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指出最早的“中国”在哪里,它告诉我们为何是“龙的传人”。
文/全历史 范范之辈
1959年,中国考古队第一次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代中晚期(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的都城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时间。
除了这一地方之外,考古队还在豫西等地发现了具有二里头遗址特征的上百处遗址。于是,学界将这一类型的文化并称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遗址就像安阳殷墟的商文化遗址一样,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它让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参考价值。
那么中国青铜时代的代表二里头文化是如何诞生的呢?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的记载,从夏禹开始,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从此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而夏朝也首次完成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因为在禹之前还是原始部落的推举禅让时代。无论是神话历史系统里的“三皇五帝”(一说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还是以“大禹治水”而闻名的夏禹,都是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首脑“公举”“让贤”的写照。
所以启世袭禹的帝位,是一个划时代的举动,更是私有制不断深化的结果。
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号,其中以夏后氏为首,所以建立夏朝之后就以“夏”为国号。后人也就常以“华夏”自称,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夏朝核心领土范围便是二里头遗址所在的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简单来说,就是“最早的中国”在河洛一带。

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初现、宗教祭祀中心等文明要素都标志着夏朝以后一个文明时代的到来。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顺利继承了帝位。可太康却是个不务正业、不理政事的主儿。于是,周围的蛮夷部落趁机来犯,其中东夷族有一位善于骑射的首领羿,也就是传说中后羿射日的主人公。
聪明的后羿将东夷人迁移到了夏朝统治的属地,并和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后羿逐渐在当地树立起了威望,得到夏民的拥护。终于,后羿夺得夏朝的政权。
不过,后羿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的弟弟中康扶上王位,自己把持朝政。
于是遭到了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掌管天象活动的和氏和羲氏公开反对。所以后羿以他们废时乱日为名,率兵讨伐,并作了战前誓师动员,也就是《尚书》中的《胤征》篇。
结果,后羿大获全胜,并独承王位。但是爱好狩猎的后羿同样荒废国事,更要命的是他偏信佞臣,还收养了一个白眼狼寒浞。
一次,趁着后羿外出射猎的机会,寒浞设计杀掉了后羿及其家人,霸其权、夺其妻。
这时,夏朝的正统后裔,也就是中康的孙子少康有幸在母亲的肚子里,从墙洞逃走,躲过一劫。
少康长大之后,投奔有虞氏,也就是舜之后裔,还成为了一名厨子,叫“庖正”。有虞氏对少康不薄,不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二姚嫁给少康,还赐他田地、百姓。
少康就是在这些基础上,逐渐壮大,最终打败那个谋权篡位的寒浞,夺回夏朝政权。
夏朝也由此复国,后世称这段历史为“少康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这段时间正是华夏族平定中原各个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过程。之后,少康的儿子杼继续讨伐东夷,夏朝的版图也在他的统治下扩张到了黄海之滨,成为夏朝最昌盛的时期。
三、暴桀亡国成为后世暴君亡国的最早范本和教训。
夏朝发展到了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又非常迷信鬼神。这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乱,夏朝国势开始衰落,逐渐走向崩溃。历史上称为“孔甲乱政”。
终于,到了夏桀继位。文献记载夏桀非常贪色好武,他每当击败某个部落后,就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做妃子。其中就有末喜氏的妃子妺喜。其实她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把她夺走。于是,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成为辅助商汤打败夏桀的重要人物。
屡次征伐的夏桀终于惹了众怒,尤其是活动于今天河南东部的商部落受到夏桀的侵扰,甚至首领汤被囚禁在钧台。
为了一雪前耻,被释放后的商汤终于在公元前1600年,率领各个方国部落讨伐夏桀。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终于在鸣条展开了大战,结果夏桀败北。
鸣条之战颠覆了夏室。同时,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于亳称“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在传了13世、17王之后,历时472年于公元前1600年灭亡。
那么,见证着夏朝文明的二里头文化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它是“龙传人”的见证。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学者普遍认为它的出土,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二、它是国家初现的模样和青铜时代的开端。
二里头遗址作为国家初诞生时期夏朝的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将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向前推了300多年。
其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物,就像青铜爵这样的礼器就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象征着凝聚力的“爵”与象征着打击力的“钺”等青铜礼器和兵器的大量出现,不仅在当时国家权力运作中处于重要地位,更直接加速着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王朝的迅速崛起,并实现对外的文化扩张。
所以,二里头文化代表了夏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