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运动论》:实验医学的诞生
心血是人体能量的的重要运输队,没有心血,生命就无法长久运行。

“健康”在生命的发展与探索中从不缺席,是每个人都渴望触及的关键词。那么生命的运作机理究竟如何?生命力得以维持的动力何在?威廉·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为我们揭开这一谜团。

威廉·哈维出生于英国的肯特郡福克斯通镇,生于1578年,卒于1657年。哈维在坎特伯雷王家学校毕业后,考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主修文学和医药,后在意大利的帕多瓦医科大学学习解剖,他在著名的解剖学家法布里克斯的指导下,刻苦钻研。

威廉·哈维

在此期间,他对于静脉血管的学习和实践为他后期的心血管运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哈维在16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医学院的候补委员,5年后正式成为医师,独立开诊。

他每周都会腾出一部分时间坐诊,接待患者。他非常关心患者的疾苦与感受,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哈维通常亲自探视,且免费为穷人治疗,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科学家和医学家。他所著的《心血运动论》,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生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心血动力论》是一部以阐述血液运动和心脏工作原理为核心的经典巨著。在书中,哈维通过实验研究、临床观察以及尸体解剖等形式,运用量化研究、逻辑分析以及生理测试等方法,有效证明了心脏是血液运动的中心和动力来源。

《心血运动论》封面

该书的出版震惊了当时的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因为它推翻了统治人们上千年的关于心脏和血液运动的经典观点,提出血液是循环运行的,心脏有节律的搏动是促使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源泉,这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

在书中的前半部分,哈维通过对多种动物进行活体解剖,描述了心脏的运动过程以及心脏与脉搏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心脏的功能是通过心室将血液从静脉运送到动脉,进而由动脉运输到全身。

哈维对动物的心脏、动脉、心房的运动过程、心脏的基本构造以及血液的运输途径进行了讲解说明。为便于理解,他用水泵作为对比,讲解了心脏的功能。水泵是常见机械,哈维将心脏比作水泵,这样的类比为医学和生理学后期的研究都开阔了思路,即机械论的传统。后来的生理学也在此影响下不断延伸,将生命体比作热机、工厂等等。

《心血运动论》插图

哈维在书中正式提出循环观念。不知是哲学思维的影响还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理论支撑,哈维将血液循环比做成亚里士多德所述的大气循环,而心脏是生命之源,是小宇宙(身体)中的太阳,也可以将太阳比作成世界的心脏。这种比喻或许与哥白尼的日心说有关,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相辅相成,可见一斑。

在本书的后半部,哈维重点探索血液循环运动的证据。为了证明循环观念,哈维在书中科学地阐述了血液流向、动脉和静脉的情况、静脉瓣膜的功能等诸多运行原理。哈维认为,忧郁、恋爱、妒忌、焦虑及其他类似的情感都会使人憔悴衰弱,原因就在于心境影响了心脏,而心脏乃是生命之源。

与此同时,哈维从解剖学和心脏结构入手,再次论证心脏在循环中所起的作用。他还指出,动物的体形越大,体温越高,其心脏也更完善和更强有力。此外,越是接近心脏的动脉,其结构与静脉结构的差别就越大。他分析原因在于,血管离心脏越远,受到因心脏跳动而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小。

阅读这部著作可以让人们对于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基本的科学认知。正是这部著作的诞生,实验医学才开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医学界和生理学界在后期对生物体的研究观点才得以纠正。正是这些闪光的人类精神抵挡了虚无和渺小的狭隘,才在永恒中为人类取得了一席之地!

【名家评论】

是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德)恩格斯

【扩展阅读】

(英)托马斯·赫胥黎著,蔡重阳等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美)洛伊斯·N.玛格纳《医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阅读数 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