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62 - 边际效应递减:满足感的加减法
为什么我们会对熟悉的东西感到乏味?

文/全历史 陆伯让

在心理学上,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是指:人们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绪时,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最为强烈,但随着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类似的,还有贝勃定律和韦伯定律也都阐述了这种现象。

19世纪的经济学家为了解决价格的基本经济意义,提出了边际效应,又叫边际效用或者边际收益,指的是消费者从一单位新增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效用(满意度或收益)。而随着商品和服务的增加,人们的满意度或商品发挥的效用却不断减少。

供应增加,边际收益却在下降

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与投入的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有关,而心理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心理刺激。

怎么理解呢?

神经元对等量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强度,随刺激次数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说人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但是反复刺激后,人体的生理变化和心理逐渐适应,满足感降低。

你可能会想到自己第一次领到薪水,第一次吃到的美食,第一次看到的新装备,那种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如果接二连三地来同类事物,你很快就腻了。

历史上的名人同样有这种心情。

我们所熟知的罗斯福总统,将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拉出,国内声望极高,连任四届总统。

记者采访他问四次连任有什么感觉,罗斯福什么也没说,微笑着请记者连吃了四个三明治。吃了一个还行,记者吃到第四个的时候,脸上已经有了不耐烦,罗斯福这时候才说,现在记者的感受,就是他数次连任后的感受。

明武宗则是因为满足感的衰退,不断的升级玩乐模式。

先是即位之初,他在奉天殿常常让猴子坐狗背上,用爆竹吓得动物奔逃,群臣被闹得人仰马翻。宠臣们陪着斗鸡走犬的日子乏味了,他就在宫中模仿街市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自己扮做富商消费,之后玩乐的程度越来越刺激。

明武宗是明朝极具争议性的统治者。

还有贪官从小贪到大贪的转变,往往也是边际效应减弱的规律在推动。

最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早在乾隆四十一年就任职户部侍郎,同年三月授军机大臣,接着又被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基本就是乾隆的大管家,但是在这段时间可能和珅的贪污都比较小。而渐渐地,和珅拿得越来越多,在被派往云南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贪污案件后,和珅贪墨的程度上了一个台阶。最后和珅家被查抄时,他累积的财富比清朝15年的收入还多(可以看看和珅抄家清单)。

对于个人来说,因为心理刺激反复,感觉钝化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可以根据边际平衡规律来分配时间、金钱、精力、资源,从而使总效用达到最大,在出现边际效应减弱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方向。对于企业来说,有重大改革举措时,可以先进行同类事件的个别“尝试”,在人们对冲击有所习惯后,能更快抵达原定目标。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