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是真蒂莱斯基人生中的重要作品。在她笔下,朱迪斯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勇于行动和复仇的女英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英勇。
有我在,您是不可能输的!您会在一个女人的灵魂中看到凯撒精神。
——真蒂莱斯基

真蒂莱斯基《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乌菲兹版局部)
“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1611年,18岁的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惨遭父亲的朋友、绘画老师阿古斯缇诺·塔西强奸。狡猾的塔西承诺娶真蒂莱斯基为妻,引诱她再次发生关系。然而,这一切都是塔西的谎言,勇敢的真蒂莱斯基将他告上法庭。
为了脱罪,塔西在辩护过程中,指控真蒂莱斯基是恶名昭著的娼妇,自己并未构成强奸。面对恶人的反诬与庭审官怪异的眼光,真蒂莱斯基百口莫辩,庭审记录里写着她简洁却意味深长的辩护,“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即便如此,真蒂莱斯基仍不得不接受检查,以证清白,她的家族名誉也因此受损,不得不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市。这一事件成为她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那不勒斯版)
复仇的朱迪斯,是她仇恨的载体
庭审后的第二年,真蒂莱斯基完成其人生中的重要作品——《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
画作的故事来源于《圣经·旧约》:攻占耶路撒冷的亚述元帅荷罗孚尼被朱迪斯的美貌迷惑,请她来自己的帐中过夜,趁着荷罗孚尼熟睡时,朱迪斯果断地砍下了他的头颅。
朱迪斯是真蒂莱斯基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至少有五件关于朱迪斯的画作有她的签名。
与男性艺术家所创作的同题材绘画不同,朱迪斯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勇于行动和复仇的女英雄,在真蒂莱斯基笔下,朱迪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英勇。
表现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瞬间的作品,真蒂莱斯基就先后画了两幅,一幅是在她被强奸后的1612年创作的,现藏于那不勒斯美术馆,被称为“那不勒斯的朱迪斯”。
1620年,她又在那不勒斯版本的基础上,对构图、色彩等细节进行了再创造,被称为“乌菲兹的朱迪斯”,此版本因其罕见的血腥与暴力,引起了诸多争议,许多评论家认为,朱迪斯是她仇恨的载体,带有她的自传色彩。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乌菲兹版)
手起刀落,鲜血四溅,强化的戏剧张力
与那不勒斯的版本相比,乌菲兹版本加大了画面上部空间,在朱迪斯砍开荷罗孚尼脖子的那一刻,红色的血液喷涌而出。荷罗孚尼的鲜血不仅沾染了床单,还从脖颈处喷溅而出,画面原本构图的过于饱满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化的戏剧张力。
画面以女性为核心,定格在了朱迪斯和她的女仆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一瞬间。身着黄色华丽长裙的朱迪斯双臂强壮有力,她一只手将荷罗孚尼的头死死地按在床上,另一只手毫不犹豫地割向他的脖子。这一表达与卡拉瓦乔版本中“轻而易举”地割下赫罗弗尼斯头颅的朱迪形成了鲜明反差。

真蒂莱斯基与卡拉瓦乔笔下的朱迪斯
事件的戏剧性无可避免,朱迪斯微蹙眉头,丝毫没有流露出对眼前正发生的血腥事件的害怕神情,荷罗孚尼挣扎推搡的动势也反衬了两名女性的力量感,她们按住了一位强壮的男士,手起刀落,鲜血四溅,紧绷的张力十分明显。

真蒂莱斯基与卡拉瓦乔描绘的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一瞬间
同时,在真蒂莱斯基的笔下,身着红色长袍的女仆阿布拉双手紧紧地按住赫罗弗尼斯的身体,抵御他挣扎的身躯;但是在很多其他艺术家的创作中,阿布拉往往只以在一旁被动等待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

真蒂莱斯基与卡拉瓦乔笔下的女仆阿布拉
在此幅画中,人物的动势、光影的塑造、情感的表现达到了高度一致。真蒂莱斯基用她的绘画展现着她曾说过的话——“至高无上的主,我将让您见识到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真蒂莱斯基《扮作鲁特琴演奏者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as a Lute Player)
布面油画77.5×71.8cm1615-1617年
华兹华斯艺术博物馆
关于《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
巴洛克艺术女艺术家真蒂莱斯基代表作之一;
作品因其罕见的血腥与暴力而备受争议;
作品灵感来自于卡拉瓦乔的同名作品却又独具一格;
画家运用明暗对比法塑造了场景的恐怖之感;
画作塑造了一位勇于行动和复仇的英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