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尿中提取的印度黄,也被维米尔画得熠熠生辉——《戴珍珠项链的女子》
作于1664年的《戴珍珠项链的女子》,是维米尔独特风格的又一鲜明体现。画家将一个日常场景,变成一个有深度和情感的世界。

在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次聚会上,一幅维米尔新作亮相,画布徐徐揭开,是一幅《戴珍珠项链的女人》,众人屏声静气观赏。

画中的女主人

一个商人却嘲笑:“这是印度黄吗?从圣牛的尿液中蒸馏提取的,这种牛只吃芒果叶子长大。你用蒸馏过的小便给我妻子的画作罩染?”

维米尔不卑不亢地回答:“这是对的颜色!”

被这位商人嘲笑的“印度黄”,的确是维米尔最喜欢,也是让他作品光彩照人的颜色之一。

《戴珍珠项链的女子》中黄色的衣袍

如那位商人所言,印度黄的制作流程,就是是让牛吃芒果叶,然后收集它的黄色尿液,将其提炼出来,就是这种黄色。

这种制作方法源于印度,因而也叫印度黄,当地人会将这些颜料制作成高尔夫大小的球体进行出售。

印度黄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电影中的制作场景

作于1664年的《戴珍珠项链的女子》,是维米尔独特风格的又一鲜明体现。

在维米尔的画中,他对颜色的运用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他喜欢以温和的蓝色和黄色作为基调。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蓝色的头巾和黄色的衣服让人印象深刻;《倒牛奶的女仆》也是黄色的上衣搭配深蓝色的长裙,而在《戴珍珠项链的女子》中,画家将这一抹黄色画得光彩照人。

据记载,这幅画于1696年5月出现在了阿姆斯特丹的拍卖会上,拍卖价格为30荷兰盾。几经流转于拍卖行及不同收藏家之间,终于在1874年被柏林的德国古典美术馆收藏。

戴珍珠项链的女子

维米尔

画中只有一位穿着黄色貂皮绸缎外套的年轻女子,正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

她用双手轻轻牵起了项链上两条细细的黄丝带,脖子上的珍珠项链闪闪发着光,戴的耳环也显得十分精致,头上还点缀着红色蝴蝶结发带。

女子这样的装扮,表明她应该是家中的主人。她的面部表情十分平静,让人无法得知当她对镜之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对着镜子戴项链的女子

在维米尔的画中,镜子是很常见的素材,它们通常是被随意地放在梳妆台上的,隐匿在画作不被关注的位置。

然而,在这幅画中,镜子被镶在了墙上。我们可以看到女子正前方有个黑色的镜框,它可能由黑檀木制成,在当时这种材料需要从海外进口到荷兰。

黑檀木镜框的镜子

画中光线的来源,仍然是位于房间左侧墙壁上的窗户,从窗户中透进来的自然光,使房间内有了明暗对比,这是维米尔室内画作品的一大特点。

不同的是,维米尔在这幅画的窗户旁,增添了一块垂坠的黄色窗帘,窗帘的颜色和女子的衣服,形成了色彩上的呼应,使画面变得更为平衡和谐。

窗户、与女子衣服相呼应的窗帘

女子所穿的黄色貂皮绸缎外套,曾多次出现在维米尔的画中。《女子和特鲁琴》、《写信的女子》、《女子和女仆》、《情书》、《吉他演奏者》等多幅画中都有它的身影。

和维米尔众多作品一样,画中人物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日常事务中。这种安静的力量,将一个日常场景变成一个有深度和情感的世界。

《女子和特鲁琴》1665-1670

《写信的女子》约1665年

短袄的皮草镶边上有黑色圆点,表明这是一张貂皮,这种皮草在中上层阶级女性的衣橱中并不多见。

《女子和女仆》约1666-1667年

《情书》约1669-1670年

从1676年维米尔的遗产清单中可知,这件外套属于他的妻子凯瑟琳娜。看得出来维米尔本人应该非常喜欢这件外套。

《吉他演奏者》1672年

关于《戴珍珠项链的女子》

维米尔室内画代表作之一;

描绘了一位女子站在镜子前凝视自己的画面;

画中有维米尔最喜欢采用的黄色,也有他最爱描绘的外套;

画家将一个日常的场景,变成一个有深度和情感的世界。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