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腊最重要的迎神庆典,后来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奥运会,这一切的源头都在希腊十二众神栖息的山脚下
在古希腊神话中,远古的泰坦神族主宰着整个世界。后来,以宙斯为首的十二众神推翻古希腊神的统治,宙斯也因此成为第三代神王。据说,祂们就居住在奥林匹亚小镇北边的奥林匹斯山之上,世人称其为奥林匹斯(Olympians)众神。大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为了迎神祭祀,在此举办了运动会。此后,奥林匹亚运动会成为举世闻名的重要庆典。奥林匹亚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Olympia)除了是运动会场,也是古代厄利斯城邦(Elis city)用以祭拜宙斯的宗教中心,其中,由菲迪亚斯所作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运动选手的顶级殿堂。不过,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于今日,有着诸多限制。如果不是纯正的希腊人,那就没有资格参赛。如果政治倾向有问题,也同样不行。如果道德品行不佳,也同样禁赛。与许多传统仪式类似,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禁止女性参赛的。更严苛的是,古代希腊女性连观赛的资格都没有。若有人假扮男装偷看比赛,一经发现还要被处以极刑。但古代奥运会也并非完全没有女性参与,整个比赛中唯一的女性,只有负责采集奥运圣火的女祭司。

有趣的是,现代奥林匹亚运动会的圣火并非源自宙斯神庙,而是来自天后赫拉的圣所。这并非将赫拉的身份抬高,而是因为建于公元前600年的赫拉神庙,是整个奥林匹亚考古遗址中最古老的建筑。由于最原始的奥运会是为了祭祀众神,圣火自然也必须源自于天。不过,奥运的天火并非来自宙斯的雷击,而是采用凹透镜聚光的科学办法,由奥林匹斯山的阳光引燃火炬。奥运圣火又称和平之火,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来的火源。在奥运会开始前的数个月,圣火就会以人工传递的方式,送往该次奥运会的主办国家。

奥林匹亚考古遗址中的宙斯神庙,同样也是奥运会中相当重要的比赛场地。参与奥运赛跑的选手,会朝向宙斯神庙,以极限体能的速度飞奔而来,为神王宙斯带来最精彩的演出。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主要结构是用当地的大理石建造的,但由于当地的石灰岩质地不佳,因此,希腊人在建筑外表涂以灰泥装饰。而神庙屋顶则使用质地精细的彭忒利科(Pentelic)大理石制成,与帕特农神庙的建材相同。彭忒利科大理石可以切得极薄,使得屋顶能够透光。据说运用这种大理石的特性,可以利用极少的光能,产生大量的照明度。
另外,神庙内部的雕塑,用料也有所讲究,它们以帕里安(Parian)大理石制成。这种大理石色泽纯白,颗粒纤细。在古典时期,从爱琴海的帕罗斯岛上开采而来。它因质地细腻极度适合制作雕塑而受到古希腊人的高度评价。许多古希腊雕塑的杰作都是用帕里安大理石雕刻而成,包括美第奇的维纳斯和萨莫色雷斯的胜利之翼。

在宙斯神庙中,最负盛名的雕塑是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神像由菲狄亚斯作于公元前435年,是一种名为克里斯里凡亭雕像(Chryselephantine sculpture)的崇高艺术品。在古希腊时,克里斯里凡亭雕像享有很高的地位,是当时被崇拜的圣像。
克里斯里凡亭雕像是一种古希腊时代相当流行的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这种雕像有一个木制内芯,雕像的肉体以象牙薄雕表现,并以黄金薄片做装饰。诸如眼睛等部分重要位置则使用宝石镶嵌。

据记载,宙斯神像的尺寸极为巨大,如果坐姿的宙斯神像站立起来,就会突破整座神庙的天花板。可惜的是,宙斯神庙似乎命里与狄奥多西一家犯冲,被接连两位罗马皇帝废弃并摧毁。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禁止参加异教徒的宗教活动,被视为异教活动的奥运会就此停办,整座奥林匹亚圣所被废弃。狄奥多西二世继位后,接着父亲的步伐,下令摧毁整座神庙。据说巨大的宙斯雕像最终被运往君士坦丁堡,后毁于劳斯宫(Lausus)的大火。因此,现在对于宙斯神像的了解,只能从当时的硬币与具有凹版雕花的宝石上来推测。
奥林匹亚自从罗马皇帝禁止赛事后便不再受重视,但这项重要的体育赛事却一直存在人们心中。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在雅典举办,奥林匹亚也因此被世人铭记于心。不过,现在的奥运会与古代有所差异,除了参赛资格的改变,赛期也有很大的不同。古代奥运会一般只有五天,会在夏至之后举行。前两日主要是祭神活动,第3、4两日才是运动竞赛,第5日则是颁奖与庆典。现今的奥运会则是规定赛期不超过16日,而为了纪念奥运的发源地,运动员进场时都会以希腊为首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