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取掉了这块“卡在真主喉咙里的骨头”。
君士坦丁堡,即现今的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58年。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初称“新罗马”,随后以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命名为 “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地跨欧亚两洲,它有着厚重的历史、璀璨的艺术、超然的政治地位、优渥的地理条件。欧洲基督教世界将它看作抵抗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是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说,它是“卡在真主喉咙里的骨头”。

君士坦丁堡的地形图
君士坦丁堡的形状类似于一个长筒靴,南北两边有大海保护,西边是陆地,建有复杂的城防工事,最底边是分成三道的城墙系统,设有间隔很近的塔楼,城墙外掘有深不见底的壕沟,这就是著名的狄奥多西城墙。在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以前,君士坦丁堡作为战略要地被围攻了23次,只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期被十字军占领并洗劫。这次事件,导致拜占庭人永远无法原谅西欧各国,信仰东正教的普通民众极其仇视天主教会,他们称呼教皇为“恶狼”、“毁灭世界者”,对于东西方教会联合协议非常反对,这导致了在奥斯曼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最终一战中,西欧提供的援助十分有限,使其成为风雨飘摇的孤城,最终陷落。

狄奥多西城墙
自伊斯兰教创立以来,穆斯林就没有停止过对君士坦丁堡的敌视,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圣战”甚至是由“先知”穆罕默德本人发起的,但是这座城市从未被征服,直到一个名叫奥斯曼的部落来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提起土耳其,很多读者印象中都是现今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打的难舍难分的北约成员国,很难将它与曾经的强大帝国联系起来。但是在数百年前,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是15到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诸国的伊斯兰势力,掌握东西方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伴随其势力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也正是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得本就衰落的拜占庭帝国彻底走向了它的落日。
1432年3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他被赐予“先知”的名字——穆罕默德。1451年,年轻的穆罕默德二世继承了苏丹之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君士坦丁堡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完成所有穆斯林不能完成的心愿——取掉“卡在真主喉咙里的骨头”。

世界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肖像
次年,穆罕默德二世就开始着手准备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期间一位名叫乌尔班的匈牙利铸炮师因为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给的工钱太少了,选择跳槽到奥斯曼帝国苏丹手下打工,他主持铸造的超级巨炮,最终轰破了传奇的狄奥多西城墙,也成就了穆罕默德二世“世界征服者”的称号。这件事告诉我们,想要让人才给自己好好办事,钱首先要给到位。
1453年春,奥斯曼帝国在阿德里安平原集结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君士坦丁堡进发。
1453年4月6日,改变世界格局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打响了,此次战役中,进攻方奥斯曼帝国军力约有十万人,还有着庞大的舰队和巨大的火炮,而防守方拜占庭帝国军力只有约7000人,其中还有2000人是来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雇佣军,双方兵力悬殊。但是在战役初期,拜占庭帝国军队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及高大坚固的城墙成功阻挡了进攻,奥斯曼帝国军队屡战屡败,伤亡惨重。
但是旧时代的骑士在面对新时代的火药武器时的失败是必然的。穆罕默德二世拥有可怕的巨炮。4月12日,历史上首次炮兵协同齐射开始了,大约69门大炮足足占据了6公里宽的阵地,大炮齐射时,方圆几公里内都可以感觉到大地的颤抖。连续的炮击重创了狄奥多西城墙,但是也给乌尔班巨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乌尔班巨炮操作复杂,最大的“巴西利卡”一天最多只能发射七次,每次开火时巨大的热量和冲击力令本就不纯净的青铜炮管出现细小但危险的裂缝,4月20日,“巴西利卡”终于炸膛,乌尔班被当场炸死。
死亡弥漫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久攻不下的城市令急需证明自己的新苏丹如鲠在喉,他决定开辟第二个进攻方向。在君士坦丁堡的北方,金角湾水域并不广阔,拜占庭人主要用铁索封海来阻挡敌人的进攻,于是穆罕默德二世派人贿赂据守在金角湾北部加拉太镇的热那亚商人,在获得通行许可之后,土耳其人用涂抹了油脂的大圆木修成一条巨大的陆上船槽,一夜之间仅凭人力就把80艘船拖拽到了金角湾,绕过了铁索,向君士坦丁堡发起了新的攻势。
5月29日,总攻开始了。穆罕默德二世压上了全部家底,穆斯林们争先恐后冲向君士坦丁堡,战斗很快陷入胶着,胜利的天平数次摇晃,甚至一度向着拜占庭帝国倾斜。然而一颗子弹打破了这一切,它穿透了拜占庭帝国军队指挥官乔凡尼的铠甲,使他丧失了战斗的勇气,离开岗位想要去找外科医生。主将的怯懦大大的打击了拜占庭军队的士气,失去了斗志的守军无法阻挡穆斯林们的进攻。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身边的士兵们都已经战死,他大喊:“难道找不到一个基督徒来砍下我的头颅吗?”随后他脱下紫色的长袍,举起宝剑像普通的士兵一样发起了冲锋,淹没于乱军之中。

穆罕默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这是信仰之间的战争,也是东罗马帝国的落日,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曾经坚不可摧的“基督之盾”,终于完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君士坦丁堡之战的历史意义在于奥斯曼帝国经此一役稳固了其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掌握了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打破了曾经天主教势力对伊斯兰势力的绝对优势,改变了世界宗教格局,彻底终结了西欧诸国继续发动十字军东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