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艺术代表作——华托的《舟发西苔岛》,迎合了当时贵族阶级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趣味,也为洛可可绘画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华托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风流画家”的称号。
如果做一个调查问卷:你心目中理想的蜜月旅行地是哪里?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马尔代夫或是大溪地,但要问18世纪的法国人,答案则是“西苔岛”。
西苔岛在哪里?为什么是18世纪法国人的“蜜月圣地”?
《舟发西苔岛》(局部)
希腊神话中,少女阿弗洛狄特,即后来的爱与美之女神,对应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她从水面跃出后,风神将她送到了岸边,红粉色的玫瑰环绕在她的身旁,等待已久的果树之神为她披上红装,至此爱之女神阿弗洛狄特便诞生了,被西方的众多青年情侣所追捧。
她的诞生地——西苔岛,自然成为了情侣所向往朝圣的地方。
舟发西苔岛
1717年,法国画家让·安东尼·华托,就描绘了这样一幕场景,成群结队的情侣登上心仪已久的西苔岛,寻欢作乐。
这幅画作取材于描写贵族男女爱情的歌剧《三闺蜜》,华托曾多次以此作画,但在1717年完成的这幅画中,他摆脱了舞台的框架,把这个事件转变成一个梦幻和浪漫的奇幻故事。
画中两位撑船的船夫在岸边,八对情侣或坐卧、或站立、或巡览游玩;十二位小天使有的在空中嬉戏,有的在迎接情侣的到来;还有小狗和孩童作为点缀。
近景中的三对情侣
在天使盘旋的中景,也有两对亲密的情侣。
中景处的两对情侣
在靠近湖面的远景处,三对情侣相互搀着或者拥抱在一起。
远景的三对情侣
最右侧的阿弗洛狄特雕像表明了他们所处的位置。
身后的树丛郁郁葱葱,稍远些清澈的河流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都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色:烟波浩渺,天空明亮,空气清新。在这个及时行乐的蜜月场景中,梦幻的场景,反映了当时贵族阶级的最渴望的生活品味。
阿弗洛狄特雕像
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
从绘画技巧来看,画中柔和的淡绿色、天蓝、粉红和玫瑰红互相交融,暗示情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微妙的色调渐变反映了鲁本斯派对华托的影响。
但在人物刻画上,华托调整了常见的人物与背景的比例,添加了几分乔尔乔内和提香式的动人风姿,愈发凸显人物的身姿苗条,举止优雅。这样的表现方式成为当时人热爱旅行,渴望富丽悠闲生活的代表,吹响了洛可可艺术在欧洲风靡的号角。
随风飞扬的小天使
但这幅画到底是恋人要启程前往西苔岛,还是离开西苔岛?
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争论。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认为,随风飞扬的小天使,是在引导游客前往位于地平线上的蔚蓝小岛。
也有人认为,画中大部分人是以一种恋恋不舍的姿态背向陆地,尤其是处于画面正中的女子,回眸转身,似有无尽眷恋,画中人物应该是离开西苔岛。
究竟是启程前往,还是不舍留念,这都是数百年来,品赏《舟发西苔岛》时,令人回味的有趣探讨。
创作历时5年完成的《舟发西苔岛》,使华托成功跻身法兰西科学艺术院。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一主题作为“入场券”,则源于蓬芭杜夫人。
作为备受国王路易十五世最宠爱的情妇,她所喜爱的富丽、悠闲、放浪和奢靡生活方式,自然也成为贵族阶层所追捧的时尚。而华托的这幅画,迎合了当时贵族阶级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趣味,也为洛可可绘画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华托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风流画家”的称号。
西苔岛的朝圣(华托之后)
关于《舟发西苔岛》
洛可可风格绘画的代表作;
奠定了盛极一时的洛可可风格的基础;
华托作品中的梦幻闲逸令洛可可的后继者受益匪浅,也影响之后的印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