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天主教国家与新教国家两大阵营之间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
这是一场改变欧洲的战争,故事还要从一个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帝国说起,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波西米亚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带,在这里曾有着宗教自由的传统。直到斐迪南,哈布斯堡家族中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当他继任这个国家的国王时,严厉打击新教,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终于在1618年5月23日,一帮怒气冲冲的波西米亚新教贵族闯进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会议室,四处搜寻国王。搜寻无果,为解心头之恨,便将国王手下两个官员扔出了窗外,他们的秘书替他们求饶,却进一步激起了这群人的怒气,也一并将他扔了出去,这便是闻名的“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
从此,战争一触即发,天主教与新教两大阵营矛盾日益扩大。战争愈演愈烈,两大阵营为了寻求同盟军的帮助,几乎卷进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先是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后有丹麦在英、荷、法的援助下,站在新教一方出击德意志,最终被天主教击退。接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联合西班牙军队打败瑞典军,使其被迫北撤。最后,法国、瑞典军分别重创西班牙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军,取得胜利,1648年交战双方正式签订《威斯特发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宣告求和。

三十年战争期间德意志战略态势
在这个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场因为宗教引起的厮杀,它被称作“宗教战争时代”的巅峰。那么究竟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有何区别呢?其实,基督教有时就整体而言,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派。天主教与新教的最大的也是根本的区别在于天主教认为教会是绝对权威,是圣经在人间的解释者,它联系着上帝与信徒。而新教认为圣经是绝对权威,信徒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来表示对上帝的信仰。
还有一点令人奇怪的是,一向信仰天主教的法国为何倒戈与新教站在一起?其实,当时在法国内部,天主教与新教已经和解,法国在面对对外战争立场的选择时,代表的是国家利益,而并非宗教意识。这不按常理的出牌,打破了之前欧洲君主按照宗教信仰,个人偏好等来进行决策的制定,看上去也是一股独特之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曾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