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与孩子他爸的斗争丨舒伯特《魔王》
阅读Tips:生病的孩子与父亲在黑夜中骑马飞驰,而从中作梗的魔王最终有没有掳走孩子的性命呢?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作曲。”

——舒伯特

魔王.mp3
00:16 04:43

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早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中,创作了一千多首作品,其中有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十八部歌剧,十部交响曲,十九首弦乐四重奏,二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数量众多的其他类型作品 。

1815年是舒伯特的创作高峰,十八岁的他就创作了144首艺术歌曲,还写了一部交响曲和两部弥撒。在他一生创作的600余首艺术歌曲中,这些几乎占据了三成。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魔王》就是在181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诞生的杰出作品之一,也是一首享誉世界的艺术歌曲,由德语进行演唱,后来也被改编为多种版本。

艺术歌曲是一种古典声乐体裁,是一种根据诗歌创作的为独唱和钢琴伴奏而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灵感的歌曲。

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很早就有用伟大的诗歌创作成歌曲的作品。然而19世纪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激励着浪漫主义作曲家为诗歌谱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

当然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伟大时代,从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济慈、拜伦和雪莱,到法国的雨果,再到德国的歌德和海涅。从他们的笔下倾泻出数千首颂诗、十四行诗、叙事诗和传奇,其中很多很快就被年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谱成歌曲。于是,这些音乐家便使一种叫作艺术歌曲的体裁流行起来。

舒伯特在这一体裁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数量上有600多首,他特有的天才是能够抓住歌词的精神和细节并使之形成音乐那种极为微妙的情感的图画,其中的人声,在钢琴伴秦的帮助下,表现了诗歌中的每个细节。

舒伯特说:“当你拥有一首好诗,音乐便容易产生,旋律就在笔下奔涌因此作曲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魔王》的歌词是正是舒伯特根据歌德所作的一首诗歌改编而来的,原诗创作于1781年,当歌德在图林根地区旅行时,住在一家乡村旅馆里,听到了人们茶余饭后时讲到的一个前几天发生在村里的事情。

在一个名叫库尼兹的小村庄里,一位村民因为儿子突然发病,在夜里骑马带着孩子到城里找医生。而在回来的路上,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最终还是死在了父亲的怀里……

图林根地区图片

歌德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脑中立刻联想到在德国民间传说里,小精灵国度的魔王引诱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传说无论是谁与魔王接触,都将死去。这个故事典型地代表了浪漫主义对超自然的、死亡的主题的迷恋。

由于歌德的这首叙事诗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丰富的创作空间,所以许多作曲家都曾为它谱写过曲子,仅有据可查的版本就有七个,而且也不乏大师名家的手笔。

但舒伯特谱写的版本完全不同于他人,他创造了一种在歌曲里前所未有的戏剧性抒情方式,把其他几个音乐家所作的谱曲都映得黯然无光,即使贝多芬创作的版本也没能比得过舒伯特。

事实上,舒伯特算是歌德的“狂粉”,在他短短不足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共为歌德所作的诗写过五十九首歌曲,并不止一次给歌德写信,在信中附上自己的乐谱,希望得到歌德的建议。

可惜这些信件都石沉大海,毫无消息。在舒伯特最后一次给歌德写信时,舒伯特的境况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他在贫病交加中挣扎了很多年,已经没有任何指望。

他原本希望能够在歌德这位文学巨匠兼宫廷权贵的帮助下,使自己的歌曲能够得到认可;结果歌德最终却令他大失所望,歌德或许就是“小聋瞎”本人?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画像

有人说,舒伯特高估了歌德的音乐品位,歌德虽然自己会弹钢琴,也写过音乐剧的脚本,但音乐鉴赏力其实并不算上乘,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庸并且刻板,连贝多芬的作品都无法欣赏。

当时,门德尔松住在歌德家,一边弹钢琴一边为老人讲解贝多芬的音乐。可歌德听了之后,居然说,“这样的音乐简直要把屋顶掀翻,写出这样音乐的人大概是个疯子吧?!”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所以,当舒伯特带着满腔热血将自己为《魔王》新作的乐谱寄给歌德时,被后者以蔑视的目光看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后人猜测,起初歌德不喜欢这首作品,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歌德想象中,这首叙事诗应该用反复歌咏的方式,用民谣的感觉进行演唱;而年轻的舒伯特采用的却是摄人心魄的戏剧性表现手法,用叙事曲的方式来完成——这完全违背了他的心理预期。

伟大的作品都要经历岁月洗礼后,方能隽永。1821年,当时已经耄耋之年的歌德在听著名歌唱家佛格尔演唱这首歌之后才大受感动,然而这位极具才华的年轻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值得欣慰的是:这首曲子流传了下来,被世代传唱,直到今天。我们在此为大家奉上《魔王》的演唱视频与歌词,希望大家能重温曲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与情感的张力:

2016年留声机唱片公司古典乐颁奖典礼,曲目:《魔王》,演唱者:Benjamin Appl,钢琴:James Baillieu

舒伯特生前,《魔王》成了他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也是给他带来收入的少数几部作品之一诗歌一开始便描绘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景,“是谁在夜半风中,骑马飞奔?位父亲紧抱着他发烧的儿子,骑马奔向一个客栈,以便抢救孩子的生命。

舒伯特既抓住了这种场景中普遍的恐怖感,又突出了马蹄飞奔的细节;他创造了一种钢琴伴奏的音型,以钢琴家所能达到的飞快速度,无情地在钢琴上敲击着。

死亡的幽灵—一魔王,轻声地向孩子打招呼。他唱着诱惑性的甜蜜曲调,旋律温柔而欢快,还有流行小调中的轻快的伴奏。

受了惊吓的孩子向父亲呼救,他唱着一种不安的旋律线条,最后是紧张的半音上行。这个呼救在歌曲中多次出现,每一次都出现一个更高的音高上,而且音乐也更不协和。音乐以这种方法表现了男孩不断增长的恐惧。父亲则以稳定、沉着和不断重复的低音旋律,试图安慰他的孩子。魔王起初用甜美的曲调进行诱惑,但是随后便用不协和音调进行威胁,引诱变成了劫持。

这种以旋律与和声材料总在变化为特点的音乐作品,称为通谱体。因此,我们称舒伯特的《魔王》为一首通谱体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更经常采用的是分节歌的形式,在这里歌词的每段或每节诗都保持着一种单独的有诗意的情绪。大部分民歌和当代的流行歌曲都是用分节歌的形式来创作的,每一节经常由一段诗歌与叠歌组成。

在这首艺术歌曲中,舒伯特采用歌词的变化的表情元素,如马蹄的奔跑、父亲稳定自信的音调、魔王甜言蜜语的引诱、孩子的越来越剧烈的叫喊,为每一种元素提供了有特点的音乐。音符和诗词在舒伯特这样的大师手下,完美的相互结合才成就了这样伟大的艺术歌曲。

魔王情节画作

在此附上歌词的中文译文:

“这时是谁在黑夜和风中奔驰?

是那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

他把孩子抱在他的怀里,

把他搂紧,给他保持暖气。

我儿,你为何藏起你的脸?

爸爸,你,没瞧见那个魔王?

那魔王戴着冠冕,拖着斗篷的裙摆;

我的孩子,那是一团烟雾。

‘来,跟我去,可爱的孩子!

我要和你一同做有趣的游戏;

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花儿开放。

我的妈妈有许多金线织成的衣裳。’

爸爸,爸爸,你没有听见

魔王轻声地对我许下诺言?

不要出声,孩子,你要安静!

那是风吹动枯叶的声音。

‘伶俐的孩子,你可想跟我同行?

我的女儿们会待你十分殷勤;

我的女儿们夜夜跳着园舞,

跳着、唱着、摇着你使你睡熟。’

爸爸,爸爸,你没瞧见那厢

魔王的女儿们站在阴暗的地方?

我儿,我儿,我看得清楚;

那是几棵灰色的老杨树。

‘我爱你,你喜欢你的容貌。

你要是不肯,我就要动用武力。’

爸爸,爸爸,他现在抓我来了!

魔王抓得我疼痛难熬!

父亲心惊胆战,迅速策马奔驰,

他把呻吟的孩子紧抱在怀里,

好不容易赶到了家里,

怀里的孩子已经断气。”

阅读数 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