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乌克兰从IMF拿到的救命钱,进了一个寡头的口袋。乌克兰想继续要钱,就出了个法案。
根据《纽约时报》消息,乌克兰议会周三通过了一项银行业法案。总统泽连斯基在议会会议上表示,在乌克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谈判80亿美元的贷款时,为了 “保护乌克兰的经济”,需要这项法案,以防止内部人士通过银行贷款抽走这笔国际援助资金。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信息,这项法案的目的是,最终乌克兰会禁止将国有化银行返还其前所有者,禁止已破产银行返回市场。这句话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主要意思,法案其实是针对乌克兰最有权势的金融寡头、扶持了两任总统的亿万富翁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

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
网红总统背后的男人
这是一个窃国大盗的故事。
2019年,在乌克兰当红喜剧《人民公仆》中饰演总统、其他政治经验为零的喜剧明星沃洛季米尔·泽连斯基,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乌克兰新一任总统。或许乌克兰人现实与电视剧已经分不清,投票给了理想里的剧中总统,但是泽连斯基的胜选,让怀疑者纷纷表示,泽连斯基不过是乌克兰国内寡头的傀儡。这个寡头,指的也就是科洛莫伊斯基。
科洛莫伊斯基被称为乌克兰“石油之王”和“银行之王”,2014年,他以21亿美元的身价被《福布斯》列为乌克兰第四大富豪。
电视剧《人民公仆》第一季于2015年在乌克兰播出,讲述了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因破口大骂政府腐败成为网红后当选总统的故事。2019年3月27日,也就是乌克兰大选前的第三天,《人民公仆》第三季开播。第三季的宣传活动正好与竞选活动时间重叠,泽连斯基在剧中的总统形象也被带入了竞选中。

《人民公仆》剧照
这部剧的制作公司名为Kvartal 95。早在1997年,泽连斯基与参加喜剧选秀节目的队友成立的组合就命名为Kvartal 95,组合后来赢得了当地喜剧选秀比赛冠军。2003年,泽连斯基与队友成立了影视公司Kvartal 95。
从公司成立之初,Kvartal 95制作的节目就在乌克兰电视频道1+1上播出,热播剧《人民公仆》的播出平台也是1+1。而1+1的所有人,正是科洛莫伊斯基。因此,科洛莫伊斯基被认为是泽连斯基竞选总统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他掌控的电视频道为泽连斯基提供了知名度和人气,帮助他击败了想要连任的前总统波罗申科。
因为泽连斯基在《人民公仆》中反对政府腐败,乌克兰人对现实中的这位总统也寄予了反腐败的厚望。泽连斯基上台后,坚决表示会拒绝与寡头、贪官合作,将大力惩治贪腐,并表示他与科洛莫伊斯基只是商业合作伙伴,与政治无关。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泽连斯基来说,天平的两端,依旧摆放着他的前寡头老板和乌克兰的经济命运。
如何演好现实中的这场戏?
“这家伙到底是真正的改革者,还是仅仅是另一个寡头的口袋里的人,将取决于他如何演好这场戏。”金融大鳄索罗斯旗下一家基金的市场策略师Timothy Ash说道。
科洛莫伊斯基此前曾拥有一家名叫PrivatBank的银行。PrivatBank成立于1992年,是乌克兰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乌克兰三分之一以上的私人存款。即使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乌克兰经济一落千丈,PrivatBank仍然盈利。

PrivatBank
但是2016年,受乌克兰货币贬值、消费减少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等影响,与乌克兰其他贷款机构一样,PrivatBank流动资金遭遇麻烦,宣告破产。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到2016年12月1日,PrivatBank的资本缺口已经达到1,480亿乌克兰币(56.5亿美元)。为了保障乌克兰金融体系的稳定,2016年12月,乌克兰政府将Privatbank国有化,国家拿出56亿美元的救市资金支撑起了这家银行,这笔钱远远超过了乌克兰在两年内从IMF拿到的全部贷款。
PrivatBank国有化之后,科洛莫伊斯基曾出走瑞士、比利时等国,两年后,直到泽连斯基上台之后,他才得以回国。美国CNBC的报道里写道,“科洛莫伊斯基在泽连斯基政府下感到足够自在”。回国后,科洛莫伊斯基曾与泽连斯基进行了一场高调的会面,会面后的第二天,乌克兰警方突击搜查了PrivatBank的总部,并没收了一些文件,对银行现任高管是否越权展开了刑事调查。
曾在2016年担任乌克兰央行行长并决定将Privatbank国有化的瓦莱里娅(Valeria Gontareva)表示,她是Privatbank国有化的受害者。瓦莱里娅现居伦敦,2019年8月在伦敦曾被汽车撞伤,9月她家人的车以及她在乌克兰的家也被烧毁。但科洛莫里斯基一直否认与这些事件有关。
与此同时,去年泽连斯基在解散议会之后,却任命了博格丹(Andriy Bogdan)为总统府负责人。博格丹曾在2014年科洛莫伊斯基任州长期间,为其担当起顾问,并在PrivatBank案件中担当其代理律师。
最近泽连斯基身边的人也开始指责他的政府有内幕交易。泽连斯基的第一位总理,阿列克谢·贡恰鲁克在任不到半年,就辞去了总理职位,他表示辞职是因为他试图遏制腐败,却遭到了泽连斯基的不信任。乌克兰前总检察长Ruslan Ryaboshapka在一篇博客中也写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副局长伊万·巴卡诺夫是泽连斯基的儿时好友,他也曾经试图阻止乌克兰央行对PrivatBank的调查。
前老板还是钱袋子?
回国后的科洛莫伊斯基,希望扭转PrivatBank国有化的局面,重新夺回PrivatBank并赢得赔偿,声称当年对PrivatBank的国有化是非法的。2019年4月,基辅一家法院判决科洛莫伊斯基胜诉。
但乌克兰央行提起了上诉。乌克兰央行表示,当年对PrivatBank进行国有化时,其97%的企业贷款流向了“关联方”,也就是科洛莫伊斯基与其合伙人拥有的几家离岸空壳公司。乌克兰央行同时声称,如果对国有化进行逆转,将使IMF提供的贷款项目受到威胁,并将对投资者信心产生消极影响。
但基辅法院判定贷款公司事实上不是 “关联方”,并裁定PrivatBank向那几家离岸公司支付2.59亿美元的赔偿。这笔钱,对于一个迫切需要医疗设备来对抗新冠病毒的贫穷国家来说,也已经算是救命钱了。
现在的情况是,一边是乌克兰政府向IMF伸手要钱,一边是乌克兰法院向科洛莫伊斯基与其合伙人支付2亿多美元的赔偿金。而本周三通过的这项法案,并不会阻止法院停止对科洛莫伊斯基的赔偿,只是禁止转让银行的股份。
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转型较为波折。曾经综合实力并不比俄罗斯弱的乌克兰,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经济仍未恢复到1990年水平。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乌克兰经济更是陷入危机,预算和经常帐户赤字日益扩大,国际收支面临压力巨大。根据IMF的一份报告,2019年,乌克兰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2.8%,财政部更是发行了年度最大规模的国债。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实质性的外援,主要来源便是IMF。
从亚努科维奇执政以来,乌克兰政府也持续与IMF进行谈判,其中,IMF贷款给乌克兰的条件之一,就是乌克兰需要进行反腐败改革。IMF认为,对乌克兰救援的钱,几乎全部落入了科洛莫伊斯基的口袋。如果乌克兰不进行反腐败改革,IMF不会将钱借给乌克兰。
如今,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这项银行法案,毁灭了科洛莫伊斯基想要扭转PrivatBank国有化的企图,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要反腐的样子。根据最新消息,乌克兰财政部长马尔琴科表示,乌克兰有望于5月底获得IMF第一笔援助,总金额10.7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