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
文/全历史 李曳白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开始施行改革。彼得一世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任沙皇,他执政期间进行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大国的行列,为俄罗斯在近代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彼得一世也因为其主导的改革措施,被认为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被尊称为“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改革,是在哪些原因和条件下促成的?
一、沙皇阿列克谢的经济、法律改革,为彼得一世改革起到了铺垫作用。
17世纪末18世纪初期,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彼得大帝的父亲沙皇阿列克谢在位时期,已经着手于改革事业。
由于长期存在的财政困难,阿列克谢曾尝试采取降低铸币成色的措施,但引发了通货膨胀和1662年针对经济官员和沙皇的“铜币暴动”。
为了平息规模较大的拉辛起义,他在镇压起义的同时,也认真采取措施改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用以平息民愤,并且在1649年出台了法典,完成了俄国法律的第一次系统化工作。
此外,阿列克谢还推动教会改革,挫败了东正教凌驾于王权至上的企图,为君主权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阿列克谢的改革举措,虽不如彼得一世的改革全面而有成效,却为彼得一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俄国和瑞典的大北方战争,成为推动改革的直接动力。
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动,主要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1721年)进行。
大北方战争是俄罗斯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瑞典王国展开的争霸战争。为了取得战争胜利,俄国开始致力于建立强大的海陆军队,因此走上军事改革之路。
此后,为了增强军力,俄国的许多改革措施,都是围绕军事展开,并逐渐深入到其他各个领域。马克思评价说,彼得一世的全部事业,都是政府波罗的海沿岸为转移的。可见,大北方战争就是推动俄国改革的最直接动力。
三、彼得一世亲赴欧洲学习,并除掉教保守革势力。
彼得一世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杰出的皇帝,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他的不懈努力。改革前,彼得一世随同俄国使团去西欧考察。
考察期间,他广泛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西欧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在荷兰和英国,他还以学徒工的身份学习早床技术,在奥地利学习造炮技术。欧洲之行为他在俄国推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此外,彼得一世的改革态度坚决,手段严酷,俄国东正教会修士阿弗拉阿米,曾以文学形式批评改革措施,要彼得一世注意自己“不符合神意”的行为,结果遭到流放。皇后也因持有反对态度,被彼得一世废掉,皇太子因反对改革叛逃国外,最后被召回国内,判处死刑。
那么,彼得一世的改革举措是怎样的?
一、实行征兵制度,建立正规新军。
彼得一世建立了正规的海陆两军。1700年,俄国开始实行征兵制,按照规定,每25户征召士兵1人,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一共征兵53次,保证了俄国军队的人员补给。
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创办军事学校,取消了贵族的军事特权。发展军事工业方面,彼得一世注重火炮生产,他甚至命人取下教堂的铜钟,铸造火炮。到了1725年,俄国已经形成了步、骑、炮、工兵四个兵种的陆军,共计22万人,海军拥有战舰48艘,28000人。
二、推行重商主义,兴办近代工业。
彼得一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开办了各类手工工场,发展出口商品生产,鼓励对外贸易,积累资金。
为了鼓励私人工厂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政府给予了工厂各种优惠条件,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并为本国的工厂主提供贷款、劳动力等资源,免除其兵役和人头税。
同时,为了扩充财源,彼得一世征收高额的人头税,如1718年的法令就规定,除了贵族和僧侣,凡是男性公民,一律征收人头税。仅仅五六年之后,国库收入就增长了近4倍。
三、打压贵族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彼得一世加强了中央权力,取消了贵族杜马,设立了九人元老院。元老院之下,又设立了外交、海军、陆军、财政等九个部门,作为专职机构,取代了职能混乱的衙门制度。
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将全国划分为8个省,后来又划分为50个省,设立了省长,直接归元老院管理。
同时,为限制教会权力,彼得一世还建立宗教院管理教务,将教会变成了国家统治机构。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国家职能的作用,罢免了不称职的旧贵族,打破了贵族官僚世袭制度。
四、兴办新式学校,倡导文化发展。
彼得一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人才,创办各种专科学校,如算数、造船、造炮、矿业和医护工程技术学校。1715年,在彼得堡创建了海军学院,1724年,筹建科学院。此外,还向西欧各国派遣留学生,并聘请国外专家来俄国讲学。
1703年,俄国创办了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彼得一世亲任主编。彼得一世还提倡著书立说,进行历法改革,简化俄文字母,俄国第一个剧院和博物馆,也在此时创办,他还把许多西欧近代科学著作,翻译介绍到俄国。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增强了俄国国力,使其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家实力,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经过改革,俄国在经济上摆脱了对西欧的依赖。同时,取得了大北方战争的最后胜利,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沿岸大片领土,打开了通往欧洲的海上之路,从内陆国家,变成为了濒临海洋的大国。
彼得一世的改革,因为成效巨大,赢得了高度好评,当时的德意志杂志《欧洲报道》就对其大为赞誉。1716年法国出版的《皇家年鉴》中,首次把俄国列入欧洲强国名单。俄国诗人普希金也说,在彼得一世的改革下,“俄国腾空而起”。
其次,改革加重了俄国农民负担,造成国内起义不断。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沙皇权力得到扩大,它对贵族和教会拥有压倒性的力量,这为后来的历任沙皇所继承。1730年,女皇安娜走上了曾被东正教教规禁止靠近的教堂祭坛。1742年,伊丽莎白女皇不再像以往那样,接受最高神职人员授予皇冠和紫袍,而是自己亲自收授。女皇叶卡捷琳娜则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对外扩张政策,战胜土耳其和瑞典,三次瓜分波兰,成为唯一获得大帝称号的女沙皇。
此外,沙皇权力的扩张,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如安娜女皇就把大量国有土地授予贵族,土地上的国有农民,也随之沦为贵族的农奴。女沙皇伊丽莎白也颁布法律,规定农奴是贵族的财产。
沉重的压迫让农民走上反抗之路,彼得改革期间,俄国就先后掀起阿斯特拉罕起义、顿河逃亡农奴起义等大规模起义活动,此后爆发的普加乔夫起义,参与者多达10万人,主要的力量就是来自俄国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