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64 - Top3规律:“三”为什么特殊?
除了第一,我们为什么最多注意到第三?

文/全历史 陆伯让

某个领域中被人们所熟知的参与者,往往最多到前三位,而对事件进行分析时,人们最普遍的选择的也是分为三个阶段来梳理、或者分为三个类别来记忆。在人们观念中喜欢取“三”的现象,就是top3规律。

为什么某个领域最重要的参与者往往是三者?而人们对“三”也情有独钟?

首先,三足鼎立这种格局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各领域都会形成天然对立的两者,而处于两者中间的模糊地带,就会形成第三极,而三方格局最容易形成整体形势的稳态,彼此制衡。比如说美国的三权分立,司法、立法、行政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

实际上行政权常常引起失衡,比如特朗普就利用政令,使行政权不断扩张。

而且,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有限,记忆最深刻的对象是资源最多、影响最大的几个头部对象,记忆再多就会耗费精力,人们普遍会选择前三个记忆,并不断强化。

从神话来看,东西方都有对“三”的特殊感情。

欧洲神话对“三女神”组合格外偏爱,古希腊神话中的美惠三女神,复仇三女神、命运三女神、时序三女神。北欧神话中也有三女神,即使在中世纪基督教扩张后,三女神仍然在欧洲信仰中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道教神话有三位至高神:三清;易经中也有“天地人”三才的说法,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视为世界的本质关系。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则是典型的三足鼎立格局。是直接对立的两个政权,都在争夺汉朝的合法继承者地位,斗争不断,而割据江东自称一派,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两者间摇摆,形成三国格局。

还有后三国时代,就是隋朝之前的时期,它孕育了隋唐。当时有西魏(后来成了北周)、东魏(后来成了北齐)、萧梁(后来被陈朝替代)。前两个魏国是因北魏分裂而来的,尖锐对立,而萧梁(陈朝)是南朝的继承者,独立于北魏势力之外,三者互相影响牵制,形成后三国格局。

“后三国格局”,之后就是隋唐时期

而在生活中,取前三名也是普遍现象。中国的科举制,殿试前三名赐进士出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而我们现在看奥运会,则是为冠军、亚军、季军颁奖;大家在学生时代,最常关注的也是成绩前三名的同学。

了解top3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格局的产生和形成,从而判断发展的趋势,让自己更加清楚在格局中的定位,做出选择。而且top3规律也可以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向他人解释事情时,使用三段论,或者选取最重要的三元素,可以最有效地传递信息。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