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大教堂
英格兰的古老教堂,历经大火与各种灾难仍旧坚毅的宗教圣殿。

“自它建起,信仰便有了寄托之地”

伦敦东南55英里,矗立着一座古老的教堂。1400年来,这座坎特伯雷大教堂已伴随英格兰经历了1400多年的风雨。君王曾在它的殿内加冕,英雄仍在它的怀中长眠,就连西北角不起眼的耳堂,砖石上都曾浸透过殉道者的鲜血。它与英国的历史一样悠久,是英格兰人民的信仰支柱,更是开启上帝福音的“天堂之门”。

也许正是为了凸显其特殊性,主教堂院门正中的雕塑并非传统的基督受难,而是罕见的基督复活。基督张开双手,迎接着每一位来此的游客或信徒。进入院中,打眼向西南方看去,门廊两边雕刻着教堂初始创建时期的国王埃塞尔伯特和王后贝尔莎。

据记载,公元6世纪的英格兰,还处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统治下,是天主教无法触及的地区。于是,596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委派传教士奥古斯丁,横跨英吉利海峡,来到撒克逊人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坎特伯雷,进行传教。幸运的是,尽管国王不信教,但他的王后贝尔莎却是法兰克公主,不折不扣的基督教徒。在王后的帮助下,国王成功皈依基督教,奥古斯丁也获得了准许,将一座旧教堂进行改建,并成为首位坎特伯雷大主教。

自此,基督教得以在英格兰传播,坎特伯雷大教堂也被视为圣地。一切如此顺利,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还专门向王后贝尔莎寄去了感谢信。但事情从来不能只看表面,门廊雕像群中,奥古斯丁和其余3位大主教高高地踩在国王埃塞尔伯特和王后贝尔莎的头顶上。人们可以从国王和王后的身边走过,却只能抬起头瞻仰大主教们的英姿。

“他是殉教的圣徒,也是君王的眼中钉”

来到西北的耳堂,这里就是令坎特伯雷大教堂闻名的贝克特殉教地。1170年12月29日,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在这里准备晚祷,4位骑士冲进来将其乱剑刺死。血案震惊了整个欧洲。教皇震怒,扬言要开除国王亨利二世的教籍。

这跟亨利二世有什么关系?要知道,亨利二世和贝克特是好朋友,贝克特能当上大主教少不了亨利二世的支持。然而事情就坏在,贝克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刚上台就宣布“只接受罗马教廷的旨意”。这可惹恼了亨利二世。作为开创金雀花王朝的雄主,亨利二世无法平静接受好友的“背叛”和罗马教皇的指手画脚。

双方冲突最激烈时,贝克特不仅拒绝为亨利二世的儿子加冕,还将为其偷偷加冕的,地位仅在自己之下的约克大主教和索尔兹伯里主教开除了教籍。据说,亨利二世为贝克特的“不识趣”大发雷霆,冲着手下嚷嚷:“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让我摆脱这个麻烦吗?”

就在国王说出这话没多久,贝克特就死在了骑士的乱剑之下。据刺杀事件的目击者的证词,4名骑士是趁贝克特不注意,轮番用剑刺向贝克特的头,贝克特的主教冠冕掉到了地上,被鲜血浸染。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剑尖祭坛”,四把剑象征着当年刺杀贝克特大主教的凶手,剑尖被涂红的地方仿佛仍在滴血。

当然,这样骇人听闻的惨案,罗马教廷不可能没有表示。他们施压迫使亨利二世亲赴坎特伯雷,脱去鞋子,赤裸上身,走到贝克特的墓前跪下忏悔。贝克特也被教皇封为殉教圣徒。

自此之后,坎特伯雷教堂名声大振,成为了天主教徒的朝圣之地。那么,神权和王权的斗争,是以神权的胜利作为终结了吗?

“这里有权力的游戏,也有简单的愿望”

从“剑尖祭坛”右边向下走,可以进入教堂的地宫。据说贝克特大主教的棺墓最初就安放在这里。但为了方便信徒朝拜,1120年,贝克特的棺椁被迁至圣三一礼拜堂。可以说,贝克特的遗迹已经成为了英国天主教的精神象征。

于是,1538年,因为想要离婚而和罗马天主教廷死磕的亨利八世,在新教改革期间,下令毁掉纪念贝克特的圣龛。他认为人们对贝克特的崇拜已经威胁到国王的无上权利。但这显然还不够,这位行事狠辣的君主又将贝克特的遗骸焚毁,还把圣龛上法国国王赠送的红宝石据为己有,镶嵌到了自己的王冠上。是的,就是现在的英国女王每次出席重大活动时戴的那顶王冠,最中间那颗硕大的红宝石就是亨利八世铁一般的犯罪证据。

贝克特华丽的圣龛被毁坏,原来位置上只剩下了一根蜡烛。

在主教堂诵经台的北侧,安放着一座华丽到无法被忽视的棺墓。据说是齐契利大主教的墓。不过,这个大主教既不像奥古斯丁大主教那样以丰功伟绩闻名,更比不上贝克特大主教因殉教而受人敬仰。他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位子上坐了29年,最后以79岁的高龄去世。若硬要盘点他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命人在自己墓上刻的一段话:“我出身贫民,蒙受主的恩泽,后来荣升大主教。现在我倒下了,重新归于尘埃,停下来看看我吧。”

如果我们停下来,认真查阅这位言辞感人的布衣大主教的生平,就会发现,他的谦虚实在令人印象深刻。他父亲在他20岁时成为了坎特伯雷市长,23岁时他被送到了牛津大学进修。50岁做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位子上后,就开始致力于给自己建造棺墓。就连他棺墓上的人像,都是一身大主教的华丽行头,身边围绕着天使、圣人和知名国王与大主教的雕像,排场大到想被忽视都难。

既然他已经为这个简单的愿望做了这么多努力,那么假使你有机会路过,就请停下来,看看他吧。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