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第一王朝的起源之地,暹罗文化的摇篮
提起泰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芭提雅和普吉岛等旅游景点。诚然,泰国的美食、海滩、热情的人民和成熟的旅游服务使得泰国成为了大家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泰国也是许多影视作品的绝佳取景地之一,因此即便是没有去过泰国的朋友们,也一定在影视作品中领略过泰国的美食美景,体会过泰国的历史文化。看过《泰囧》的朋友们是否记得这样一幕?徐峥本想带着王宝强转一转就回宾馆,结果发现王宝强逢佛就拜,而有一个地方恰好全都是佛像。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就是泰国著名的大城遗址,而大城的建造就可以追溯到素可泰王朝时期,泰国的文明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大城遗址
为什么说泰国的文明始于素可泰王朝时期呢?相传素可泰是由一位能够呼风唤雨的神话英雄建立的,他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极深的法力,深受百姓爱戴。据史料记载,在高棉王朝统治整个印度支那半岛时代,一个泰族领袖揭帜起义,被泰人拥戴为印拉第王,于公元 1238 年,创立了泰国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新的朝代开始了,泰国的领土逐渐扩展,从缅甸一直到柬埔寨,向南部一直扩展到马来西亚半岛。在200年的时间里,素可泰一直是这种扩展力量背后的精神支柱。但是在公元15世纪的上半叶,这个城市开始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南部的大城得以建立,逐渐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但不能否认的是,泰国是从素可泰王朝开始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的,在素可泰王朝之后又经历了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当时泰国的首都就称作素可泰,意为曙光升起的地方,因此可以说素可泰是泰国文明的摇篮。

素可泰
相比于灯红酒绿的曼谷、热辣冲浪的芭提雅,素可泰这座古城的历史感更厚重了一些,素可泰的遗迹颇多,历来为各地学者所重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在大城王朝攻打素可泰时,摧毁了好多建筑,直到1979年,泰国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机构的协助,素可泰的伟大史迹才得以保留。这些遗迹大多集中在旧城区,其中旧城区内的素可泰遗迹公园,是史迹的精华所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素可泰遗迹公园
由于泰国信奉佛教,所以在素可泰遗迹公园內的寺庙、佛塔与宫殿极多,设计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寺庙的建筑风格也深受印度与室利兰卡的影响,有的虽是残垣断壁,却不失庄严。最为壮观的该是玛哈达寺,它是素可泰最大的佛寺,边长200米。范围内共有大小佛塔198座,并有释迦牟尼之巨型座像。

玛哈达寺
素可泰遗迹公园博物馆中有一块石碑—素可泰石碑,这个石碑也是证明素可泰鼎盛时期的标志物。这块石碑是兰坎亨大帝上任 14 年后所立,碑文上刻着这样的文字:“素可泰是美好的。水中有鱼、田中有米,皇帝不向人民抽税……他们交易大象也可,买卖马匹也可,交换金银也可,人民的面孔闪耀着神采。”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素可泰时期的农业是很发达的,当时也出现了许多农业相关的谚语,例如“撒谷子望收成”、“种田节省秧苗、做干鱼节省盐”。作为重要的历史物证,石碑铭不仅命名了城墙、湖泊和池塘,还划定了果园和田地的范围,其政策大致是谁耕种它们,谁就拥有它们。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素可泰王朝是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天堂。
值得一提的是镌刻于素可泰王朝时期的素可泰碑文是最早用泰文镌刻的碑铭,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在语言文字上被誉为古泰语的典范。早期的碑文大多记载泰族各公国王公的身世和业绩,历史事件,泰族和邻近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佛经的片断等。到素可泰王朝时期,才开始用泰文镌刻碑铭,素可泰碑文是泰国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历史、文学作品,碑文内容丰富,用语精练且押韵,其中不少已成了人们习用的名句。

素可泰碑文
素可泰的西昌寺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每一个参观西昌寺的游客都会被那恢宏的建筑、巨大的佛像震摄住。巨大的坐佛从窄门中向外凝视,右手手指指地,呈镇魔姿,高15公尺,两膝宽11.3公尺,佛像修整得非常完美,一点也没有历经沧桑的感觉。关于西昌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次高棉的军队派兵攻打素可泰时,有两个素可泰的小兵躲在巨佛的后面,高棉的军队攻进西昌寺时,听到两个小兵的讲话声,以为是佛像在说话,顿时吓得撤兵。就是因为这一段小故事,西昌寺的佛就被泰国人称为“说话佛”。

西昌寺
总之,作为泰国文明的摇篮,素可泰是一座充满了历史气息的古城,走在素可泰的街边,历史遗迹随处可见。每一个佛像的碎片、每一个残砖断垣都是这座古城的守护者,在这些遗迹面前,我们也许能真切地感受到素可泰王朝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