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心中最华美的清水舞台所在地,曾是桓武天皇的祈愿寺。
“松风兮音羽之泷,清水濯兮郁结之心或可息”——清水寺俳句
清水寺,它的名声之大,即使你从来没有去过日本,也会在各种游记博文中略知一二。这间青山环合、树木环抱的寺院,不仅是和风建筑的代表,更是信徒心中最灵验的祈福之地。

清水寺位于大和民族的精神故乡——京都市,地处东山区的清水。这片令人心生敬畏的建筑群是京都地区最古老的寺院,同时也是日本佛教法相宗(北派)的本宗。清水寺的游览春秋皆宜,暖春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初秋时红枫似火,为寺院增添了飒爽的韵味。不论是沉淀的历史还是迷人的美景,都为尘世的人们疏通了心中的郁结。

舒国治在《门外汉的京都》一书里说:“京都根本便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它一直扮演着‘古代’这部电影。”将京都古城比作电影中的一幕大场景,那清水寺一定是故事的主要背景。清水寺的历史比平安京还要长,从建成到如今,它多次被火灾无情烧毁,尤其是战国初期的“应仁之乱“,更是一场灭顶之灾。然而清水寺深受京都人民的崇拜和信仰,所以它依靠各界信徒不断地重建和修复,至今仍存留于世。现存清水寺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光捐资重修的。原属法相宗,现自立为大本山北法相宗。清水寺历经多次修复,但修旧如旧,因此今天的清水寺依然保存着奈良时期的佛寺风格。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公元778年,清水寺是由延镇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参拜观音而来的。到了公元798年,坂上田村麻吕改建为佛殿,从此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是由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慈恩大师创建。如今,清水寺与金阁寺(鹿苑寺),岚山等是京都最为著名的名胜古迹,四季朝拜者不断。
历经千年,清水寺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寺院里的景物也数不胜数。如刻有江户时代名家岸驹所绘老虎的石质灯笼、留有著名武士弁庆脚印的佛足石、遗存自平安时代的马驻……其中最富盛名的,就要数日本国宝级文物——清水舞台了。

清水寺的本堂位于山崖之上,清水舞台则是一座伸出悬崖的悬空木质平台。粗壮的榉木横竖交叉支撑于山壁之上,整个舞台完全使用榫卯结构,足以显示出其惊心之美;从山下仰望,舞台宛若天庭仙境,而台上供奉的舞乐仿佛瑶池仙子的翩翩歌舞,使清水寺在宗教的庄严以外又平添了许多仙气。日本有一句著名的俗语,“从清水舞台跳下去”,意思是下了决心去做某件事。用如此神圣的清水舞台作为决定的衬托,想必一定是虔诚而又坚决的选择。
清水寺除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它的祈福功效也是非常吸引游客的。清水寺以清水为名,寺中的清溪自然也不同寻常。溪水名“音羽之泷”,意为“音羽山中的激流”。相传奈良时代,观音菩萨托梦给高僧延镇上人,要他去“木津川北岸寻找清泉”,于是延镇上人一路寻觅至音羽山,并于“音羽之泷”供奉观音大士,逐渐形成了清水寺。带有福佑的“音羽之泷”分为三股溪流,分别代表着“延命长寿”、“恋爱成就”和“学问上达”,前来祈福的人只能选取一股溪流饮用,也就是说只能求取一个心愿、排解一种烦恼,这也是为了告诉世人不可贪心的道理。

除去“音羽之泷”,清水寺的御守也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许多人来到清水寺,不只为美景,更是为了求取最灵验的御守。在日本,御守是愿望的象征。神官们将神明的名字写在纸片或木板上,装进小布袋里,再出售给信徒们随身携带,便能护佑信徒梦想成真。御守的种类也很多,有财运、健康、安全、恋爱、学业等。世界各地的人带着自己的烦恼而来,手捧祈愿御守而归,虽只是美好的愿景,但不失为排忧解难、鼓励上进的方法。

千年的时光已逝,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然而清水寺却仍然矗立于音羽山上,接受信众的朝拜,倾听无数的心愿。松林间穿堂的风,音羽上流过的水,终愿清水可以平息世人烦闷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