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在惋惜疫情为市场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在正视自身在时代洪流变迁与市场竞争考验中的业务实力和应变能力。
来源: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
作者:小鹿角编辑部
五一假期之后,全国各省市学生都已陆续返校上课。2020年这个特别的“寒假”终于结束,也意味着疫情已得到进一度控制,社会经济复苏正在稳步进行中。
“虽然复工复产提速,但中小企业‘倒闭潮’的风险仍大概率存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龙4月初表示。
开局艰难的2020年,创业者们还能熬过去吗?
01文娱重灾区
据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发布的今年1-2月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月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用工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此前,这一数据大都在4%以下。
另一方面,据天眼查向铅笔道提供的独家数据显示,从2月1日至3月15日,全国一共有104327家登记注销。另外,仅北、上、广、深,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再除去一些传统行业的公司,就有共3869家公司注销。
这其中,文娱行业更是重灾区,注销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线下音乐社交娱乐场所“衰微”
音乐行业的“倒闭潮”始于元宵节,也是北京正式上班的前一天。北京K歌之王KTV内部公告流出,宣布即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北京K歌之王运营主体为北京瞅骋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公司股东由京英港台澳专业人士组成。
一夜之间,王思聪在此豪掷250万元人民币的神话就此结束。
据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4月全国线下KTV娱乐企业超9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有6万家。从经营状态来看,已注销或吊销的企业有3.5万家。同时,第一季度KTV注销或吊销企业246家,是该项数据最多的一个月。
演出商、场地等现场音乐产业链环节面临考验
疫情的隔离期使得线下娱乐场所的日子都不好过。尽管5月8日,国务院发布疫情防控指导意见,明确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但仍然有一些livehouse等场地永远停在了这个春天。
3月8日,深圳红糖罐livehouse宣布蛇口分店已经关闭,2月以后所有活动预定均已取消。本来计划年后的复古派对+市集,因为疫情没办法完成,也没办法做告别派对。
由于线下演出纷纷取消的情况下,演出商们也全都一筹莫展。
由于疫情,MyLove刘德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一再延后。作为刘德华内地唯一经纪代理公司的东阳秋水堂影视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代理刘德华在内地的一切事宜,旗下也拥有张含韵等一批艺人。但据天眼查显示,公司已于今年2月注销,企业官网也无法打开。
倒在了疫情中的还有小微琴行等线下音乐教育机构
4月10日,南京一家名叫“皇家贞乐”的钢琴培训机构群发通知学员家长们,由于疫情无法复工,无法继续经营,南京的6家门店全部关闭,人去楼空。据报案的家长们统计,已有235个家庭报备了损失,每户损失少则3000-5000元,多则6-7万元,总金额超过400万元。
据了解,皇家贞乐最早由江苏百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控股,2019年开始独立运营。但对于家长们的经济损失,百服文化法人经花仅表示,“目前引进资金很难,真的无能为力”。
疫情初期,各地教育部门便陆续出台了暂停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线下培训活动的紧急通知。线下课程无法继续进行;门店招生困难,学员退课生源流失;业务收入减少资金运转受阻。停课引发的一系列行业危机令线下培训机构们举步维艰。

音乐培训机构步履维艰。
这些只是公开倒闭的企业,冰山一角,还有大量冰山下的企业遭遇困境,默默关张,停止营业。
02 初创公司更加艰难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演讲中提道:“97%的创业企业都会在18个月里死去。”这场疫情中,初创企业也成为最容易倒下的群体。
3月,吴晓波团队联合淘数科技,发布了一份《2020年1-2月企业死亡数据报告》,整理出了两个月内全国注销的企业名单。从数据上看,企业的成立时间越短,倒闭概率越大。成立三年以内的初创企业,在今年1-2月倒闭企业中的占比高达55%。融过资的只有24家,占比6.2%。
这些小公司不如国企、央企的“铁饭碗”,本就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抗风险能力。
当大环境变得更加严酷时,显然这些生命周期短、规模小且现金流匮乏的初创公司处于弱势,稍有不慎就是在崩溃的边缘。同时,市场的收缩使得资本处于观望情绪中,创业者面临融资难的情况下,也很难取得破局效果。
为了对这些初创公司展开营救,中央及地方政府也迅速出台了缓解中小微企业困境的组合政策。
2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委推出30条金融举措驰援企业。明确“保证信贷总量供应”,“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
此外,中央及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费减免、延期缴纳以及租金减免、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法定成本,创造复工复产条件,缓解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4月26日,北京市也发布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国家也在为创业者和企业定心,真正提升市场与经济的复苏活力。
03 谁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中统计数据,中国平均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85%的企业将在10年灭亡,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企业只有10%。无数的创业者前仆后继,新冠疫情也不过是此次“倒闭潮”的动因其一。
例如,同样在疫情中倒下的北京星烨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直播产品U美视频社区,与其他直播平台无二致,用户由大量网红组成,以交友、唱歌、游戏、跳舞为主要互动娱乐方式。
抖音、快手一众短视频直播平台蓬勃发展,疫情期间,线上直播娱乐活动进展得如火如荼。如果将疫情作为阻碍公司前进的原因显然并不成立。

同样,上述倒下的KTV和教育机构,尽管的确由于疫情带来的停工断了收入和现金流,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各企业公布的原因看,本身在疫情之前就已经“体面维持”着运营不佳的状态。
从K歌之王的公告中我们可以知晓,其2019年的效益与前几年相比,“差距之大,令人咋舌”。近年来,由于全民K歌、唱吧等互联网+KTV的大量线下铺店,传统量贩KTV市场受到严重挤压,钱柜、麦乐迪、好乐迪等品牌大量关店。
同时,由于线上玩家入局越来越多,加之店面维护的费用,实体企业举步维艰。新冠疫情,不过是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从近期演出行业的线上自救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大部分企业仍在努力存活,更为自己打通更全面的产业线格局。音乐教育方面,快陪练、云迪课堂等云音乐教育平台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也为传统音乐教育的线上业务升级提供了有效借鉴。
还有一批要熬过寒冬的企业,只要在牌桌上,储蓄实力,未来依然能接住新的机会。企业在惋惜疫情为市场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在正视自身在时代洪流变迁与市场竞争考验中的业务实力和应变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仍然还会有一大批企业倒下,但同时,也是有新一批企业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