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也为之垂涎——维米尔《绘画的寓言》
34岁的维米尔,为自己的绘画生涯立碑作传,创作旨在确认自身艺术地位的《绘画的寓言》。这是一幅雄心勃勃的画,维米尔在其中倾注了毕生的绘画技巧,精心的构图和素材的纵深呈现再加上巧妙的明暗对比,使这幅画成为

它们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到一个简单场面的静好之美,也让我们认识到,艺术家在观察光线洒进窗户,加强了一块布的色彩时,有何感觉。

——贡布里希

《绘画的寓言》(局部)

1940年,踌躇满志的政治家,曾经两度落榜的艺术生希特勒,从捷宁伯爵手中购得《绘画的寓言》(又名《画室》或《绘画的艺术》),将其纳入自己的收藏,打算将其藏入计划建造,但最终未实现的林茨博物馆中。

这是在纳粹统治时期,搜刮数量庞大的作品中,希特勒最青睐的作品之一。

然而,在二战结束,希特勒覆灭之后,画作终又来到当年拒绝了希特勒艺术梦想的维也纳。《绘画的寓言》,讲述了另一个艺术家的绘画之梦。

怀揣艺术梦的希特勒,在二战期间大肆收刮艺术品

34岁的维米尔,为自己的绘画生涯立碑作传,创作旨在确认自身艺术地位的《绘画的寓言》。

《绘画的寓言》是维米尔艺术生涯后期的作品,画作长宽均逾一米,以维米尔的作品而论,实属相当大的尺幅。

这是一幅雄心勃勃的画,维米尔在其中倾注了毕生的绘画技巧,精心的构图和素材的纵深呈现再加上巧妙的明暗对比,使这幅画成为了维米尔最复杂、最神秘的作品。

其背后的寓意也十分宏大,引发了大家广泛解读其象征含义。

绘画的寓言

维米尔

在画面最前端,异域风情的厚重帘幕被束起,仿佛拉开的舞台帷幕。

精致优雅的房间里,一位画家背对着我们,正忙着作画。他的模特是一位着蓝衣的年轻女孩,女孩的头饰,手中的道具和捧着的书,都暗示她或许是历史缪斯女神克利俄

模特左手拿着书本,与她女神克利俄的装扮相衬,象征历史;她右手上拿着的号角,代表着声名远扬;头上的桂冠,则代表着尊严和荣耀。

拿着历史书和号角的历史女神

房间的左侧应该有一扇未被画出的窗户,光线从此处照亮了房间。

《绘画的寓言》里,背对着我们的画家,一般被认为是维米尔本人,他优雅时髦的服饰,搭配醒目的红色长袜。

这是17世纪中叶的上层人士打扮,画家的衣服,让人们将他和上层社交圈联系在一起。

打扮时髦的画家

模特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尼德兰十七省地图,还留着分割南北尼德兰的折痕。

这是尼德兰1581年分裂前的完整疆域图,由维斯切尔在1636年绘制的。

尼德兰1581年分裂前的完整疆域图

在她前面的桌子上,放着书、乐谱和面具,分别代表诗、音乐和戏剧。

桌子上的书、乐谱和面具

人们通常认为画作背后的寓意,是将画家与国家荣誉相联系。

在17世纪时,历史画被认为是最高级的绘画,画中大量的历史元素,无一不体现着维米尔的雄心壮志,就连画室中的各式物品也是隆重的。

画家头顶的枝形吊灯并不常见,它们大多出现在教堂和政府大楼中,很少出现在私宅中,更不用说在画家的工作室中了,它们还带着双头鹰装饰,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非凡、隆重的枝形吊灯

维米尔深谙透视法,这一技法也被巧妙地运用到了这幅画中。

《绘画的寓言》中的消失点介于模特的手和地图球形挂钩之间,颜料表层可以看到一个小洞,维米尔就在画布中的这个位置插入过一根图钉。

他将一根绳子连在图钉上,用粉笔摩擦绳子,通过将绳子的另一端移动到不同位置并保持绳子与画布的接触,他得以“印刷”出全部引致同一消失点的直线。

这样的钉孔,在维米尔其他许多作品中都能找到。

画面的消失点

当维米尔去世后,遗孀凯瑟琳娜为了不让作品被充作抵债资产,将它转移到母亲玛丽亚·廷斯名下。他们对这幅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异域风情的帘幕

关于《绘画的寓言》

维米尔作品中最常被讨论,解读其象征意义的一幅画;

这幅画表现了维米尔的雄心壮志;

画作构图精巧,素材纵深陈列,明暗对比强烈;

图中画家被认为是维米尔的自我肖像;

此作也是希特勒最青睐的作品之一。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