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早期的符号,氏族的密码。
“图腾”一词作为一个外来词,是英语“totem”的音译,来源于印第安语,最早是由清代学者严复引进我国,直译为“它的亲属”或者“它的标记”。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在原始社会,它被部落尊崇为神的灵魂的载体,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当然在原始社会中在团结群体,维系种群之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原始人的信仰中,图腾常常与某种特定动物联系在一起,例如我们熟识的狼图腾,虎图腾等,群体成员都认为是由图腾繁衍而来,是其图腾之神的后代。当然也有植物,非生物和自然现象等。

狼图腾
中国有很多关于图腾的文化,有彩陶上的图腾,葫芦上的图腾等等,但数千年来,龙的传人们都对龙有特殊的崇拜之情,古往今来的记载中也有很多关于龙图腾的传说。龙图腾的形象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之久,有记载龙的《封神书》这样说道:“四千多年前,黄帝在荆山下(今河南省阌乡县南)铸大鼎,鼎成,遂骑龙升天。”此后代代相传,及至唐宋建立龙王庙,祈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大禹治水深得民心,人们称它为龙的后裔,从此以后,龙也成为了封建社会帝王的象征,皇帝们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一直延续到清朝封建社会崩塌,龙一直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

龙图腾
由于龙成为皇权的象征,故皇帝的衣食住行都与龙联系在一起,“龙袍”形容皇帝的衣服;“龙宫”形容皇帝的宫殿;“龙椅”形容皇帝的座椅。故平民百姓自然要避免使用龙图腾的标志,而流传下来一种为敬龙奉龙的习俗,例如民间流传的“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表明神龙带领我们进入美好的春天。
龙图腾仅仅是众多图腾中的一种,原始社会中每个种族都有作为自己信仰的图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图腾,比如俄罗斯将熊作为图腾的崇拜,新加坡则有狮子图腾的崇拜,黎巴嫩则将植物雪松视为其图腾。每个图腾都是一份信仰,也是一份敬畏,是氏族的密码,是人类早期的符号,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作为每个种群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每个种群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向前,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各种动物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