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世界的基本格局,与持续了300多年的殖民地解放密切相关。
文/全历史 李曳白
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殖民地解放运动持续开展。
殖民地解放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世界各国家、地区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民族解放的历史,前后持续长达300多年。主要包括北美和拉美的独立战争、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期亚非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和20世纪60-90年代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殖民地解放运动贯穿了世界近现代史,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线索之一。
那么,殖民地解放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摆脱英国等殖民国家的控制,争取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
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各国先后走上海外殖民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为首的殖民国家,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加紧进行海外殖民地争夺。被殖民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纷纷反抗外来压迫,争取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如英国在1882年入侵埃及后,推行残酷的殖民政策。英国驻埃及代表贝林,由于专横跋扈,被人们称为“东方的暴君”。他奴役下的埃及乡村农民生活困苦,住在仅有土墙,没有窗户,狗洞一样的房子里。
埃及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总统纳赛尔在做战争动员时说道,“我们绝不投降,我们将建设祖国,创造历史,创造未来。”
又如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在年幼时期见识到英国殖民者对百姓的欺压,决定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他说,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竟让一个远方的小岛(英国)捆住手足,任意支配,实在是荒谬绝伦的事情。

尼赫鲁(左)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右)
二、欧洲国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去了先进观念,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动力。
殖民者的入侵,客观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步,促使着旧社会的内部发生变化,逐渐接触和了解世界局势。
如中国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看到沿海官员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情况并无一点了解,就派人搜集在澳门出版的外国报刊,然后选派人员进行翻译,成为近代中国报业的第一人。
同时,殖民活动也为被殖民地区的经济军事发展提供了动力,如清政府学习西方,开展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的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的殖民地解放运动,主要经历了哪些时期?
一、美洲中心时期: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解放运动为主(17世纪-19世纪前期)
18世纪中叶以前,民族解放运动较为分散。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欧洲殖民国家加紧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展开搜刮,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们,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日趋激烈,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拉美地区。
如美国独立运动,起因是英王乔治三世对北美的经济剥削,他为缓解财政危机制定了《汤德森法案》,对北美的茶叶和玻璃开征新税,并双方的相互冲突中,射杀5个北美人,激起了北美人民的不满。
二、亚洲革命风暴时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当时的亚洲各国,大多都是农业社会,经济自给自足。各国运动的领袖,或是政府官员,或者是农民。
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将清廷视为“妖”,对于西方侵略者,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袖洪仁玕就说,不许外国人诽谤国法,意思是禁止列强干预中国内政和法律。
同时期爆发的起义,还有爪洼反对荷兰殖民者,阿富汗反对英国侵略,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他们持续时间长、波及地域广、影响力深远,因为都发生在亚洲,所以与太平天国运动一起,被合称为“亚洲革命风暴”。
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此期间得到了一定发展,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新的政治、经济因素促成下,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发生了变化,领导权从原来的农民和官员、贵族之手,转入到资产阶级手中。
如孙中山领导革命,华侨资产阶级,对革命贡献巨大。新加坡的爱国华侨林受之“毁家财数十万”赞助革命,子女只能佣工为生。檀香山华侨邓萌南,为了支持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卖掉了自己的农场和商店。据统计,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捐赠总额约800万港元。正如孙中山说,华侨是革命之母。

孙中山,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四、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后期-20世纪2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无暇顾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在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亚非拉各国相继成立共产党,领导的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地体系的瓦解。
如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1921建立。此后,工人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仅1922年-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就迎来了第一次高潮。一年时间内爆发的罢工多达100多次,参与罢工的工人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
五、反法西斯时期(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侵略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都以反法西斯侵略为主要内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面对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在寻求国际联盟帮助无果的条件下,为维护民族独立,毅然加持作战,他发表动员演说,“士兵们!商人们!老人、青年、男人和女人们,团结起来,为保卫我们的国家共同战斗!”

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
六、二战之后的团结合作(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二战后期,亚洲和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获独立。如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
新独立国家为抵制殖民主义,加强团结合作。在1955年召开万隆会议,会议初期,伊拉克代表法迪尔·贾马利发表反共言论,中国代表周恩来做了临时发言,提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获得了大会参与国的一致认可。
连当时对中国唱反调的菲律宾代表罗幕洛也说,“演说是出色的”,“充满了民主精神”。此后,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越发密切,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日渐增强。
七、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
60年代以来,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独立国家日渐增多。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取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同时,各国组成地区性、大洲性、国际性的国际组织,如七十七国集团、不结盟运动、非洲国家统一组织等,在维护自身独立自主前提下,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现场
198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会议在印度召开,被称为“南南合作”,1984年,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已达170个。1990年,纳米比亚共和国取得独立,成为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殖民时代随之终结。
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地解放运动,对后来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中国和非洲等众多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国各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摆脱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控制,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如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曾经到访中国的法国哲学家萨特,在《我的新中国观感》中说到,“只要看一看你们如此欢乐的青年和儿童,就会理会出这个国家一定不会灭亡。”和萨特同来的西蒙·波娃也说,“在这些脸庞上,你看不到奴性,在他们眼里,你也看不到空洞的注视,你看到的是情感。”

到访中国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波娃
非洲国家也走上独立,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个非洲国家联合提案,站在同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边,最终帮助中国重获合法席位,显示了摆脱殖民主义新生国家的力量。基辛格评价说,“在我们的提案还来不及交付表决前,中国几乎已经被纳入联合国了。”
二、不结盟运动等反对霸权的国际组织,成为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保障。
各殖民地反侵略反霸权的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如埃及共和国成立之初,世界处在美苏冷战状态,埃及总统纳赛尔就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南斯拉夫联邦总统铁托,在1956年举行会晤,开展不结盟运动,抵制美苏霸权,会议主题,就是反对新老殖民主义。
又如在1971年成立的24国集团,旨在协调各国在国际货币改革中的立场、增进团结,成员国都是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摆脱殖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诸如此类地区性、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但促进了各国间的和平友好发展,也成为国际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对国际秩序的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