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教成为波斯帝国国教,大流士一世独尊光明神;包含3世纪拜火教成为萨珊王朝国教
拜火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我国称为祆教)具体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已经不能考察,应该是从印欧人早期对火的崇拜发展而来的。大多数人都将琐罗亚斯德作为拜火教的开创者。欧洲人们对拜火教的称呼也源于琐罗亚斯德。琐罗亚斯德大约30岁的时候受到神启示,对传统的多神信仰吸收归纳整理,专门尊崇阿胡拉·玛兹达,从而开始传播一神信仰。
拜火教最早的时候在琐罗亚斯德生前活动的范围内传播,主要就是伊朗东部,阿富汗北部,中亚等,其后逐渐地向中国西部,巴基斯坦,伊朗西部发展。大约在公元前6-7世纪,米底人和波斯人都已经开始信仰拜火教了。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继位,仅仅通过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十八场大战役,波斯被大流士一世重新统一,成为了庞大的波斯帝国,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洲亚洲非洲大陆的庞大帝国。波斯帝国疆域十分的辽阔,因为人口众多,所以国内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大力推崇拜火教,拜火教被大流士一世定为国教。这是拜火教在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拜火教教义的核心就是善恶二元论,善恶在不停地进行对抗,最终必然是善战胜恶。拜火教必须坚持对火的高度崇拜,信徒坚持三善的原则。大流士一世是拜火教坚定的教徒,在他的领导下,拜火教在波斯帝国广为流传,最终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
萨珊波斯自命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后裔和继承者,大力支持拜火教为国教,收集整理经典典籍,大力培养拜火教教士,形成宗教、政权、民族三者的结合。在这段时间里,拜火教的地位要比前期更高了,出现了经过官方认定的大祭司。与此同时,每位君主铸造的硬币上面都会刻上自己的面像、名字以及火坛的浮雕。所以其他的宗教也就受到了挤压,尤其是萨珊波斯长期与罗马帝国进行斗争,境内的基督徒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萨珊波斯的拜火教教义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宗教人物——摩尼。摩尼吸收了佛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思想,以及拜火教中的佐尔文派,对拜火教进行了深度改革。他开创的宗派被称为摩尼教,也称为明教。和历史上很多的宗教改革者的下场一样,摩尼最后被拜火教教士以及官方围攻,最终死在了狱中。
相比拜火教来说,摩尼进行改革后的教义内容更加地完善,更加容易普及,教会的组织结构也更加的完整,因此虽然摩尼从开始传教到死亡的仅仅只有30年,他的思想却在波斯境内受到了严厉的打压,但是摩尼教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从北非到中国都能找到它的痕迹,而且持续时间长达一千年。
拜火教作为与官方结合紧密的国教,在阿拉伯入侵时期遭到重挫。神庙、教士和文件被大量摧毁。在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时期,普通的平民被视作有经人,可以保留拜火教的信仰,但是必须要交税。但是在阿巴斯王朝,拜火教徒的地位却被降低为卡菲勒。
随着伊斯兰教在波斯境内逐渐本土化,以及异教教徒在语言、生活等许多方面受到了区别对待,由于伊斯兰教在诸多方面与拜火教十分相似,大量拜火教徒转为了伊斯兰教。后来伊朗的萨曼王朝的领导者,也就是萨珊波斯后裔就是由拜火教改信伊斯兰的。尽管如此,一直到阿拉伯征服的300年以后,从两河流域到河中地区依然存在很多的拜火教神庙。这说明拜火教教徒的群体是很庞大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拜火教教徒在伊朗大约还有两万多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亚兹德等地区。目前,从理论上来讲,拜火教信仰是受伊朗宪法明文进行保护的,有专门的款项来扶持,在议会里面也会有一个议席专门留给拜火教信徒。由于长期在伊朗境内遭到压制,一部分拜火教教徒移居到了印度,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拜火教信徒团体,以及印度重要的少数民族——帕西人。幸亏有了它们,拜火教的习俗和经典才能有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