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成为欧洲争霸的最大赢家。
1756年—1763年,发生了一场欧洲各国列强参与其中的争霸战争,被称为“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也是18世纪中期欧洲列强的又一次争霸战争。
英普同盟阵营和法奥同盟在欧洲境内展开全面战争,甚至在北美和印度为争夺殖民地也展开了厮杀,因此又被称为“征服之战”或“法国-印第安战争”等。
这场战争的结果耐人寻味,双方没有明确的胜负,考虑到利益得失,只能大致判定英普联盟取得了相对的胜利。
首先,这场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第一,普鲁士崛起。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赏,升格为普鲁士王国,他也就成为国王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穷兵黩武,一生都致力于打造一支强大的常备陆军。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延续了父亲的政策,并开始谋求对外扩张。1740年腓特烈甫一登基就发动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并在战争中展现出过人的指挥艺术,击败奥地利军队。从此一战成名,被后世尊称为“腓特烈大帝”。普鲁士也因此夺取了纺织业发达的西里西亚,经济实力大为增加,从而跻身欧洲一流强国。
腓特烈大帝
第二,欧洲进行外交革命。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欧洲列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关系。这其中以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和奥地利国务大臣考尼茨所主持的结盟活动最为突出。
自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以来,奥地利已经显露出颓势,新兴的普鲁士已有将奥地利的神罗皇帝地位取而代之的意图。察觉到这一变化的英国在皮特的主持下抛弃以往的盟友奥地利,转与普鲁士结盟。奥地利与法国本是老对手,但法国意识到崛起的普鲁士可能会取代奥地利成为自己新的对手,正好考尼茨向法国伸来了橄榄枝,双方进行“逆转外交”,结为新同盟。考尼茨为了增强对普作战的实力,又拉拢了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
在考尼茨的穿针引线下,法、奥、俄结成了被腓特烈大帝称为“三条裙子的联盟”(指三国的最高决策层——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王,俄国伊丽莎白女皇)的反普联盟,还拉上了瑞典、萨克森(萨克森公爵当时还兼任波兰国王,意味着波兰也加入了反普同盟)、西班牙等国家助阵。
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英国的目的是夺取法国的殖民地,确立完整的制海权;普鲁士打算吞并萨克森,并把波兰变成自己的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普鲁士,以夺回被占去的西里西亚;法国则打着英国在大陆的领地汉诺威的主意,同时要保护自己在美洲和东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鲁士势力的加强;俄国主要想阻止普鲁士向东方的侵略,同时还觊觎东普鲁士地区;瑞典是想夺取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在这种情形下,各国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三条裙子的联盟:蓬巴杜夫人、特蕾西亚女皇、伊丽莎白女皇
那么,战争的经过有哪些?
第一,欧洲大陆战场。
1756年5月15日,法国正式对英国宣战,两天后英国也对法宣战,由此揭开了战争的序幕。英国与法国在海上不断交手,互有胜负。同时,英国资助普鲁士,怂恿腓特烈尽快开战。在英国的撺掇和自身野心的驱使下,腓特烈于8月28日突袭萨克森。萨克森公爵当天还在睡觉,听闻普军入侵仓皇逃走,但他的大量财物和老婆都被腓特烈所俘虏。奥地利随后出兵支援萨克森,但反被普军击败。英国很快意识到自己打错了如意算盘,本想组建一个反法同盟,结果几大列强都跟法国站在一起对付普鲁士。狡猾的老威廉皮特随即决定放弃登陆欧洲的作战计划,全力在海外与法国争夺殖民地,把孤军奋战的普鲁士扔下不管了。
腓特烈已经没有退路,1757年4月,普军入侵波西米亚,围困布拉格。但是守城的奥军抵抗非常顽强,连腓特烈的得力干将施韦林元帅也在战斗中阵亡。6月16日,奥地利元帅道恩率领的奥军在科林战役击败了腓特烈,并迫使普军解除对布拉格的围困。科林战役是七年战争的转折点之一,标志着普鲁士从此之后基本陷于防御态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7月,法军攻入英国在德意志境内的领地汉诺威。驻守此地的英军和汉诺威军完全不是法军的对手,被迫投降并被遣散。而素来喜欢趁火打劫的俄罗斯也加入了战阵,在7月底的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中击败了普军。此时的腓特烈纵有三头六臂也是无计可施,在反普联盟的围攻下焦头烂额。
就在此时,腓特烈突然时来运转:先是一支突袭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奥地利军队因为领军将领贪图钱财,向柏林市政当局勒索了一笔赎金就扬长而去,完全没有要毁掉这个普军大本营的战略意识;再是俄罗斯国内传出了伊丽莎白女皇病危的传闻,俄军也主动撤退了。看准时机的腓特烈立即集中剩余部队,向西抵挡法军与一部分支援的神圣罗马帝国军。
1757年11月5日,腓特烈大帝在罗斯巴赫以2.2万人迎战法奥联军4.2万人,并在90分钟内就击败了对手。打退了法军的腓特烈不敢停歇,急忙掉头向东。12月5日又在洛伊滕会战以3万兵力击败了两倍于己的奥地利军主力。这两场战役奠定了腓特烈大帝作为世界名将的地位,他把斜线战术这一古老的战法发挥到了极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施里芬计划中,其核心依旧是斜线战术。
普鲁士获得了喘息之机,英国受其鼓舞,又赶紧送来了一批补助。获得胜利的腓特烈又骄傲起来,他在1758年组织了14万大军,意图一鼓作气拿下维也纳。但是此时俄军又返回了德意志,并在曹恩道夫战役中重创了腓特烈。腓特烈虽然惨胜,但失去了击垮奥地利的机会。此后双方交战互有胜负,直到1759年8月12日的库讷斯多夫战役中,腓特烈被俄军头号名将萨尔特科夫(俄军名将苏沃洛夫的导师)击败,普鲁士再次陷入困境。此后一直陷入俄奥联军的追击中。直到1760年腓特烈在托尔高才再次击败奥军主力,但是这也只不过为他赢得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到1761年底,腓特烈二世已经是四面楚歌。他承认,只有出现奇迹才能解救他。
然而奇迹真的再次降临了。1762年1月,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去世。继位的沙皇彼得三世从小生长在德意志,对腓特烈相当崇拜。彼得不但停止了和普鲁士的战争,还要与普鲁士结盟继续与反普联盟的其他国家开战。这引起俄罗斯贵族们的不满,他们于6月发动政变,推翻彼得三世,推举其妻索菲亚继位,是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叶卡捷琳娜本是德意志人,她与彼得的婚事也是腓特烈大帝牵线的,因此也不好与普鲁士为敌。但她也不再与普鲁士结盟,顺应贵族们的要求撤兵回国去了。缓过劲来的腓特烈赶紧出兵,与其弟弟亨利亲王相继在博克施道夫战役和弗莱堡战役两次击败了奥军,收复了西里西亚并迫使奥军退回奥地利。至此,欧洲战场的战事基本结束。
罗斯巴赫战役与洛伊滕战役
第二,海外争霸。
在欧洲战事进行的同时,英国在海外用兵,分别在北美和印度与法国争夺殖民地。
在北美地区,法国当时已经据有加拿大和路易斯安娜两块殖民地。英军集中兵力进攻加拿大,但多次被法军击败。1762年11月,英军将领伍尔夫率军进攻法国在加拿大的大本营魁北克。伍尔夫命令一支别动队在夜间爬上圣劳伦斯河陡峭的河岸,绕到法军阵地后方展开突袭。11月13日的亚伯拉罕高地战役决定了战争的结局,伍尔夫和蒙卡尔姆元帅先后在战斗中阵亡。英军彻底击败了法军,夺取了加拿大,北美战事结束。
伍尔夫将军之死
在印度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对印度的蚕食,法国也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开始向印度内陆进行扩张。1757年6月23日,东印度公司的将领罗伯特·克莱武在普拉西战役中击败了法国支持的孟加拉总督,取得了孟加拉的主宰权。随后英国人又扶植其他印度王公向法国开战。1761年,英军攻陷本地治理,终结了法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印度战事结束。
罗伯特·克莱武
第三,七年战争结束。
交战各方此时已经筋疲力尽。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巴黎和约》,结束了英法之间的战争。普鲁士则在五天后与奥地利签订了《胡贝尔图斯堡和约》,至此,七年战争正式结束。
普鲁士苦战七年,勉强保住了之前占领的领土;法国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路易十五民心尽失,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埋下了伏笔;奥地利勉强守住了自己领土,但与普鲁士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罗斯通过战争巩固了自己在东欧的霸权;英国是最大的赢家,虽然失去了大陆领土汉诺威,但是在海外收获大量殖民地。不过英国把消耗的军费转嫁给海外殖民地,这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诱因。
七年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遍及全球的战争,因此被丘吉尔首相称作“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