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道后的幻象》是“后印象派”三大家之一高更的代表作,画作带着超现实的象征意味。高更冲破世俗与规矩的牢笼,追求原始质朴之美,这些都被他用最现代最前卫的方式表现在了画中。
印象派一味研究色彩,毫无自由可言……他们只关注眼睛,而对思想的神秘核心漠不关心,从而落到只是科学推理的境地。
——高更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保罗·高更的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了:他人到中年,却突然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只为追逐绘画梦想。他传奇的一生,甚至被英国小说家毛姆改写成了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
书中,以高更为原型的主人公冷漠自私,“渣男”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又有着非凡的魅力,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在现实中,高更内在的确有着强大的力量。他的生活矛盾而挣扎,他的心中有着野性的呼唤,他的人格,也充满了魔鬼般的魅力。大师梵高在与他短暂相遇后,甚至疯狂地割下了自己的左耳。

然而,原本只是巴黎一位平淡无奇的证券经纪人,如何成为后来那个后印象派三巨头之一,象征主义大师的呢?
一切的源头,恐怕要追溯到《布道后的幻象》(又名《雅各与天使搏斗》)这幅画。

1888年夏天,高更在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完成这件有名的画作。
《布道后的幻象》带有超现实意味的象征、极具张力的色彩、前卫大胆的平涂画法,标志着高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从此在放飞自我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找到自我,而非技艺上的精进,才是二十世纪以来,所有最重要画家成功的原因,高更也不例外。
为什么这幅画带有超现实意味?
这是因为画的主要内容就是布列塔尼农妇的一场宗教幻象,她们刚刚参加完布道活动,在教堂外目睹了(更准确地说是幻想),雅各与天使扭打在一起的场景。
想象与现实被呈现在了同一维度,仅由一棵树在画中作为分割。树的左半部分表示现实,而右半部分则是虚构,画家夸张了人物透视比例的强烈反差,这样的安排也是超现实的。

画面右上角虚构的部分,描绘了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与一位有着金色翅膀的天使搏斗的场景。
画作故事来自于《圣经·创世纪》第32章,故事讲述的是:雅各在将要渡河之际,与一位陌生的天使发生打斗,两人一直从傍晚打到黎明也没分出胜负。
天使想要抽身离开,但雅各坚持不放他走,定要他为自己祝福,于是天使为他祝福并赐名“以色列”,就是“与神较力”的意思。

传统意义上讲,这一场景是关于善恶的斗争,关于人性的救赎。更有浪漫主义者解读,对于高更来说,雅各与天使的搏斗,象征着画家在生活与画画、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灵魂挣扎。
结合高更后来在其他作品中也常常运用象征手法,也就不会觉得这种解读过度了。
这幅画的色彩又有什么独到之处?
大家一定也注意到了:画中的地面是橙红色的!大面积铺排的鲜艳颜色,存在感实在很强。这就是高更创作的显著特点——十分个人化的用色。
布列塔尼没有画中这样鲜亮的橘红色土地,或许在许多人眼里,大自然里的任何地方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颜色,但在高更的眼中就会。

他曾言:“你怎么看这棵树……它真的是绿色的吗?那就使用绿色,使用你颜料里最漂亮的绿色。然后是树荫,是不是很蓝?不要担心,把它画得尽可能的蓝。”
高更对颜色的选择,纯粹是为了象征和装饰。为了戏剧性的比喻和画面,他选择放弃真实。
高更在这之后的创作,尤其是那些代表性画作,都充满了这种“不合时宜”的色彩,融入更多象征主义的特点,他画中的颜色、情绪,就像他本人一样强烈。色彩,就是他的自我。

此外,平涂画法也是高更作品的重要特征。
就拿《布道后的幻象》中的树为例,整棵树平铺在画面中央,第一眼看到时,很容易把它误看成一条路。
高更在画这棵树的时候,没有遵守传统绘画的透视规则,没有立体阴影,树干与橙色地面之间也毫无晕染过渡。
还有画中那些寥寥数笔勾勒出的人脸和人形,都是高更故意显露出的单线平涂的稚拙结构形式。照相机式的精湛技法,并不是一个画家之所以为画家的最重要原因。

高更厌倦精致的巴黎,厌倦让人枯竭的城市文明。所以他才必须逃离,“逃离欧洲文明与一切的约定俗成” ,他逃到布列塔尼,逃到大溪地,找寻直觉中那个神秘超凡而又美好纯洁的新世界。
为了追求心中那压抑不住,对于原始野性之美的艺术向往,高更舍弃了股票经济人的优厚待遇,也放弃平淡和谐的家庭,冲破世俗与规矩的牢笼。
他追求的是原始质朴之美,他要的是想象力,这些都被他用最现代最前卫的方式,表现在了自己的画中,而《布道后的幻象》就是这一切的起点。

关于《布道后的幻象》
“后印象派”三大家之一高更的代表作;
画作内容是农妇们布道后,见到雅各和天使搏斗的宗教幻象;
画作带着超现实的象征意味;
想象与现实被呈现在了同一维度中;
画面颜色的选择,纯粹是为了象征和装饰;
平涂画法也是高更作品的重要特征;
该作标志着高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成为他创作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