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斯
吉萨金字塔群与人面狮身像已在此伫立千年,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首都,埃及造物神卜塔的守护之地

俗话说:"人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古代"七大奇迹"中仅存的一处便是胡夫金字塔,它伫立在荒凉的吉萨沙漠高原上。但胡夫金字塔并不孤单,整个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建筑群包含:胡夫、卡夫拉、孟卡拉三座金字塔,还有卡夫拉金字塔忠心的“镇墓兽”——狮身人面像

胡夫、卡夫拉、孟卡拉分别是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任、第四任及第五任法老。而孟菲斯的金字塔,正是他们祖孙三人的陵墓。胡夫金字塔,又称吉萨大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2580年。卡夫拉金字塔则是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第二大金字塔。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位于卡夫拉金字塔旁。而孟卡拉金字塔,又称门卡拉金字塔,是三座金字塔中最小也最晚建造的一座。

实际上,埃及法老的陵墓并非一开始就是金字塔的方锥形。古代法老最早的坟墓,是一个方形平台式的石砌陵墓,被称为"马斯塔巴"。但法老并不满足,太过平淡的建筑何以显示身为神选之人的权威,于是单层平台上又不断叠加,最终才形成了高耸的金字塔形陵墓。古埃及人把这种陵墓称为"麦尔",意思是国王和他的父亲太阳神升天的地方。

建造金字塔使用的石块,又各有讲究,可细分为三种:石灰岩用以作为外壳,砂岩为内容,花岗岩则是甬道与墓室的主要材料。其中,花岗岩是最为坚硬的火成岩,而砂岩与石灰岩虽然都是沉积岩,但砂岩较为坚固,而石灰岩则适合抛光打磨。所有的金字塔在建造的时候,外部都曾被覆盖着一层细致的石灰土,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覆在金字塔上的石灰都已风化脱落。现在看到的金字塔外貌,全都是粗糙的黄色砂岩,只剩下卡夫拉金字塔的上端塔尖还带有石灰。

金字塔的神奇不只是千年不毁与巨大雄伟的建筑,更惊人的是,金字塔的角度、线条、土石压力都事先经过周密的计算。它的四个斜面正对东、西、南、北四方,拐角处几乎是完美的90度。金字塔使用每块约1.5立方米的巨石堆砌而成,不用任何粘着剂,就做到了严丝合缝的程度,甚至连刀都插不进去。

国王墓室内壁的花岗岩

卡夫拉金字塔的石灰岩顶与砂岩本体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在其建成后的380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根据一间墓室墙上关于工头和埃及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记号,埃及学家们认为这座金字塔就是他的陵墓。

金字塔模型示意图

法老胡夫(Khufu),全名胡尼胡夫,原意为“赫努姆神保护我“,希腊人称为奇阿普斯(Cheops)。从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推测,在开凿葬室时,前后经过了三个方案。原先,工匠仅是不断向下开凿通道,并开凿了一个半完成的地下室。但却突然开始向上开凿,并且设计了被称为皇后葬室的第二葬室。随后,又向更高处开凿了一个宏伟走廊,然后开凿了国王葬室。从这个衔接不连续,且没有完整逻辑的内部结构来看,也许该金字塔在建造时,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

墓道的神秘符号

卡夫拉金字塔,也称齐夫林金字塔,是仅次于胡夫的埃及第2大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卡夫拉的陵墓。特别的是,大约4000年前建成的金字塔,它的顶端,现在仍然包覆着部分的石灰岩外层。

胡夫金字塔内部

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e's pyramid),又译门卡拉金字塔。该金字塔实际体积只有胡夫金字塔的十分之一,而且粗制滥造,很有可能是在仓促的情况下建成的。它最显眼的特征,是北面有一道相当明显的裂痕。这是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乌斯曼造成的。当时,他试图拆除金字塔群,但由于费时耗力,还不如从别处挖掘石材,因此仅是破坏了金字塔北面就放弃了。

在卡夫拉金字塔旁,是守墓数千年的狮身人面像。由于它外形酷似斯芬克斯,又被称为大斯芬克斯。甚至有人认为,它的人面形象是以法老胡夫作为原型设计的。

关于斯芬克斯,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派女妖斯芬克斯在底比斯城附近的悬崖镇守。斯芬克斯设置了一道从缪斯女神那得来的谜题作为关卡,凡是经过此处的路人,只有说出答案才能通行。如果回答不出问题,就会被他的血盆大口吞噬。这个谜语即是:

“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而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

得知此事的俄狄浦斯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帜匆忙赶来,并毫不思索的回答了正确答案——“人”。斯芬克斯最后羞愧的跳崖自尽,俄狄浦斯也因此成为了底比斯之王。

狮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雕像

埃及孟菲斯古城虽然拥有千年不坏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坐镇,但它并没有一直繁盛至今。古埃及第十一王朝的法老曼图霍特普二世,便因为交通便利的原因,将王国首都定在底比斯。从此,孟菲斯便与法老的陵墓一起在荒漠中逐渐淡出统治埃及的舞台。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