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控制中亚商路而富甲一方的花剌子模王朝,大概不会想到因为杀了几个蒙古人就遭遇了亡国的命运。
文/全历史张君恪
十三世纪,蒙古部落在被成吉思汗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次西征。蒙古人通过对外扩张,征服了欧亚大陆上从朝鲜半岛到多瑙河流域的广大领土,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在中东和欧洲建立了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
蒙古人通过扩张成为了欧亚大陆的主宰,也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包括花剌子模、阿拔斯王朝在内的多个国家在这一时期被蒙古人灭亡,很多城市被夷为平地。
凡事有利有弊,蒙古人的西征也加强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蒙古帝国极盛时期,从中国到欧洲的陆上通道都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大量的商人、传教士、使节和探险者往来于东西方。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正是通过蒙古人的西征传到欧洲的。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和建筑也在那个时候传入了中国。
蒙古扩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历史背景。
第一,为了对抗敌对势力,蒙古政权自诞生之初就在不断作战,长期的战争经历造就了战斗力空前强大的蒙古军队。
蒙古人原先生活在蒙古草原,先后臣服于辽朝和金朝。蒙古部落被成吉思汗统一后开始迅速崛起,金朝以及与金朝结盟的西夏就成了蒙古人的战争对手。

蒙古政权正是在战争中诞生和壮大的。他们在战斗中建立了高效严谨的指挥体系。善于骑马的蒙古人拥有高速机动的骑兵部队,对弓箭的熟练使用也使得蒙古军队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敌军面对蒙古军队,往往难以招架。
蒙古人还善于利用间谍和商人来获取敌军的情报,进而从内部分裂敌军。制造恐慌情绪也是蒙古军队的常用手段之一。成吉思汗会采用屠城的方式来迫使其他城市放弃抵抗。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也采取了这一策略。
第二,由于通往西方的贸易路线受阻,蒙古决定向西扩张以重新打通陆上“丝绸之路”。蒙古第一次西征的直接原因就是,成吉思汗向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派出的商人和使者被害,于是决定派出大军讨伐花剌子模。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成吉思汗想建立通往中亚地区以及西方的贸易路线。因为对于资源有限的游牧民族而言,贸易是至关重要的。长期的军事行动也需要贸易利润来支撑。
蒙古商人,还有西域的穆斯林商人都非常看重“丝绸之路”带来的巨额贸易利润。早在蒙古兴起以前,穆斯林商人就经常来往于蒙古草原与中亚地区,在游牧民与定居民之间进行商业贸易,以获取利润。
蒙古崛起之后,成吉思汗和这些穆斯林商人达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商人不仅向蒙古人提供情报和资金,有时候也会充当蒙古人的使者和谈判代表。
蒙古人的扩张波及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主要的扩张行动是三次西征、对南宋和朝鲜半岛的征服。
第一次西征,从1219年到1223年。成吉思汗率领远征军向西进发,灭掉了中亚的花剌子模,并在当地建立了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发动对花剌子模的战争是因为,原先蒙古派出的商队去花剌子模经商,但被当地的地方官杀害;后来成吉思汗派出使团前往花剌子模交涉,又被花剌子模君主下令杀害。于是成吉思汗决定暂缓与金朝的战争,亲自统率蒙古大军征伐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远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主要城池陆续被蒙古人攻占,君主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1221年,花剌子模灭亡,领土被纳入蒙古帝国疆域内。但蒙古人西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成吉思汗派他的将领继续向西进军,攻占了今乌克兰、伊朗和高加索的部分地区。
1223年,蒙古军队主力在中亚地区汇合,举行了一次觐见大典。当时有很多西方国家都派遣使者来与蒙古帝国交好,其中还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的使者。之后成吉思汗便停止了西进的步伐,率军回到了蒙古。
第二次西征,从1236年到1242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位时派遣主帅拔都(成吉思汗之孙)等人向西进军,将蒙古帝国的领土扩展到了东欧地区。
拔都先是入侵了基辅罗斯(领土范围大致相当于俄罗斯西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部分地区)。当时的基辅罗斯是由多个诸侯国组成的,拔都率军先后灭掉了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公国、诺夫哥罗德公国,还摧毁了莫斯科。接着蒙古人陆续扫清了基辅罗斯的抵抗力量。
在征服基辅罗斯后,蒙古人继续西进,向东欧的匈牙利和波兰等国进军。当时几乎一半的欧洲都惨遭蹂躏。这次军事行动不仅扩充了蒙古帝国的西部疆域,也震慑了西欧诸国,从而确保了蒙古帝国在基辅罗斯的领土安全。蒙古人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以拔都为首的金帐汗国。1241年,窝阔台的突然去世使蒙古大军停止了西进的步伐。
第三次西征,从1256年到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时派遣他的弟弟旭烈兀征战中东,占领了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和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旭烈兀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尔汗国。
这次西征的起因是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国不肯对蒙古称臣和朝贡。木剌夷国还曾组织刺客刺杀蒙哥,和蒙古结下了深仇大恨。1256年,旭烈兀率军进攻木剌夷,木剌夷最后投降。
在占领木剌夷后,旭烈兀率军向阿拔斯王朝(即伊拉克)进攻。蒙古大军分三路向阿拔斯的首都巴格达进军,在击败敌军后包围了巴格达,最后阿巴斯投降。接着旭烈兀继续向西进攻,进军叙利亚。当时统治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无力抵挡蒙古人的进攻,很快也投降了。
旭烈兀原本计划继续向埃及进军,但大汗蒙哥于1259年8月在合州(今重庆)逝世,旭烈兀决定班师回朝。继任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在争夺汗位的斗争中曾得到旭烈兀的支持,所以忽必烈授权旭烈兀统治第三次西征中被征服的地区,旭烈兀在当地建立了伊尔汗国。后来驻守叙利亚的蒙古军队被埃及军队击败,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正式结束。

除了三次西征外,蒙古在东亚先是联合南宋灭掉了金朝,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元朝,并且开始了与南宋之间漫长的宋元战争。1279年,蒙古人经过对南宋的多年征战,消灭了南宋。
在与南宋作战期间,蒙古也发动了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印度、缅甸等地的战争。除了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臣服蒙古人、成为元朝的附属国之外,蒙古在其他地区的扩张并没有取得稳固的成果。
蒙古人的扩张在各个被征服地区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蒙古人的影响下,中国和欧洲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中国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元朝;在蒙古人带来的科技和经济的影响下,欧洲开启了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