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必须毁灭”:迦太基围城战
一直与希腊罗马争夺霸权的迦太基,终于被夷为平地……

迦太基作为一个由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一直是所罗门王的友邦推罗的姊妹城邦。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彻底消灭了迦太基,毁灭了这座。迦太基人大部分战死,其余成为奴隶。地中海彻底成为了罗马人的世界,一直持续到西罗马毁灭。这不仅仅是地中海地缘政治的变化,也是罗马从共和国向贵族寡头帝国过渡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但确切时间无从考据。而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38年(即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一城邦推罗的移民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向当地人买下一块土地,在当地土著人的同意下,建立了迦太基,籍以作为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腓尼基人的航海技术精湛,于是看准时机向西发展,搜寻金、银、铁、锡和铅等金属材料,并以木材(例如有名的黎巴嫩杉木)、紫红染布、香水、葡萄酒、香料及其他制品作交易。

但因为地中海贸易纠纷,迦太基和罗马已经爆发过两次战争,迦太基都失败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根据和约规定,迦太基应当撤离西班牙、地中海诸岛,放弃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领地,并完全解除武装、自卫队不得赴海外作战,将整个舰队交给罗马,且任何自卫战争必须先和罗马协商等,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迦太基失去所有伊比利亚半岛的领土,海军解散,只能保有10艘防海盗的武装船只。同时选100名14岁以上30岁以下贵族男子赴罗马充当人质,ha而迦太基成为罗马的被保护者.

同是罗马被保护者的努米底亚王国开始扩展势力范围,这个举动困扰著迦太基。迦太基不再是非洲强权,它与邻居努米底亚不断发生冲突,努米底亚与罗马名门大西庇阿的家族交好,它最终得到了利于自己的判决。

迦太基随后流放了亲努米底亚分子,遭流放的人们逃到努米底亚王的身边,劝他对迦太基宣战。努米底亚王派两个儿子古卢萨和米西普萨前往迦太基,要求让被流放者返回迦太基。迦太基的军事长官把城门闭锁,将两位使节赶回。

对努米底亚王而言,这是攻击迦太基的绝佳借口。努米底亚军队立刻包围名为欧洛斯寇帕的城市。这次迦太基也不再诉请罗马仲裁,在公元前150年,迦太基败给了努米底亚。此举不同于过往的小纷争,而是一次正式的战争,明显地违反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后合约中禁止擅自发动战争的条款。罗马元老院所等待的开战时机终于降临。

真正让罗马下定决心入侵迦太基的并不是后者的违约行为,而是罗马统治阶层的变化。如同理查德·德森所指出的一般,当时罗马统治阶层之间追求军事光荣,贵族青年们为了争夺少数高阶官职,在外地的军事作战业绩也成为“必修科目”,并成为政务官选举时的评选重点。元老院只能为了各自的子系,放弃外交努力,选择战争。

罗马元老院

迦太基发动战争的消息传来,罗马立刻从全意大利征兵,进入战争准备状态,政府没有清楚说明征兵目的,只说为了防备紧急事态。此举让迦太基政府狼狈不堪,立刻宣布对提倡马西尼萨发动战争的人们、指挥官哈斯德鲁巴、军长官加太罗及相干人等死刑,此外也遣送使节团前往罗马,尽力辩解。

在一次次向罗马交出大象、船只以及上流社会的孩子作为人质后,迦太基发现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罗马的条件,因为罗马最新的条件是将迦太基城内迁30里,其真正想要的只有战争。

迦太基向罗马宣战,战争正式爆发。

迦太基元老院当天对罗马宣战,同时解放了全城的奴隶补充兵源。所有神庙,甚至稍微空旷一些的地方,都成为了备战工坊。城市居民们不分男女,都依照着时间表分批用餐,不分昼夜持续劳动,每天生产出大盾牌一百面,剑三百把,投石器具使用的弹炮一千颗、标枪、长枪各五百支。除此之外也尽可能打造投石器具。为了打造投石器和制作弓弦,妇女们还割下长发当作材料。

如此,从公元前一四九年持续至前一四六年城市陷落当天为止,第三次布匿战争持续了三年。战争的实际状态,就是超过八万名的罗马士兵和同盟国军队,全力对迦太基这一个城市进行包围战。罗马军分为两支,曼尼利乌斯率领一队从非洲本土绕向海岬和陆地连接的地峡处,对三重城墙的一方进行攻击。另一方面,凯恩索里努斯则从海洋这一侧接近。

在迦太基的铜墙铁壁当中存在着一个弱点——虽然迦太基人沿着海岸修建了城墙,攻击一方无法摆出阵势进击,但在岬角南端突尼斯湖和大海之间存在一条带状土地,攻城者可以从此发力,凯恩索里努斯就在此处布阵。罗马军制作了六千人才能推动操作的巨大攻城器具。湖边的带状土地被拓宽,还修建了道路,并在上面推过去两组破城槌,对城墙施以打击。城墙很快塌落,从破口中已经能看见城内的建筑。

罗马士兵攻击迦太基城墙

然而迦太基一方趁着夜色紧急修复城墙,并对攻城器具实施纵火。即便遭到大军包围,居民们仍旧展现出惊人的热诚和勇气,屡屡击退攻击,还出现过居民测算风向释出燃烧的小舟,将罗马舰队烧毁的战绩。曼尼利乌斯军想要占领本土补给迦太基的据点那菲利斯时,也曾被哈斯德鲁巴军队打败。但迦太基城陆路已被封锁,唯独海上还不时有运粮船抵达。除了一次不成功的海上突围,围城战一直持续到第三个年头才有新的变化。

公元前147年入冬之际,陆地上打响了了决定性的战役。补给点那菲利斯被罗马军攻陷。狄奥根尼指挥的迦太基军败于努米底亚王古卢萨的骑兵队,迦太基方面包含非战斗人员共有七万人遭到杀害。

那菲利斯被攻陷后,所有的非洲地区在短时间内都降伏于罗马,或者被罗马占领。不久,罗马军队利用云梯登城成功,迦太基城破。西元前146年春,元老院的圣旨抵达,迦太基必须毁灭。

最后,迦太基城被罗马攻破,战争走向尾声。

罗马军从靠海的地方进攻,迦太基军在环绕外港的仓库及造船厂点火。人们在大火中展开战斗,巷战持续了六天六夜。

七天后,迦太基被罗马完全征服,神殿及神像也被烧毁。有不少迦太基人纵身入燃烧中的神殿,他们认为与其当奴隶,还不如选择一死。被掠为奴隶的迦太基市民,人数要高达五万人。

迦太基城遗址

富裕的迦太基成为了罗马的第四个行省(前三个行省都曾经是迦太基的领地),由驻在尤蒂卡的总督统治,称呼变成属省亚非利加。而罗马元老院也日益腐败,堕落成为军事贵族寡头集团,最后在罗马内战后变成帝国,凯撒担任第一任终身保民官。

阅读数 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