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西方文明的基石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深渊上面一片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拥有20多亿信徒,是西方文明的底色。各民族、各地区尽管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思想等方面各有差异,但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都奠基在《圣经》之上。它既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犹太教的经典。

15世纪中期,第一部印刷版《圣经》

西方文化的最早源头在希腊罗马,那个时代是哲学家的时代,在宗教上是多神教的。但是,到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传播到欧洲各民族当中,从那以后的西方文化,从此便与基督教密不可分,希伯来与希腊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两大源头。

尽管后来欧洲的基督教因内部纷争分化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这三大派别,但不管是哪一派,崇奉的都是同样的《圣经》,只是在个别篇目上略有差异而已。

《圣经》一般分为《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其中《旧约》包括《摩西五经》5卷(犹太教称《妥拉》)、《先知书》8卷和《圣录》11卷。这24卷经书,犹太教中统称《塔纳赫》。后基督教继承下来,成39卷。《新约》共27卷,包括四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历史书》)、《使徒书信》以及《启示录》(预言)。

《旧约》中的叙述,从上帝创世、造人开始,其中记录的是犹太民族从上古时期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的传说、历史和人文以及宗教、生活规范。它不仅仅是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关于犹太民族的人文历史全书。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也是犹太人,基督教在很多方面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

原罪论是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本来生活在上帝设立的伊甸园中,但因为受了蛇的引诱而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从这一段文字,基督教神学家们引申出原罪的概念,认为因为人类始祖的堕落,所有的人类都生而有罪。原罪只有通过救赎才能摆脱,才能获得永生。而耶稣降生到世上,最终受难而复活,就是为人类赎罪。作为基督徒,要想获得救赎,就需要坚信上帝的恩典,坚信耶稣基督为人类赎罪。原罪和救赎,便构成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可以说是决定了西方文化中人性论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最核心的差异之一。

作为宗教经典,《圣经》在西方文化的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对西方思想的塑造是无以伦比的。历代的神学家、宗教改革家,如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马丁·路德,不断地从《圣经》中发掘思想源泉,推动了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一次次革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代代艺术家用《圣经》中的故事和人物为主题,创造了一件件艺术的珍品。

明清以来,随着传教士来华,《圣经》也被译介到中国。现在最常见到的中文版《圣经》,是所谓的“和合本圣经”。1890年,在华传教士代表召集会议,商议翻译一部能为各教派都接受的中文版《圣经》。到1919年,《圣经》的“官话和合译本”正式出版,这一版本采用了白话文翻译,很快便成为最为通行的中文译本。

慈溪太后六十寿辰“君王版”《圣经》(现藏哈佛燕京图书馆)

时至今日,《圣经》已经成为世界上印刷量最多、发行量最大、翻译的语言最多、读者面最广的一部书。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印刷的《圣经》超过6000万册。其中,中国南京的一家印刷厂,自1987年开业以来,到2014年已经印刷了1.25亿册《圣经》,是世界最大的《圣经》印刷厂。这也从侧面说明《圣经》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影响。

【名家评论】

它是上帝给予人类最好的一本书。

——(美)亚伯拉罕·林肯

【扩展阅读】

(美)房龙著,黄悦 译《圣经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美)米勒著,黄剑波/艾菊红 译《圣经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aa新约圣经作者:上帝默示此篇内容在:第1章

阅读数 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