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奇袭罗马,斩杀罗马执政官以少胜多,堪称奇迹,就发生在布匿战争中。
文/全历史张君恪
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共和国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霸权曾爆发过三次战争。因为当时的罗马人把迦太基称为“布匿库斯”,所以后世将这三次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结束后,迦太基共和国被罗马灭亡。曾经和古希腊争霸、贸易和殖民据点遍及地中海地区的迦太基文明,也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其领土成为了罗马共和国的行省阿非利加。
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扫清了称霸地中海的最后障碍。征服迦太基之后,罗马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罗马帝国成立时,其疆域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公元117年,帝国领土进一步扩张,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都在帝国的统治范围内,地中海几乎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罗马原先主要在陆上扩张,第一次布匿战争过后,罗马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交战双方在战争中所出现的陆战和海战的杰出战术,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海军采取接舷战打败了迦太基的优势海军。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因为罗马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不得不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然后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罗马腹地。虽然路途遥远,行军途中损失了大量兵力,但他还是成功以劣势兵力围歼了优势之敌;这些都是战术史上的杰作,对后来欧洲陆战和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匿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布匿战争爆发前,罗马共和国通过不断地对外扩张,已经从一个小城邦演变成了一个控制了意大利半岛绝大部分领土的地中海霸主。
而地中海的另一个霸主迦太基也在不断扩张。迦太基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世界重要的商业城市。迦太基共和国的商业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南部、撒丁岛、科西嘉岛,还有靠近罗马共和国的西西里岛。

罗马曾和迦太基联手对抗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城邦。在希腊城邦衰落后,迦太基成为了罗马海外扩张的劲敌。公元前306年,迦太基一改之前对罗马的友好态度,禁止罗马船只停留在迦太基港口。为了扫清称霸的障碍,罗马决定对迦太基开战。
第二,罗马对迦太基开战不仅是扩张的需要,也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罗马国内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本土的奴隶资源也接近枯竭,罗马需要更多的奴隶来维持奴隶制经济的运转。罗马的统治者们打算用战争来解决奴隶来源的问题。
因为罗马农民经常被征召服兵役,参与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导致收入减少。农民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贵族。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罗马的统治者们认为发动对外战争能够获得新的领土缓解土地压力。此外,当时希腊城邦已经没落,地中海地区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威胁,罗马发动对迦太基的战争没有后顾之忧。
罗马与迦太基三次布匿战争的大致过程如下。
第一次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41年。在这次战争中,罗马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最强国,但两国都元气大伤。
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在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打响的。墨西拿是岛上一座靠近罗马的城市,意大利的一群雇佣兵在占领墨西拿之后,开始骚扰岛上的另一处城邦叙拉古。
公元前264年,叙拉古对墨西拿展开了进攻。墨西拿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救。正在附近巡逻的迦太基海军得到消息后,立即登陆与叙拉古作战。罗马人担心迦太基人从此控制整个西西里岛,决定出兵干涉。
罗马刚开始在西西里岛的陆战进展并不顺利,没能将迦太基人驱逐出西西里岛。公元前249年,迦太基的远征军还占领了西西里岛大部分领土。罗马派兵渡海前往北非入侵迦太基领土,结果被迦太基的骑兵赶下了海,四万军队仅两千人生还。
在海战中,原先并不占优势的罗马舰队发明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接舷吊桥,用来武装自己的战船。罗马的海军士兵在交战时钩住敌船,使罗马军队短兵相接的陆战长处可以在海战中得到发挥。
公元前260年的米列海战中,罗马舰队利用这种新吊桥赢得了胜利。公元前256年,罗马海军又在埃克诺穆斯海角大胜。公元前241年,罗马海军以新建的两百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于埃加迪群岛附近。迦太基被迫求和,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第二次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18年到公元前202年。在这次战争中,迦太基的杰出统帅汉尼拔兵行险招,几乎要灭亡罗马,但最终功败垂成。战后迦太基彻底没落,罗马成为地中海唯一强权。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令军队从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出发,沿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行军,穿越了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到达意大利半岛的波河谷地。
汉尼拔在入侵罗马本土的过程中,与罗马军队的几次会战接连告捷。迦太基军队越来越逼近罗马城。公元前216年,在罗马城的粮食储备基地——坎尼,汉尼拔以少胜多大败罗马军队。罗马的执政官和军队统帅都在这次会战中战死。
坎尼会战后,汉尼拔并没有立刻进攻罗马城,而是转向意大利半岛南部,打击罗马的盟友,破坏罗马在那里的统治根基。罗马趁此机会重整军备,同时采取不正面交锋的拖延迂回战术以消耗迦太基远征军的力量。
从公元前212年起,罗马人开始掌握主动权,陆续收回了失地。公元前209年,罗马军队攻占了汉尼拔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远征基地。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反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两年后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第二次布匿战争告终。

第三次布匿战争,从公元前149年到公元前146年。罗马在这次战争中以绝对优势灭亡了迦太基。
罗马人在见到迦太基城从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迅速恢复时,感到非常震惊。罗马的统治者们意识到如果不制裁迦太基,那么迦太基很可能会再次成为罗马的威胁。
公元前149年,罗马对迦太基宣战。虽然迦太基商业繁荣,但是经过两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弱小。罗马的舰队掌握着地中海的制海权,所以迦太基起初表示会答应罗马的一切要求。
罗马虽然派出使者前往迦太基商讨和谈事宜,但军队还是按照原计划前往迦太基。罗马先是要求迦太基人交出他们的船只和武器,交付给罗马数额巨大的大米;然后还要迦太基的贵族家庭的三百名小孩交给罗马做人质。
迦太基人一一照办之后,罗马还要求焚毁迦太基城。迦太基人逼不得已奋起抵抗,利用城市公共建筑的金属和木材打造武器,重新组建军队作战。在罗马军队的包围下,迦太基人坚守孤城达三年之久。他们击退了罗马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公元前147年,罗马军队利用云梯登城成功。但迦太基人仍与罗马展开巷战。罗马人在城内寸步难行。无计可施之后,罗马军队放火烧城。许多迦太基人被活活烧死。最后,迦太基50万人口只剩下5.5万人,他们才向罗马军队投降。古老繁华的迦太基城成为了一片废墟,罗马吞并了迦太基剩余的领土,设立了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人对外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他们接着又征服了希腊和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并在之后的五百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