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遥知马力,作为人类的老伙伴,马帮了人类的大忙。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2009年3月6日,英国一考古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声称他们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发现了人类最早驯化马的证据,大约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这一发现将人类驯化马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大约1000年。
马的驯化深深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马对人类的贡献极大,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肉、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作战的能力。同时随着骑马民族的扩张活动,也客观地导致了人类的迁徙、种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古老社会的崩溃。例如,匈人入侵欧洲造成日耳曼人大迁徙以及蒙古帝国的扩张,都是建立在马被驯化的基础上的。

马的驯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队流动作战的能力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驯化马呢?
人类驯化马是在史前时代完成的,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是一些猜测。
首先,马不属于凶猛的食肉动物,它对人类的威胁没有老虎、狮子、狼等野兽大,它的性情相对温和。
其次,马本身可以作为食物,马肉、马奶都是不错的食品,而马本身只需要吃草即可,饲养起来比较容易。
最后,马拥有超过人类的力量和奔跑速度,可以用来骑乘或驮物品,还可以拖拽一些重物,弥补人类力量和速度的不足。

“路遥知马力”
人类驯化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家马的祖先是始马。始马生活在距今58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从始马进化成家马,中间经历了中马、原马、上新马、真马等几个阶段。真马又进化出了普氏野马、森林马、冻原马和鞑靼马。现在学界一般认为,家马由鞑靼野马进化而来。历经千万年的进化,马的身躯逐渐增大,体高增高,趾进化成了蹄,变得利于奔跑;牙齿由低冠的阜头结构进化为高冠多皱结构,利于采食干草……不过从鞑靼野马到家马还需要一个驯化的过程。
驯化马的过程开始于史前时期。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早的证据就是前文提到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波泰遗址。考古工作者们在那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马场,里面有大量的马骨(几十万件)、马牙和马粪,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3000年,属于铜石并用时代,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是古印欧人。
在波泰遗址附近的北哈萨克草原及丘陵地带也有同时期、同类型的遗址。研究者在遗址中发现了盛装过马奶的陶器,但却没有发现因长期负重而引起脊椎、掌骨等骨骼部位变形的马骨,加上挤野马的奶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能够得出结论,遗址中的马多数属于野马,只有少数属于家马。也就是说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古印欧人并没有把驯化的马用来运输重物或骑乘,只用来吃肉和挤奶了,和后来的游牧社会存在较大差别。

考古工作者在波泰遗址发现的马骨
马的驯化出现后经历了一个扩散阶段,是从一个点向四周扩散还是由多个点在不同时间扩散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因为马的活动范围较大,野性十足,家马也经常和野马杂交,所以从基因学的角度找不到确切证据。而考古证据的缺乏也是马的驯化过程不明晰的原因,例如:马是何时用于农业生产的?马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马从什么时候用于军事战争的?
铜石并用时代,古印欧人驯化马只是为了得到马肉和马奶。
到青铜时代时,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把马当成了交通和战争的工具,于是马有了新用途,这时出现了马政与贩马贸易。公元前2000—公元前1600年间,少数游战族群掌握了驾驭马匹的技术,马车开始传播开来,民族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马车的用途十分广泛,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的历史几乎和各个国家的历史一样长,直到20世纪才逐渐被取代。
公元前1650年左右,喜克索斯人驾驶辐条式马战车入侵埃及,这是将马车用于战争的第一次明确的历史记载,马战车出现。我国最晚在商朝时已出现马战车,当时掌握马战车的是商朝的王族,应用并不广泛,到了春秋时期,马战车才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有了“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的说法。

埃及人从喜克索斯人那里学会了战车技术
公元前4世纪西方出现了骑兵,亚历山大出征波斯时就有骑兵。与此差不多的时候(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射,骑兵出现。
而马用于耕田一直都不是很普遍,因为古代主要是牛耕,和马车的运输作用相比,马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相对较小。
如今,马已经被先进的运输工具所取代,作为人类的老奴仆,马终于可以卸下身上的重负了。对于人和马来说,这都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