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渴望存在感,热爱名誉,但求功名而不得功名。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1826年7月4日,约翰·亚当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去世。他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五个成员之一,作为美国开国元勋,人们经常把他和华盛顿(此处可a到1789年2月4日的华盛顿)、杰斐逊(此处可a到1743年4月13日的弗吉尼亚)和富兰克林(此处可a到1790年4月17日的费城)相提并论。
2006年,《大西洋月刊》评选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亚当斯排名第25。
亚当斯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渴望存在感,热爱名誉。但人往往越是求功名而不得功名,在美国多位开国元勋中,亚当斯的声望远低于华盛顿、杰斐逊和富兰克林,在世界历史中也经常被忽略。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先看一下亚当斯是如何不甘寂寞、爱慕虚荣。
首先,他喜欢将功劳和荣誉记录下来。
当《独立宣言》还在讨论阶段时,他就断定这是伟大事业,为方便名垂青史,他把书信做了备份。
后来当外交官,经常被各国国王召见,他会因此激动不已,以致把国王的每句话,每个动作详细记录下来。在英国皇宫,侍从们用宫廷礼节接待他,当雷鸣般的“亚当斯先生”响起时,亚当斯沉醉了,兴奋地将每一个细节写在信里,告诉妻子。
后来当副总统,他嫌“总统”两个字太普通,希望改成“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兼护权公殿下”,这样他自己也可以被称为“副总统阁下”。结果,参议院争了将近一个月,也没能让亚当斯如愿。
其次,给自己争取“立功”机会。
他在法国当特使,但因机构调整被架空,无所事事。他受不了这种状态,自作主张到荷兰搞外交。其实,大陆会议派往荷兰的特使已经在路上了,但面对先斩后奏的亚当斯,大陆会议只好让他暂时代行职责,后来正式特使出了状况,亚当斯才得以“转正”。
后来当副总统也是这样,他觉得太闲了,就想利用参议院议长的身份做点事。本来主持会议就可以了,但他不甘于此,常常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中去,引导辩论方向,被人批评说,亚当斯扮演了不适合他身份的角色。
那么,如此渴望荣誉和存在感的亚当斯,为什么声望远低于其他开国元勋呢?
首先,光芒被杰斐逊掩盖。
提起美国的独立事业,人们马上会想到《独立宣言》,杰斐逊正因为起草了《独立宣言》才登上神坛。而事实上,亚当斯对美国独立的推动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可因为被杰斐逊“抢了风头”,他的功绩经常被忽视。

大陆会议签署《独立宣言》
他很早就认为美国应该脱离英国独立,但当时的13个殖民地,只有亚当斯所在的马萨诸塞州这么想,其他人都安于现状,期待用和平的方式跟英国多争取一些权益。
亚当斯作为“独立派”代表,在大陆会议上跟反对派激辩,他因此被视为异类,甚至被孤立。后来英国军队兵临城下,代表们才渐渐认识到亚当斯是对的。
亚当斯趁机敦促各殖民地同意行驶完整的政府职能,实现独立第一步。随后,他一边继续做说服工作,一边组织起草《独立宣言》。反对派越来越少,终于在1776年7月2日,美国独立的决议全票通过,两天后,《独立宣言》也获通过。
亚当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大陆会议的代表们称为美国独立的巨人。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亚当斯的贡献就这样在杰斐逊的光环下消失了。
其次,因不善交际而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
亚当斯本来有机会参与两次载入史册的外交谈判,但都因为不善交际错失了。
第一次是作为特使之一赴法国寻求支援,但他给法国人的求援信非常强硬,人家稍有怠慢,他就指责人家有意拖延战争。法国人被激怒,拒绝跟他合作,只跟富兰克林对接工作。亚当斯被架空,不久离开法国。
第二次是独立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全权特使跟英国和谈。但因为和谈要通过法国,而法国政府因为之前的成见,拒绝这个任命。美国无奈,只能把亚当斯的身份降低,让他作为5位特使之一,只代表马萨诸塞州参与谈判,这一安排让富兰克林又成了主角。
其实亚当斯在荷兰的外交成果还是可观的:争取到荷兰对美国独立的承认,几百万美元的贷款和商业合作,后来又跟俄国签定了贸易协议。但这些成果跟富兰克林在法国的成就比起来,还是要逊色得多。
最后,为下一届总统做嫁衣裳。
亚当斯接任总统时,美国跟法国的关系正处在左右为难的状态。当时英法开战,法国希望美国报独立战争的恩(此处可a到1782年11月30日的巴黎),给法国帮点忙。但美国刚独立,不想掺合这些事,法国就不依不饶了。他们驱逐美国外交使节,派海军拦截美国商船。
华盛顿没解决这个问题就卸任了,把烂摊子留给了亚当斯。迎接法国挑衅开战吧,美国没有实力;和谈吧,法国也不依不饶。
亚当斯只好做两手准备,一边营建海军以备不时之需,一边跟法国接触,争取和谈。经过两年努力,美国海军终于拥有50艘军舰和5000多名士兵。有了实力才有资格说话,法国终于重回谈判桌,美法两国也在1800年底签订了和平条约。
遗憾的是,合约签订的消息传到美国时,亚当斯已经在总统竞选中败给杰斐逊,这个好消息没能帮上自己的忙,却给杰斐逊做了嫁衣裳。
因为美法回归亲密,又没得罪英国,美国恢复了很多贸易,杰斐逊也有机会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国领土翻倍;因为有了实力不俗的海军,让杰斐逊有能力给闹事的北非海盗以沉重打击。
最后,杰斐逊成了功勋卓著的总统,而亚当斯以业绩平平著称。
外交上富兰克林成果显著,美国独立事业和总统任期内的功绩上,华盛顿和杰斐逊又星光闪烁,亚当斯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这也验证了头部效应(规律15-头部效应:强者为什么恒强)。
历代评价:
亚当斯可能不是一个成功者,但当他死去之后,整个美国都陷入了懊悔之中。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