1500万桶/天。受此消息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当天双双上涨超20%,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
在上周末,沙特和俄罗斯互相指责对方是OPEC+协议上个月崩溃的原因,两个前盟友之间的分歧扩大,并导致原定于4月6日召开的史上最关键的减产会议推迟到4月9日。原油价格在连续3日的上涨后应声而跌,4月6日WTI原油期货下跌8.0%,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1%。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都表示,潜在的减产只有在OPEC +以外的主要生产国(尤其是美国)也加入时,才会达成协议。然而迄今为止,美国并不愿意参与减产,并表示自由市场将“自动”抑制美国的石油产量。
4月7日,WTI原油期货再度大跌9.39%,收于每桶23.63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57%,收于每桶31.87美元。

沙特发动石油战目的已“初步达成”
“沙特阿美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希望页岩油消亡,这一直都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油价在3月初暴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十分乐观地在twitter上表示,“汽油价格下跌,对消费者有利!” 油价下跌相当于“我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减税措施。”
然而美国原油产业因为油价暴跌受到的冲击,并不能仅靠乐观情绪来抵御。WTI(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在三月份下跌一半以上,创下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月行情和季度行情。低迷的油价对整个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标普500能源板块今年也下跌超过50%。

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于上周三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第一家在本轮原油价格战中倒下的页岩油公司。惠廷的股票下跌了95%,市值仅为7500万美元,债务则达到28亿美元。阿帕奇公司股价一周跌逾50%,一年间跌去95%;绿洲石油公司债券的隐含收益率升至73%;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市值仅为3.2亿美元,而长期债务却高达90亿美元,其无担保票据隐含收益率飙升至95%……

WTI 25美元价格仍比美国油井的收支平衡价格低至少15美元,业界预计,美国页岩油公司第二季度的破产势头将加剧。
原油企业被迫减产、压缩投资运营成本。本周二,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表示,将2020年的资本支出减少30%(从330亿美元减少至230亿美元左右)。
过去十年里,页岩油行业正是靠借债实现了产业繁荣,大幅提高石油产量,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使大多数美国人能够享受每加仑不到3美元的汽油。《福布斯》杂志测算,连续六个月的超低油价会使1.9万亿美元能源债务中一大部分发生贬值,包括约3000亿美元的银行贷款。信用评级公司惠誉(Fitch Ratings)数据显示,如果油价持续低迷,美国许多钻探商可能会在今年拖欠逾320亿美元的高收益债券,预计违约率将为17%。
如果美国债务危机被引爆,油气债券将是最重磅的导火索。相比之下,引发08年金融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总价值不过13亿美元。
出手囤油,是美国救市的第一步。3月19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先购买3000万桶石油作为战略石油储备,最终购买量将达到7700万桶石油。但在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上,这无助于提升油价。
特朗普在上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油价“在许多方面令人难以置信”,页岩油生产商面临的灾难令人“震惊”。于是,在特朗普倡导下,新一轮的OPEC+减产协议浮上水面。二十国集团成员国(G20)也将于周五举行石油部长紧急会议,这标志着OPEC+有可能将其他石油生产国拉入全球减产行列。

最终的OPEC+减产会议将于4月9日举行。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非常、非常接近”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1000万-1500万桶的减产规模,约占全球的10%—15%原油供应。
自说自话,利益仍难统一
会议马上就要到来,然而牌桌上的主要玩家却朝相反方向固执狂奔。
沙特、俄罗斯提出,达成减产协议的前提是,美国和其他非OPEC国家加入减产。
而特朗普在周一回答“美国会否减产”时闪烁其词,称OPEC根本没有向他施压。上周五与美国主要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西方石油公司、戴文能源、Phillips 66、Energy Transfer Partners和大陆能源)高管会面后,“减产”已经是不可选择的砝码,在大公司的意志下,“自由市场将解决问题”。
石油大国自说自话,伊朗看不下去了。伊朗石油部长Bijan Zanganeh在4月7日致信OPEC主席称,这种“暧昧不清的环境令我深切担忧”,在缺乏明确提案和谈判预期成果的情况下,伊朗不同意举行任何OPEC+会议。
这背后是石油巨头各自的算盘。
最近几天,沙特的油轮拥挤地漂在港口,但目的地却很少,因为全球的库存已满。而随着欧洲经济也进入冻结,沙特增产的原油很难找到买主。随着油轮费用的快速攀升,沙特的运输成本上升到令其叫苦不迭的水平。

沙特阿拉伯严重依靠石油财政,一大部分国民都拥有沙特阿美公司的股票。沙特阿美公司去年进行了部分私有化上市,其股票在过去一个月中急剧下跌。即便沙特拥有最低的原油开采成本,“焦土战争”也不是长久之计。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问题。西伯利亚成千上万的老化油井,远离市场,关闭这些油井将削减该国的财政,也会导致额外维护成本,即便恢复生产,此过程也可能会永久损坏某些油田。
而美国的“不减产”表态也有国内的法律、市场体制基础。在反垄断法的严格要求下,任何有关减产或与沙特领导的OPEC等组织合作的讨论都是非法的,在美国实现减产的唯一方法是基于市场经济原则采取独立的公司行动。(而在G20这样的政府联盟下,减产讨论则是合法的。)
代表美国一些最大能源公司的美国石油学会(API)和美国燃料与石化产品制造商(AFPM)向特朗普提供咨询意见,谢绝任何对页岩油行业的救助。
但客观上,抵御风险能力更强的大公司利益似乎盖过了数千家中小页岩油企业的生存需求。美国体量巨大的页岩油行业的主体是由约9000个中小型经营者构成的。据Investing报道,近几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西方石油也涉足页岩油行业,花了数十亿美元来收购资产和公司,页岩油企破产潮将带来更多的收购机会和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难达成任何协议。”德国商业银行的一位分析师如是说。
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使世界经济陷入停滞,全球石油需求已下降约30%,即每天约3000万桶。而即便达成预定规模的减产,市场仍将大幅度供过于求。一些能源分析师预测,全球石油价格仍将很快恢复陡峭的下跌。花旗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沙特和俄罗斯官员的任何潜在协议“看起来都太少了,太迟了”。
而据纽约时报,共和党参议员本周提出了一项法案,以撤销驻沙特防御系统和部队为威胁,令其进行减产,此外还有商务部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政策手段可用。美国在原油市场上的砝码还有军事、经济。
Oilprice的分析师Amad Shaikh用“纳什均衡”分析了这场石油战争,如何走向完结。

- 均不减产——油价跌破20美元,甚至10美元。2020年底,预计美国页岩油被迫停产,再没有动力或财力重启低于33美元的任何生产。
- 沙特、俄罗斯减产,美国被动减产——油价上涨至50-60美元区间,美国页岩油可以维持或提高产量,油价再次受到冲击。
博弈论似乎证明了,沙特+俄罗斯将始终处于原油市场的支配位置,因为它们总是可以将游戏带入场景1,并破坏美国私营页岩油企的财务状况。
Amad Shaikh总结道,从长远来看,OPEC+必须向页岩油行业表明自己的立场:不会放弃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OPEC +通过收购可能要进行变卖的美国页岩资产来改变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