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特敕令》
“南特赦令”的颁布无疑给法国带来了进步与发展的巨大机会,同时也是宗教宽容法令的一次表现,它的废除是路易十四时代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对法国后来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无法预估的巨大改变。

“南特赦令”,法语作Édit de Nantes,是法国亨利四世国王于1598年4月30日颁布的一条赦令。这条赦令是中世纪法国史上一条重要的宗教条令,对法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该条令的颁布与废除也是法国那一时期国家盛衰的转折点。

在十六世纪中叶,经历了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境内推行新宗教改革、新教教徒与天主教统治阶级武装冲突“法国宗教战争”、亨利家族的王位之争“三亨利之战”后,亨利四世加冕成为法国国王,开创了波旁王朝。自继位之后,亨利四世开展了许多军事活动,目的是战胜西班牙的同盟,后来,为了震慑布列塔尼的敌人,他又组织了一批盟友计划起草一份关于宗教赦令的条例。后自平定布列塔尼大区后进行了诏书的最后修订,当时这份诏书被命名为和平赦令。至1598年4月末,南特赦令最终签订。赦令主要保证了胡格诺派获得信仰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这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承诺了宗教宽容的文献,同时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并存。

自亨利四世去世后,赦令没办法再得到确切的执行,经历了几次动荡之后,终在1685年10月18日由路易十四宣布废止。路易十四从1661年亲政到1685年废除“南特赦令”,在长达24年的时间里,他对于这项赦令的态度几经转变,而这些转变主要是由法国国内外形势变化引起的。若将路易十四的态度及措施转变放在现在整个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路易十四态度较为模糊,既有为了取悦母亲而签署恢复对胡格诺教徒限制,也有后期天主教徒欢庆之际取消这项限制。可以看到,在这种模糊的态度之下,路易十四主要采取了劝人改宗、金钱诱惑和舆论攻击等表层的压迫措施。第二阶段,主要是从《内伊梅根条约》签订之后,一直受到重用且保护胡格诺教的柯尔柏所发挥的影响减小,而支持消灭胡格诺教的泰利埃父子声名愈大。这一时期,在日常生活、宗教自由和军事权利方面均实施了较大的限制和迫害。第三阶段,柯尔柏去世,反对派的泰利埃父子提出废除“南特赦令”,最终在1685年的10月8日,经会议讨论废除了“南特赦令”,并颁布了“枫丹白露令”。

路易十四

“南特赦令”的废除给当时的法国造成了难以预估惨重损失。经济上,由于赦令的废止,胡格诺教徒大量逃亡,导致了劳动力的流失并引起了法国经济萧条。劳动力流失的同时还出现了生产技术外流的情况,这两种现象的发生直接造成了一大批财富的减少。军事上,由于缺少自由以及来自现实的压迫,使得大量军人逃亡甚至投靠外军。逃亡的现象严重的动摇了军心,减弱了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带来了巨大的军事损失。国内形势上,由于无法再次平衡胡格诺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利益及政治关系,饱受摧残的胡格诺教徒四处起义,法国国内时局动荡不安。

宗教政策的改变受特定历史阶段的影响。“南特赦令”在不断的演变进程中,反应的是当时法国经济、军事、政治、宗教等各方面的变化特点。“南特赦令”的颁布无疑给法国带来了进步与发展的巨大机会,同时也是宗教宽容法令的一次表现,它的废除是路易十四时代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对法国后来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无法预估的巨大改变。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