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稣是谁?他为什么对基督徒来说那么重要?他扮演什么角色呢?
耶稣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人物,也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基督教大多数教派认为:耶稣是《新约》中所预言的救世主,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真神。在伊斯兰教《古兰经》中,记载着一位先知尔萨。有人认为尔萨即是《圣经》中的耶稣,但伊斯兰教反对尔萨是神的化身,尔萨仅作为主的使者传播神的信息。许多经学家认为,不能把耶稣和《古兰经》中的尔萨看做相同的一个人。
耶稣降生在犹太伯利恒的一个马槽里。他的父亲叫约翰,母亲玛利亚从圣灵怀了孕,生下儿子起名为耶稣。不久有东方博士带了黄金、乳香、没药来朝拜他。后来为躲避希律王的追杀,耶稣一家前往埃及避难,直到希律王死后,才回到加利利的拿撒勒。
成年的时候,耶稣在约旦河畔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施洗。这时,天空打开,圣灵降下,落到他身上。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战胜魔鬼的试探。

耶稣起先在加利利传道,之后又离开拿撒勒,前往迦百农。他广收门徒,进会堂教诲人,传播天国福音。由于听讲的人多,耶稣登上迦百农附近的一座山,讲了著名的“八福”与门徒立身行事的准则。
除了传道,耶稣还行了好多神迹:在婚宴上将水变成酒;治好病人的大麻风病;医治信徒彼得岳母的热病;他只凭一句话,就能治好远方病人的瘫痪,就可以驱除人身上的鬼,治好一切有病的人。于是人们更加信仰他。
他的名声渐渐传遍了叙利亚,病人从各地赶来就医,追随耶稣的人越来越多。在城里,耶稣治活了刚刚去世的小女孩;有一个患十二年血漏的妇女,悄悄摸耶稣的衣服,便立刻得以痊愈;耶稣摸瞎子的眼睛,他们眼睛就睁开了。
为了传播福音,耶稣叫来十二个门徒,教他们行事,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医治各样的病症。

施洗约翰被斩后,耶稣就退到了旷野里。众人都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在旷野里,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凭着双脚,在海面上行走;他们经过革尼撒勒,推罗、西顿,来到加利利的海边,治好了瘸子和聋哑病人;又用七个饼和几条鱼喂饱四千人。
在凯撒利亚腓立比,有人来见耶稣,求他救自己的儿子,因为耶稣的门徒不能治愈。耶稣对门徒说:“不能救人是因为信心小,只要你们信心大,就是大山也可以挪动。”耶稣来到约旦河外,来到耶利哥,走到伯法其,为人民传道布施福泽。在橄榄山那里,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欢迎。人们传颂着:“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
在伯大尼村,法利赛人试探耶稣,问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最大。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逾越节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指出他们之中有人要出卖他。耶稣拿起饼来,祝谢分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递给他们说:“你们喝这个,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在耶路撒冷的客西马尼园,犹大带人把耶稣抓走,耶稣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天亮以后,解去交给总督彼拉多。迫于压力,彼拉多派人将耶稣押到髑髅地,把他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被亚利马太人约瑟葬在磬石凿成的坟墓里。
死后三天,耶稣复活,对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说完话后不久,耶稣就乘着云彩升到天上去了。留下他的门徒在世上传播福音。
耶稣的足迹遍布以色列,他不仅向人们传道,一路上还救治了许许多多的人。基督教宣扬的“爱”的基本美德,对现代社会平等、博爱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爱人如己”这一观念现在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