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日梦》是“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的代表作,作品塑造了一种典型的、画家独有的女性形象,一度成为英国人心目中女神的典型。
在梦幻之树四面伸展的荫影中,梦直到深秋还会萌生,但没一个梦,能像女性的白日梦那样从心灵升华。
看哪!天空的深邃比不上她的眼光,她梦着,梦着,直到在她忘了的书上,落下了她手中忘了的一朵小花。
——罗塞蒂《白日梦》

罗塞蒂《维纳斯》(以希达尔为模特)1864-1868年
女人,是最强大的灵感缪斯。艺术家们通过身旁的缪斯们来获得灵感,最终缪斯们也将沉淀在艺术家的心中,成为他们永远也无法忘怀的那个人。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如果我是女人,我将乐意与艺术家交朋友,听他谈作品,发闹骚,讲疯话。但我绝不嫁给他。读艺术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艺术家一起生活却是苦难。……他心中有地狱,没有人能够引他进入天堂。”
1848年,20岁的罗塞蒂再也无法忍受学院派的束缚,和米莱斯、亨特成立了“拉斐尔前派”。

罗塞蒂(Rossetti,1828-1882年)自画像
年轻的罗塞蒂,在拉斐尔前派集体画室,遇见他的第一位灵感缪斯——伊丽莎白·希达尔。
罗塞蒂以希达尔作为模特,在自己的画中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女性形象——恬静、优雅、幻想的氛围中,带着忧郁和超凡脱俗的美,这曾一度成为英国人心目中女神的典型。
与此同时,经过一年多的甜蜜攻势,罗塞蒂也赢得缪斯的垂青。
罗塞蒂与希达尔尽管最后进入婚姻殿堂,但他们恋爱并不顺利,因为罗塞蒂的灵感缪斯可不止一位。

罗塞蒂《珀耳塞福涅》(以珍妮为模特)1874年
1857年,罗塞蒂接受了为伦敦学生会馆会议厅绘制壁画的任务,担任模特的珍妮·波尔蒂尼,像一朵娇艳的红玫瑰,出现在罗塞蒂面前,轻易俘获了他多情的心。
不同于希达尔的病态美,珍妮更加开朗美丽,洋溢着饱含生命力的健康之美。
多情的罗塞蒂纠缠于两个女人之间,沉缅于情爱的漩涡之中,两个美丽女人,如同红玫瑰与白玫瑰,她们的脸交替出现在罗塞蒂的画布上。
直到珍妮另嫁他人,罗塞蒂与希达尔重归旧好,这场复杂的感情游戏终于落幕。

《贝娅塔·贝娅特丽丝》1880年
婚后不久,希达尔就因误食鸦片,永远地离开了罗塞蒂,罗塞蒂在希达尔去世两年后,创作了以她为原型的《贝娅塔·贝娅特丽丝》。
如果说《贝娅塔·贝娅特丽丝》是罗塞蒂为纪念希达尔而作,那么《白日梦》则留住了珍妮最美的模样。

白日梦
《白日梦》创作于1880年,这时的罗塞蒂,已与昔日恋人珍妮又一次坠入爱河,这位灵感缪斯美丽而神秘的脸,重新出现在罗塞蒂的画布上。
画面上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女子,把自己掩盖在一棵茂密的树木枝叶下,她脖子修长,嘴唇丰厚,神情黯然。
她的头微微抬起,目光忧郁望向远方,仿佛有无尽心事。

目光忧郁的女子
横放的书和手中的红花即将从膝盖边缘滑,她似清醒又似痴迷,她的灵魂好像游离了身体,正在无尽的幻想中遨游。

膝盖上的书和花
画面的构图和背景极为讲究,罗塞蒂把人安排在树丛中,画面被树枝满满当当的填充起来,仅留下少许空白——只能穿过树木的空袭隐约看到远方云雾飘渺。
似乎绿衣女子与外界全然隔绝,飘渺的云雾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从而为“白日梦”的主题营造了十分巧妙的背景。
好像随时都会滑落到地上的书和红花,把白日梦痴迷的深度烘托得淋漓尽致。女子痴迷而忧伤的神态十分生动逼真,感染力极强。

两种不同的绿色
画中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也十分成功,烘托了画面气氛。闪着亮光的衣服与周围树叶上的光泽交相呼应,两种不同绿色的运用,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更加能表现女子白日梦中神游万里的精神状态。
画中的女人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这也是“拉斐尔前派”人物画的主要特征。女子手中的红花,似乎象征着青春的凋零和生命的谢幕。那无尽忧伤的神情似乎隐含着一种彻底失望和无奈。
女子为什么而神伤?
罗塞蒂说:“爱情和艺术也许都像罂粟,带你逃离无聊的平庸,却也点燃痛苦的火焰。”
《白日梦》表现的不是天真浪漫的女子对于爱情美丽和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种彻悟的绝望。画面上这个神秘的女子,是罗塞蒂无声地倾诉,他那长期聚集在心灵深处的情感。

罗塞蒂《鲍尔·梅多》1872年
毫无疑问,罗塞蒂是位“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这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不仅画技高超,诗歌造诣也十分深厚。
罗塞蒂的作品远离社会问题,不趋向写实画风,注重装饰主义,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度的诗的热情以及近乎悲剧性的一生,赋予了作品盎然的诗情、朦胧的画意与浓浓的悲剧情绪。
1882年,饱受毒瘾折磨的罗塞蒂死于英国肯特郡。或许早在1880年,他敏锐的艺术家天赋,就从灵感缪斯那儿得到命运的指示。
我们不曾知道在《白日梦》中,绿衣女子在沉思着什么?我们也无法猜想,罗塞蒂在最后的时光,想念着他生命中的哪一位灵感缪斯?
我们只能看到希达尔和珍妮的年轻美丽,永远绽放在罗塞蒂的笔下。

罗塞蒂《身着蓝色丝裙的女子》1868
关于《白日梦》
“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的代表作;
作品塑造了一种典型的、画家独有的女性形象;
一幅为爱情痴迷、忧伤和无奈的画作;
画中的光线和色彩也成功地烘托了画面气氛;
画中的女人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这也是“拉斐尔前派”人物画的主要特征;
画作注重装饰主义,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