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包容所有的宗教,承认耶稣、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等等,将他们都看作是上帝的显示者。

巴哈伊教,也叫大同教,1863年由巴哈欧拉在伊朗创立,目前拥有将近700万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新兴宗教。我们过去把它称作大同教就是因为其教义倡导宗教大同和人类一体,与儒家世界大同的思想相似,直到1991年才正式采用音译巴哈伊教。巴哈伊教的经典是巴哈欧拉在阿卡期间完成的《亚格达斯信经》《意纲经》和《隐言经》。

巴哈欧拉

巴哈伊教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神,这个神是不可捉摸的,全知全能无所不在,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巴哈伊教包容所有的宗教,承认耶稣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等等,将他们都看作是上帝的显示者,同时也认为其创始人巴哈欧拉也忝列其中。这些显示者被神派往世界各个角落,创造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宗教。巴哈伊教提倡包容和大同,因此就涵盖了所有人类美好的愿望,男女平等,世界和平,追求真理等等。

看起来如此平和的宗教,实际上诞生过程也是充满了腥风血雨。我们知道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认为穆罕默德的女婿和合法继承人阿里及其12后裔继承了伊斯兰的正统,在1844年,有一名为阿里·穆罕默德的人宣称自己是第12位伊玛目,他自称为“信仰之门Bab-ud-Din”,因此大家也称他为巴孛。巴孛这种自我宣示自然被什叶派认为是大逆不道,他本人也在1850年在大不里士被处死,许多门徒也受到了迫害。他死后,他的遗体被偷偷运往了当时的巴勒斯坦的海法,最终在那里安葬。

海法的巴哈伊花园

1863年,巴孛的门徒侯赛因·阿里在从巴格达流放到君士坦丁堡的前夜,在雷兹万花园向众人说明自己是巴哈欧拉(Bahaullah),意思是主的荣耀,就是巴孛预言的将会建立一个普世宗教的那个人,自此巴哈伊教正式成立。然而巴哈欧拉和门徒被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所驱赶,他本人最终也在如今以色列境内的阿卡城度过余生。后来,他的儿子阿伯都·巴哈和他的孙子在全世界传播教义,建立了很多巴哈伊教的灵体会,1957年他的孙子去世后,巴哈伊教开始由教徒中选出的团体来领导。

印度的巴哈伊教灵曦堂-莲花寺

许多人知道巴哈伊教都是通过巴哈伊教的富丽堂皇的礼拜堂。巴哈伊教在各个大陆都建立了恢宏大气的建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法的巴哈伊花园不提,印度的莲花寺已经成为德里的地标性建筑,每年有数百万人来此观光游览,超过了泰姬陵。仔细观察灵曦堂,就会发现所有的建筑都是九边形的,因为9是最大的单数,象征着人类一体。在这些被称作灵曦堂的寺庙中,人们可以读各个宗教的圣典而不受限制。事实上,巴哈伊教并不要求教徒必须在灵曦堂进行敬拜,巴哈伊教没有特别的敬拜场地,也不设神职人员,仪式相当简单,由地方9人灵体会、国家9人灵体会和世界正义院三级管理。

巴哈伊教虽然不是伊斯兰的一个分支,然而脱胎于伊斯兰什叶派,还是模仿了伊斯兰教的一些特征。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也有斋月,然而对巴哈伊教徒来说,斋戒只是一种戒除欲望的象征。

19世纪下半叶,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许多行业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世界融合的探索。波兰的医生柴门霍夫创造了世界语,想创造一种全世界都可以共用的,不分种族、宗教、性别、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也为巴哈伊教所提倡。当今世界,民族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趋势渐露;回望过去,我们会有何种反思呢?

阅读数 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