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扬言可同时单挑西欧和美国的强大苏联,是如何解体的?
文/全历史 一口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代表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对于俄罗斯民族和一些国家来说,一方面,苏联解题使社会陷入动荡,人们精神陷入彷徨、心理受到创伤;另一方面,也使东欧各国实现了独立自决,为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铺平了道路。
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暗藏危机。

民众在街头对着苏联的镰刀锤子标记默哀
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在斯大林模式原则指导下,苏联工业化进程快速提高,军工产业、高精尖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超级大国,在军工设备、太空探索方面可以与美国抗衡。
然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本质上背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压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渐导致国民经济总体的衰弱、凋敝。
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实际军费开支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而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美国的一半多。战后到80年代末,人民生活水平的各项指标呈逐年递减态势。农产品的供应出现问题,粮食需要依靠进口,卢布贬值、国民购买力严重下降,国内物资、商品尤其是生活用品极度匮乏,产业经济逐渐崩溃,国家的经济发生根本性的动摇。
其次,失败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危机。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小范围修补,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动荡。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领导层竭力回避改革,改革措施大多半途而废,致使经济发展迟滞,国民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1985年,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此时苏联国内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与美国争夺高空防御优势,苏联又举全国之力布局高空反导系统,发射卫星、建设太空站、研制新型导弹,庞大的军备开支使得政府和人民不堪重负。

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
1986年起,戈尔巴乔夫着手开始经济改革,他制定了“500天计划”,在没有完整市场经济改革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想利用500天时间将苏联原来的计划经济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结果却引发生产力下降、商品供应不足等一系列危机,国家经济继续恶化,改革计划被迫终止。
与经济改革同时进行的还有政治改革,随着中央政府将权力逐渐下放、取消无产阶级政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趁机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
最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史上第一起7级核子事故,爆炸引起的火灾使得高剂量辐射尘埃散发到大气层中,苏联领导高层初期并没有对事故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于爆炸后34小时才开始安排周遭居民的撤离行动。
一方面,超过336000人被迫撤离,善后费用及其他损失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造成了除军备竞赛外苏联另一沉重的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事故发生之后,苏联政府迟缓的应对行动、对核泄漏事故秘而不宣的处理态度引发国内外公众的极度不满。
在此之后,苏联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已经无法修补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曾经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
那么,苏联解体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首先,成员国陆续脱离苏联。

前苏联包括的俄罗斯、白俄、乌克兰等15个成员国
在苏联解体之前,由于国内积久的矛盾,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就已日益严重。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诸多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全苏的法律只有在不违背共和国法律或经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才具有合法性,这在法理上架空了苏联的主权地位,形成了苏联解体的前兆。
其次是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1991年8月19日,保守派试图收回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由于保守派手段过于粗暴而引起成员国反感,在人民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三天便宣告失败。
政府内部的分离派借助平息政变打击了保守派,壮大自己的势力,各成员国分离倾向渐强。
第三、苏联正式解体。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举行会谈,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退出苏联,并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旧苏联,即为独立国家联合体。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并加入独联体,苏联在此时已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国旗。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就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一事发表宣言,苏联就此正式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