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动荡的华丽“全家福”——戈雅《查理四世一家》
戈雅为西班牙皇室创作的《查理四世一家》,画面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贵族气息。在华丽的外表之下,他正以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下皇室贵族中正发生的一切,见证着皇室逐步走向自我灭亡。

身为最高统治者的查理四世,像刚刚中了彩票大奖的杂货商和他的一家。

——戈蒂叶

皇室成员像一条饰带一样,站成一排:笨拙、呆板、自以为是。他们挤在一起,既谈不上高雅,更无风度可言。

——温迪嬷嬷

《查理四世一家》(局部)

1800年,“首席宫廷画师”戈雅,为西班牙皇室完成了一幅群像作品,即《查理四世一家》。画面中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贵族气息。有趣的是,当时有人认为这不是戈雅的作品,这和他以往的作品大不相同。

戈雅自1789年以来,一直在国王的宫廷中担任宫廷画师。任职期间曾为查理三世等皇帝绘制肖像,但都是单独的肖像,而非群像。

1800年春天,在他被任命为“第一画家”的几个月后,被委托为整个王室绘制大型肖像。

戈雅并不是一位的王室“歌颂者”。《查理四世一家》所表现的华丽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它所展示的是戈雅向权贵金钱的“妥协”,还是另有隐情?

在皇后玛丽亚·帕尔玛给首相的信中,我们逐步了解了这幅画的创作过程。

戈雅从1800年5月开始着手准备,5月至7月间,他先为王室的每个成员分别绘制素描肖像,这是在皇后的旨意下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他们漫长而乏味地聚在一起摆姿势。

所有的草图都绘有棕色的底色,只绘制出重要的面部特征,以节省时间,在确定了比例和位置后,再填充剩余位置。

7月23日,戈雅先给王后呈交了十个人的肖像。作品最终于12月13日完成。

现在只有五个带有戈雅签名的草图,被保存在普拉多博物馆,包括:玛丽亚·约瑟法、唐·卡洛斯王子、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安东尼和路德维科一世。

玛丽亚·约瑟法

弗朗西斯科·德保拉

安东尼

据说王室本来期望的是,类似于路易·米歇尔·范洛《腓力五世家族》,或委拉斯开兹《宫娥》这样的作品。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王室完全不喜欢这幅画。

查理对它的评价是“全家福”,这也意味着它得到了国王查理四世的认可。

委拉斯开兹《宫娥》1656年

“全家福”是一个喜庆的场景,他觉得戈雅的描绘是诚挚的,和现实中的人物一样。

因为在查理看来,画家赋予他们以生动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外貌。他们佩戴着首饰,穿着精致华丽的服饰,站在他们的私人藏品前,画面处处显示出尊贵的贵族气质。

1765年,查理四世迎娶堂妹帕尔马公爵菲利浦的幼女,玛丽亚·路易莎,育有14名子女,其中只有7名活至成年。而且,路易莎至少十次流产。

所以对查理而言,他有太多次失去孩子的悲伤经历,但戈雅的作品中,恰恰展示出了他想要的——一个热闹的全家福。在画中,戈雅精心地描摹出他的全家。

查理四世一家的“全家福”

1 唐·查理王子(Charles de Bourbon, 1788-1855)

2 戈雅自画像

3 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 VII, 1784-1833)

4 查理四世的姐姐玛丽亚·约瑟法·卡梅拉(María Josefa de España, 1744-1801)

5 费迪南德的未来妻子,当时不详,所以画家故意表现了一个背对画面的看不见脸的女子。

6 玛丽亚·伊莎贝拉公主(María Isabel de Borbón, 1789-1848)

7 王后玛丽亚·路易莎(María Luisa de Parma, 1751-1819)

8 弗朗西斯科·德·保拉(Francisco de Paula de Borbón, 1794-1848年)

9 国王查理四世(Carlos IV, 1748-1819)

10 国王的兄弟安东尼(Antonio Pascual de Borbón, 1755-1817)

11 卡洛塔·若阿金娜(Carlota Joaquina de Borbón, 1775-1830,仅头部的一部分可见)

12 路德维科一世(Luis de Etruria, 1773-1803)

13 卡洛二世(Carlos II de Parma, 1799-1883),未来的帕尔马公爵

14 玛丽亚·路易莎(María Luisa de Borbón, 1782–1824)

路德维科一世

查理四世统治时期,西班牙的政权,实际上旁落到其妻路易莎和首相戈多伊手里。我们从戈雅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暗示——王后站在最中间,而不是国王。

他们对西班牙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极为可悲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在戈多伊和其他宠臣的怂恿下,查理四世使西班牙卷入了法国灾难性的一系列战争中。

1808年,西班牙人起义,推翻了佞臣戈多伊,查理四世被迫于当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斐迪南七世。这一形势被拿破仑所利用,拿破仑迫使斐迪南七世逊位,立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流亡法国,后来定居罗马直到去世。

位于“C位”、面容傲慢的皇后

所以,这幅在查理四世看起,完美地表现了皇室贵气的全家福中,戈雅实际想要表达的却恰恰相反。

许多年后,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在参观普拉多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惊呼:“国王似乎是酒馆老板,而王后似乎是服务生”。

《查理四世一家》是戈雅的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幅,这样一幅群像作品他所表达的内容是深刻的。

画面本身是突出的,个性化的风格和合理的构图体现着戈雅作为宫廷画师优秀的画功,而他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明确的——华丽风光的贵族生活下,暗藏着政权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败

晚景凄凉的查理四世

正是由于宫廷画家的身份,戈雅看见的是一个濒临危机的政权:他们腐败,充满欺骗、虚伪和淫荡。因此他的笔下充满讽刺。

在华丽的服饰下,这些贵族们表露出无法遮掩的高傲和空洞,个性化的“生动”表情下却是一个个贪婪的面孔:肥头大耳的皇帝,露出滑稽表情的王后,傲慢的儿臣。

肥头大耳的皇帝和傲慢的儿臣

戈雅甚至故意采用了大片的深浊颜色作背景,以此产生紧凑的空间,让人产生一种窒息感。贵族们身上首饰,几乎成为枷锁,囚禁他们的一生。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查理四世一家的后面,画面的深处,戈雅将自己画了进去。这种方式在《宫娥》中也出现了。

戈雅隐于暗处,似乎想要表达在贵族面前,他的身份低微,从而故意放低姿态。

实际上,他正以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下皇室贵族中正发生的一切,见证着皇室逐步走向自我灭亡,他似乎已经预示到了拿破仑的入侵将推翻这腐败的统治……

隐于暗处的戈雅

关于《查理四世一家》

戈雅担任宫廷画家时期的代表作;

采取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画家见证了皇室贵族中发生的一切;

国王认为,画家赋予他们以生动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外貌;

华丽风光的贵族生活下,暗藏着政权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败。

阅读数 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