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认为唯有主张拣选预定理论才能体现出上帝的绝对高位也就是对一切事物的主导权。

在几百多年前的西方国家,基督教每每进行的宗教改革,都会对国家和人民产生思想、经济乃至政治上的改变。在这些改革中,最终做到了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简化宗教仪式,更加有利于资本发展的是发生在1536年的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产生依托于当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崛起,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517年,马丁·路德为摆脱罗马教廷的禁锢圈,为了发展西欧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领导的这场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和封建势力,为欧洲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新路,继而影响了并推动了后来的加尔文宗教改革。

约翰·加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毕业于巴黎大学,是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宗的创始人,所著神学名著为《基督教要义》。对于教徒们来说,去除自身的罪恶成为义人以达到永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基督教内部,关于赎罪的理论大致有两类,即主张把决定权放在教徒自身的靠功得、靠信徒自身的行为表现而得救和主张能否得救由上帝决定的被称为上帝拣选理论这两种。

加尔文对上帝更为全然的敬畏,是他与其他神学者最大的区别。对于拣选预定理论,在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曾讨论了这一现象,加尔文认为唯有主张拣选预定理论才能体现出上帝的绝对高位也就是对一切事物的主导权。在之前的许多宗教引导人眼中,拣选理论是为宗教崇拜活动做铺垫,而在加尔文看来,保证上帝的权威是在为生产经商活动的保证提供依据。加尔文成功的将宗教意义上的自我救赎转化为为世俗意义上生产经济活动,这些活动也因为具有了神的旨意,其日趋蓬勃的发展为教会世俗化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尤其对多数基督教徒来说,将对世俗金钱的追求和自我救赎的合二为一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动力。这些思想的形成与稳固成就了加尔文改革的想法与信心。

毫无疑问,正是这种结果论的价值观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谋求利益的进取精神。我们可以想到,若加尔文只是强调对世俗财富获得的追求,那么必然导致基督教所反对的拜物教的滥行。加尔文早就料想到这一点,因此他在强调世俗成功之外,特别提出信徒应该过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加尔文的高明就表现在宣扬世俗成功的同时坚持基督徒的禁欲主义生活。加尔文为了防止拜物教滥行和物质的过度享受,还强调基督教的人生价值观即让信徒们始终记住真正值得过的生活不是世俗的物质生活享乐而是来世的永生的生活;强调教徒们于世俗的成功是由上帝决定的;强调个人能否得得救只取决于是否早就被上帝拣选;强调一个人能否得救也取决于他是否真的对上帝信仰。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思想的宣传引导,加尔文很好地防范了信徒可能产生的享乐意识,尽可能节制自我的欲望。这样高明的做法不仅调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又防止了享乐主义。

于1536年实行的加尔文宗教改革是近代宗教改革中最为成功的一次,这一点为恩格斯所肯定同时也为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所证明。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保证《圣经》的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肯定个人与《圣经》和上帝的直接联系、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以及要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作为“近代世界的先驱”的加尔文引领的这次改革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及对建立政教合一政权的向往,并由此次改革产生了加尔文宗。加尔文对上帝绝对权威的强调不仅引发了他许多宗教观点,而且对他的世俗社会生活态度及宗教改革观点都产生了许多影响。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成功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形式的形成、推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个思想基础。

阅读数 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