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玫瑰——米莱斯《奥菲莉娅》
“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米莱斯的成名作《奥菲莉娅》,再现了《哈姆雷特》中的情节,具有美感的画面和严谨细腻体现了“拉斐尔前派”的主要特征,成为一直影响至今的画作。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像人鱼一样漂浮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谣曲,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她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奥菲莉娅》(局部)

1851年,19岁的伊丽莎白·希达尔走进位于的“拉斐尔前派”的集体画室。米莱斯,这位拉斐尔前派最天才的画家,邀请她为他的新作《奥菲莉娅》做模特儿。

年轻的希达尔浑身散发着罂粟般的美感,她的美貌流露着哀愁,双唇却又透露出无动于衷的冷漠。​

伊丽莎白·希达尔的自画像

因为患有肺病,希达尔脸上常常浮现出异常的红晕。加上一头栗色的长发和纤细的身材,更让她充满纤弱却致命的诱惑。

虽患肺病,可对于热爱文学和艺术的希达尔而言,能够扮演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的人物,这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希达尔穿上米莱斯从古董店淘来的盛装,扮演着奥菲莉娅。她踏进浴盆,浸入水中,脑海中不自觉回忆起剧中情节:

在原著中,奥菲莉娅是一位御前大臣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杀死老国王的帮凶。王子哈姆莱特非常喜欢奥菲莉娅,但他为了给老国王报仇装作精神失常,故意抛弃奥菲莉娅,还误杀了奥菲莉娅的父亲。

面对爱情与亲情的相继逝去,爱与恨的剧烈冲突,奥菲莉娅变得精神失常,疯疯癫癫地来到小河边。

她穿着华丽的裙袍,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她双眼无神,一脸木讷地望着天空,她将慢慢地沉入水底,最终与尘埃化为一体,她平静地等待死神带走她的生命,结束这无尽的痛苦……

《奥菲莉娅》草稿

米莱斯体贴地在浴盆底下加了煤油灯,在温暖的水中,希达尔摆出奥菲莉娅死在溪水中的姿势,让米莱斯可以描绘她死亡后的安详。

作品最终顺利完成,而浴盆里的水变得冰冷,沉迷于艺术与美的米莱斯和希达尔全然不知煤油灯早已熄灭。毫无疑问,希达尔的肺病骤然加重。

正是希达尔脆弱的身体,让米莱斯的《奥菲莉娅》活了起来。

静静漂浮在水中的奥菲莉娅

画中,奥菲莉娅静静地漂浮在水草茂密的水面上,四周绿树成荫,花草芬芳。

她穿着华丽的裙袍,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她双眼无神,一脸木讷地望着天空,她将慢慢地沉入水底,最终与尘埃化为一体,她平静地等待死神带走她的生命,结束这无尽的痛苦。

鲜花与绿草围绕着她,而她却如此绝望。蓬勃的植物与她凋零的生命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彷佛在述说,死亡便是这世间最极致的美。

在描绘风景的时候,米莱斯遵循拉斐尔前派宗旨,以科学的态度精确地描绘了每一花朵。他特意去到萨利州的河岸近距离观察自然,把原剧作中提到的花朵都细致描绘出来,并且这些花朵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奥菲莉娅右手旁的花环

画面上,奥菲莉娅右手旁浮着的花环,正是由原著里所提到的毛茛、荨麻、雏菊和长颈兰所组成的。

画中的植物也都具有象征意义:头顶的垂柳象征着被遗弃的爱;右手附近漂浮的雏菊象征清白;在衣裙中间有象征思念的三色堇和象征忠诚的漏斗花;裙摆周围还有象征忠贞的紫罗兰,代表爱情的蔷薇,以及象征着她美丽容颜的粉红玫瑰。

画中的柳树和各种花

除了原著中所提到的花,米莱斯还加入了一些表达自我情感,具有象征意义的花,比如出现在花环中代表死亡与长眠的罂粟,象征着缅怀和绝望的勿忘我,还有画面前景象征奥菲利亚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荨麻。

《奥菲莉娅》一问世,就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

作品甚至影响了其后的梵高等画家,他在1873年给弟弟写的信中提到:“一开始,英国画家对我没有吸引力,但是其中有些还不错,比如画了《胡格诺派教徒》、《奥菲莉娅》等的米莱斯。”。

米莱斯出生于英国一个显赫家庭,凭借其超脱凡人的画画天赋,11岁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为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学院,他结识了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并和他们成立了“拉斐尔前派”。

米莱斯《胡格诺派教徒》1852年

拉斐尔前派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兴起的美术思潮运动,主张绘画应回到拉斐尔之前。

与当时的绘画风格不同的是,他们追求“自然的真实”,主张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反对学院派的机械化,他们多使用强烈的色彩,追求画面的美感和严谨细腻。

画家米莱斯因《奥菲莉娅》成名,随后当选皇家艺术学院的会员,走上一帆风顺的人生坦途。然而,模特希达尔却步入与奥菲利亚一样的结局。

在扮演奥菲利亚之后,希达尔的肺病进一步加重,罗塞蒂每日捧着鲜花前去照顾,一来二往,两人坠入爱河。

罗塞蒂《伊丽莎白·希达尔》1850-1865年

这段恋情并不顺利,由于罗塞蒂的多情,希达尔脆弱的身体还得负担灵魂痛苦,两人纠缠折磨十年,终走进婚姻。

婚后生活还算幸福美满,但女儿夭折无疑给希达尔以致命打击。1862年,长期依靠麻醉剂舒缓精神压抑的希达尔,在自己的床上,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不知道希达尔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是否想到十年前自己曾扮演过的奥菲莉娅,也是如此平静地等待着痛苦的结束。

也许她和奥菲莉娅一样,薄唇微微张开,唱着那首古老的歌谣,眼神空洞绝望,哀莫大于心死就是对她们最好的诠释。

奥菲莉娅死亡的那一幕,不仅是过去画家热衷的题材,也成为现代人不断重现的特殊的美。

电影《忧郁症》海报

关于《奥菲莉娅》

“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米莱斯的成名作;

画面再现了《哈姆雷特》中的情节;

具有美感的画面和严谨细腻体现了“拉斐尔前派”的主要特征;

画作的模特也成为让画作津津乐道的看点之一;

该作不仅影响了其后的绘画史,也影响了直到今天的影视界和时尚圈。

阅读数 8.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