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一刻|一个唱金属名曲的小孩,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哺乳期妈妈
浮城一刻,一个新栏目。为你讲述城市生活中值得关注的几件小事。

一个唱金属名曲的3岁孩子

本周最萌的反叛力量来自一个三岁女孩和她的父亲。

马来西亚的乐手Ujang Ijon弹着吉他给女儿Audrey伴奏,不过她唱的可不是儿歌,而是金属乐队“暴力反抗机器”(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下称RATM)的早期名曲《Killing in the Name》——这段两分钟的视频近期在Facebook上收获了上百万的点击量,还被RATM成员Tom Morello转发。

《Killing in the Name》出自1992年乐队同名专辑,歌词控诉制度性的种族主义和警察的暴行,是RATM的代表作之一。不过,Ujang修改了歌词,替换掉了原词中一些暴怒的部分;在孩子唱到原曲最著名的那部分——带F头的结尾之前,父女俩就停了下来。

Ujang说,他用吉他弹儿歌的时候,Audrey总会跟着一起唱,什么“字母歌”、“小星星”之类的;而这次她选择了《Killing in the Name》,是因为她老在车里听到这首。“她可不是摇滚乐迷,但她喜欢所有风格的音乐。”

Audrey和她的爸爸

一座见证多次人类瘟疫的水磨坊

英格兰西南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爆发下人们对面粉需求,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水磨坊重启生产。它曾经见证过多次全球性的流行病,比如17世纪的伦敦大瘟疫,1918年的大流感。

有证据表明,这座磨坊1016年就在当地开始生产了。《末日审判书》中也出现它的身影,这是诺曼征服英格兰期间,在征服者威廉的命令下,于1086年完成的一次大规模调查记录。

上一次全面启用斯特明斯特牛顿水磨坊要追溯到1970年。后来,这座水磨坊就成了博物馆,只有在夏季,每个月有两天的时间会用于生产面粉。

这次重启之后,它已经在过去几周之内产出超过2200磅面粉,这相当于平日里一年的总量。“疫情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关闭博物馆,打包行李。”这座磨坊的管理者Pete Loosmoore说,但是他们后来意识到,许多当地的店铺都开始面粉短缺,人们因此担忧不已,而这座水磨坊,拥有成吨质量上乘的小麦。

水磨坊一天可以生产66磅(约30公斤)面粉。迄今为止,志愿者碾磨工们向当地的商店和烘培店递送了超过两百袋3.3磅装的面粉。Loosmoore希望此举能够重振当地商铺。“总的说来,大家都很满意。”

斯特明斯特牛顿水磨坊

一场属于女性的线上漫画展

漫画领域长期由男性统治,这种性别失衡令许多女性漫画家的才华被忽略。

成立于纽约的插画家协会近期在线上策划了一场展览,集合了超过50名女性漫画家的作品,从20世纪初的先驱,到高配版的超级英雄、酷儿图像小说、战时爱情故事、爵士年代的卡通等等,统统超出你习以为常的“超英模式”。

展览把女性漫画家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二十世纪初的早期历史,以及70年代到当下的当代漫画。这长展览不仅甄选了漫画作品,还将上线一些视频,展期将延续至10月24日。

地下漫画运动的早期影响者之一Trina Robbins,有80件收藏品被展出,包括爵士时代的女性画作,二战到50年代的爱情漫画等等。仅靠一人之力,Robbins重新发现了一代艺术家;在此之前,她们长期默默无名。她还收藏了Rose O’Neill的作品,这名美国漫画家倡导女性的投票权,在二十世纪初的主妇杂志上刊登过一系列插画;在1928年迪士尼诞生米奇形象之前,她就开创了类似风格的创作。

神奇女侠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同样也出现在这次展览中——但是是两名女性作者的作品。1980年代,Robbins和Ramona Fradon是最早参与神奇女侠系列创作的女性漫画家,后者也是海王的画师之一。

“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和工业一样,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一直存在。”漫画家Fiona Smyth说,“慢慢地,漫画史开始将女性、性小众、残障人士、少数族裔等等群体纳入其中。”

Ramona Fradon画的神奇女侠

Rose O’Neill的作品,“Votes for Women”

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哺乳期妈妈

香港妈妈Catherine Kosasih和丈夫有两个孩子,一个不到两岁,一个四个月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这一家人都被隔离,然而,还在哺乳期的Kosasih陷入忧虑——小的那个对婴儿辅食过敏。

“我不知道自己在医院里要待多久……上次给孩子喂辅食之后,她过敏严重,我老公差点就叫救护车了。”Kosasih回忆道。

医生告诉她,在医院使用的药物可能会通过母乳传给孩子,所以她不能喂奶。她联系了一家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组织Hong Kong Breastfeeding,其创始人Gemma MacFarlane立马发了一条帖子,号召妈妈们捐献母乳。

数小时之内,许多妈妈就响应了号召,仅仅一天之内,就筹了15升——足够孩子喝两周。“不敢相信有这么多妈妈愿意为我的孩子贡献母乳。”在经历了发热、乏力、肌肉疼痛、肺部变白之后,Kosasih感动得流泪。

目前,尚未在母乳里发现过新冠病毒。WHO表示,应该给予患有新冠肺炎的母亲们足够的支持,使其能够安全地进行母乳喂养。但是,香港对新冠病人的一些隔离政策相当严格;对于很多父母来说,隔离期和自己的孩子分开,比病毒本身更加令人担忧。

这次母乳的捐献者之一Nicole Bautista说,如果自己陷入类似的状况,她肯定会感到特别沮丧。“在这种时期,我们需要表现出关爱和同理心。”

Catherine Kosasih和她的丈夫、孩子

一个对体罚儿童说不的日子

冯远征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他对着镜头说道:“国际不打小孩日,向体罚说‘不’。打人是不对的……”

4月30日是“不打小孩日”(National Spank Out Day)。这个节日由美国的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在1998年发起,后来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旨在宣传反体罚的理念:“请试试看,至少今天别打小孩。或许你能发现,今后的每一天,你都不再需要打小孩了。”

中国尚未有完整的虐童数据统计,不过,201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算,中国每年受虐待儿童数可达1000万。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每10个孩子就有7个在小学阶段曾遭受过体罚,亲生父母是虐待儿童主要构成者,比例高达49%。

“不打小孩”远未成为共识。微博上,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并表达棍棒教育给自己留下的心理阴影。近年来针对儿童的家暴事件频频曝光,黑龙江建三江家暴事件则是最近的一例。

微博上发起#国际不打小孩日#话题

冯远征在国际不打小孩日倡导反对体罚教育

阅读数 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