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恩格斯曾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个大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神曲》,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但丁,1265年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受过良好的教育,曾师从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他参与政治,主张共和国独立、政教分离,甚至不惜以被流放为代价。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和彼特拉克、薄伽丘一起被称为“文坛三杰”,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最重要的诗作《神曲》,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桑德罗·波提切利《但丁》
但丁生活的时代,佛罗伦萨政治严重内讧,由商人、银行家等新贵族组成的白党和由传统贵族组成的黑党势不两立,两党在对待教皇的态度上截然对立,白党反对教皇干涉内政。在新教皇的支持下,黑党战胜白党,并对白党人士强加迫害。但丁也受牵连,被教会判处终生流放。在颠沛流离中,但丁创作了《神曲》。
《神曲》原题为《喜剧》,薄伽丘在撰写《但丁传》时,为了表示对但丁的崇敬,加上了“神圣的”一词,成为《神曲》,一直沿用至今。
《神曲》分三部分,即《地狱》《炼狱》《天堂》,每部三十三歌,加全书序曲,共一百歌,一万四千多行。采用中古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讲述但丁自己35岁时在森林中迷路后,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在人生的旅程中,但丁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见一个小山顶射出一抹阳光,便想爬到山顶上去,但是面前有三个拦路野兽:一狼(象征贪婪的教皇)、一豹(象征安于享乐的佛罗伦萨人)、一狮(象征野心勃勃的法兰西王)。进退两难之时,古罗马伟大的诗人维吉尔出现在了他面前。在维吉尔及梦中情人贝雅特丽齐带领和指引下,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

波提切利为但丁《神曲》地狱篇绘制的插图
地狱分九层,其中迫害但丁的教皇在第八层。炼狱分七层,分别对应人类的七大罪恶。炼狱之上便是天堂,但丁在那里看到了三位一体的“上帝”。在见到“上帝”的那一瞬间,但丁明白了神性和人性的奥秘,整个诗篇到此也戛然而止。
《神曲》充满了象征意味,黑暗森林象征着当时的意大利,维吉尔象征着理性,贝雅特丽齐象征着信仰,地狱、炼狱、天堂的历程象征着人类经过磨炼考验从黑暗到达光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从迷茫与苦难走向真理与至善的思考。
在《神曲》中,但丁称颂荷马是“诗国之王”,赞扬维吉尔是“拉丁人的光荣”, 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先贤表示出了极大的尊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表示出了极大的崇慕。《神曲》表现的正是文艺复兴的精神: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人文主义,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与蒙昧,提倡人性解放。但丁在神学的迷雾中发现了“人”,以神学的形式宣扬“人”、推崇“人”,人文主义之光穿透黑暗的中世纪,照进资本主义的新纪元。
【名家评论】
《神曲》很久以来就是一切近代诗歌的滥觞,一切西方国家每天的精神食粮了。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扩展阅读】
(德)雅各布·布克哈特 著,何新 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
(意)拉法埃莱·坎巴内拉 著,李丙奎,陈英,孙傲 译《但丁与》,商务印书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