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序曲
这一场战争为罗马的强国梦奠定了基础,为军事史贡献了一个光辉的名字和一连串值得铭记的战役。

布匿战争(Bella punica,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进行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us(布匿库斯)。最终迦太基被罗马所灭,罗马在地中海确立了霸权。

这场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布匿战争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唯一的强大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通过一步步地侵略和结盟,最终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而罗马也完成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转型之后的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至今仍然被很多人怀念。

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讲,罗马和迦太基的冲突在后世西方历史学界的眼中被解读成西方和非西方的冲突,而那句“迦太基必须毁灭”也成了在西方语境中“汉贼不两立”的同义词。

那么,罗马和迦太基的冲突起源是什么呢?

布匿战争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地理背景。在公元3世纪左右的时候,地中海地区最大的两个区域性霸主是古罗马和古迦太基。

公元前3世纪中旬,罗马共和国内政平稳,并几次击败入侵者,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稳稳地拿在手中。罗马人非常相信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军队实力。与此同时,地中海那一边的迦太基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控制大多海洋贸易要道,势力从北非发展到伊比利亚半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地中海的冲突不可避免。

公元前288年,一群来自意大利的雇佣兵占领了西西里岛东北角的墨西拿城,以这个城市为基地,骚扰附近的乡村和城市,包括独立的城邦叙拉古。公元前265年,叙拉古的希伦二世即位,决定赶走这群人,出军围攻墨西拿。于是,佣兵们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救。最初罗马并不想帮助他们。但迦太基则立刻同意,而且很快派军来到墨西拿。西西里的地理位置位于北非和意大利的中间,倘若迦太基控制了这里,意大利全境甚至罗马本身都将时刻暴露于危险之中,这种情况下罗马不得不参战,于是,旷日持久的布匿战争就爆发了。

旷日持久的布匿战争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古罗马和迦太基发生冲突之后,共进行了三次战争,时间跨度近百年。每一次的布匿战争,战场和双方力量对比都有很大区别。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最强国家。

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揭开战幕。罗马先后占领墨西拿等地,迫使叙拉古与之结盟。但在海上,迦太基却占优势。罗马人迅速建立一支舰队。在前260年的米列海战中,装有乌鸦吊桥的战舰组成的罗马舰队获胜。前256年,罗马海军又在埃克诺穆斯海角大胜。同年罗马远征军在非洲登陆,但以失败告终。此后主要战场移到西西里,罗马在陆战中略占上风。

公元前241年,罗马海军以新建的200 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在埃加迪群岛附近击败了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被迫求和,将西西里及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并于10年内偿清。罗马遂在西西里建立第一个行省。公元前238年,罗马乘迦太基雇佣军暴动之机,又出兵强占了撒丁和科西嘉,于前227年将两岛置为一行省。

第一次布匿战争长达23年,罗马胜利,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最强国。战争结束之后,两国经济和人口都元气大伤,时隔多年才恢复。罗马的胜利,来自它坚持不承认失败,也不接受非完全的胜利。而且,罗马共和国依靠公民的爱国心,受到私人赞助,获得了足够的船只和水手。而受到民族文化影响,绝大部分的迦太基贵族都不肯为战争花费自己的钱。

罗马海军战船以乌鸦吊桥的方式同迦太基战船接战

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孤军深入意大利半岛却难挽败局,奏响了迦太基的“死亡序曲”。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三次布匿战争中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前后共作战16年(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本土,并在前216年的坎尼会战大败罗马军团,但限于装备不足,在接下来十多年时间,汉尼拔都没有再进攻罗马城,而是转战意大利南部,罗马当局也改用不正面交锋的费边战术,以消耗迦太基远征军的力量。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反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两年后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第二次布匿战争告终。

这次战争以后,罗马开始称霸西地中海,迦太基实力大大减退,被迫接受苛刻的条约,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为罗马所灭。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和巴利阿里群岛,迦太基成为罗马的附庸,努米底亚获得统一。这场战斗牵涉到地中海沿岸的多方势力,战争对各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罗马共和国所经历的几次最惨烈的战争之一,迦太基军队曾多次有机会兵临罗马城下。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出色表现奠定了他在西方军事史上的地位。同时,汉尼拔在扎马之战中的失败也成就了大西庇阿的威名。

第二次布匿战争时,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罗马

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陷落,布匿战争以罗马的全面胜利告终。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迦太基虽然需要向罗马支付巨额赔款,但很快恢复了元气。这引起了罗马的警觉和反感。关于要不要彻底消灭迦太基的问题,罗马元老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主和派进行了多次抗议,主战派还是占了上风。公元前150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

此时的迦太基已经没什么像样的军队了,他们派出特使向罗马求和,并答应了罗马提出的苛刻要求。尽管如此,当这些条件一一履行后,罗马执政官进一步要求,迦太基人口退出城外10英里,而城市则要彻底焚毁。在这种情况下,迦太基人选择抵抗到底。

迦太基人坚守孤城达3年之久,最终,孤立无援,力量空虚的他们不敌罗马的进攻,而罗马人在占领迦太基城之后进行了屠城,毁灭了这座城市。“迦太基必须毁灭”成为了一句后世知名的谚语。公元前146年,伴随着迦太基城的彻底陷落,布匿战争结束了。

迦太基的陷落

阅读数 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