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夹缝中的一线生机
保住汉族政权与文化的关键性战役。

文/全历史 菲菲倚尘轻

公元383年,北方政权前秦攻打南方政权东晋,在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打了场决定性的战役,东晋军队逆转获胜,史称“淝水之战”。

东晋王朝在获取胜利后,粉碎了前秦苻坚统一天下的计划,保住了汉族在江南的政权,使得东晋政权获得稳定,江南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得到发展。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淝水之战的时间地图

此外,东晋在淝水之战的胜利,成功保住了汉族文化,为汉文化获取一定的发展空间。直到隋唐之际,汉文化仍然属于中原的主流文化。

这场战役的成功,在中国战争史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东晋的八万军战胜前秦八十万大军,成为后世战术参考的表率。战争的精彩故事,也延伸出许多成语,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为中华语言文化增添不少色彩。

淝水之战形势图

为什么淝水之战会爆发呢?

当时,中国进入了大分裂时期,南方有东晋政权,北方则相继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等十六个政权,让北方在这个时期有了五胡十六国的统称。

在北方混战期间,前秦逐渐崛起,国君苻坚有意统一天下,先是攻打了东晋,将益州(今四川成都)与梁州(今陕西汉中)据为己有,并相继灭燕、前仇池与前凉,统一了北方。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苻坚的时间地图

面对前秦的威胁,晋孝武帝司马曜也不甘示弱,多方部署,并且派遣名相谢安、名将谢玄主持战局,战争就在秦晋交接处的江淮地带一触即发,于是有了这场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两兵尚未交战之前,东晋派遣将帅捍卫四方,由谢安负责长江下游的扬州、徐州、青州等地,谢安的侄子谢玄戍守长江以北,与谢安共同捍卫淮南,五兵尚书王蕴驻守徐州统筹江南军事,桓冲则戍守荆州一带地区。此外,另有朝廷招募的“北府军”,成为中央新兴的精锐部队。

谢玄像

两兵交战之后,可分为几个阶段的战役。

第一阶段,秦晋双方交战于襄阳,东晋惨败,前秦军继续深入东晋领地。

前秦派遣苻丕率领军队首先进攻襄阳。进攻采取三面包抄的方式,石越军队从鲁阳关进攻,慕容垂姚苌军队则从南乡方向进攻,还有苟池与毛当军队从武当出兵,同时将襄阳攻陷,投入的兵力共计17万。东晋的梁州刺史朱序在交战之余,太过大意,以为前秦军无法渡过沔水,因此被石越、苻丕相继攻克。最后由慕容垂攻下南阳,苻丕攻下襄阳。

a晋书作者:房玄龄此篇内容在:列传.第四十九章

第二阶段,秦晋双方交战于淮南,东晋成功抵挡前秦的攻势,战况出现转机。

当时,前秦的兖州刺史彭超建议起兵淮南,与侵略襄阳的苻丕两边夹击,获得苻坚的同意,于是由彭超负责统筹淮南战事,直取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并派遣军队攻打淮阴(今江苏淮阴)、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在建安驻守的谢安,及时调度北府兵,命谢玄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假意先发制人,攻打彭超部下辎重,彭超中计还军,于是彭城成功保住。后来,谢玄乘胜追击,在君川(今江苏盱眙县北部)大破秦军,史称“君川大捷”,随后,参军刘牢之、督护诸葛侃、单父令李都陆续破前秦水军,歼灭前秦十万大军,淮南之战大获全胜。谢安因功被封为建昌县公,谢玄则被封为东兴县侯。

谢安像

第三阶段,秦晋双方决战于淝水,东晋以弱制强,获得最终的胜利。

淮南之战结束后,前秦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抵达项城(今河南省东南部),并且由苻融、梁成分派两路,到达颍口(今安徽寿县西南)与洛涧(今安徽怀远以南之洛水)。东晋则由谢玄作为主力,首先与前秦军对战于洛涧,击败了前秦军队五万人,获得大量物资。之后,苻坚率领部分军队,前往淝水,阻止谢玄军队渡河。

  • 383
    淝水之战概况
    淝水
    时间:公元383年8月。 地点:淝水河畔。 双方统帅和兵力: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前秦军主力。 结果:东晋获胜。前秦战败后苻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

谢玄目睹前秦大军,丝毫没有慌乱,反而引诱苻坚将军队后撤,承诺待东晋军队渡河之后,两方再行正面交战。对战事胸有成竹的苻坚,答应了谢玄的提议,正当前秦军后撤之际,谢玄突然指挥军队迅速渡河突袭,前秦的前军马上被打得措手不及,此外,谢玄也安排了朱序的军队在后头夹击,导致前秦军队大乱。苻融试着进入乱军,安抚军队,却不幸坠马,遭到砍杀,苻坚虽退避在侧,却也不幸中箭,落荒而逃。

淝水之战战后形势图

于是,原本处于劣势的东晋军,自此大获全胜,还获得许多前秦的牛马与物资,班师回朝。

战役结束之后,谢安一改平常“临危不乱”的神态,欣喜若狂,差点把脚上的木屐撞断。而谢玄自此成为东晋的第一功臣,并自驻守的广陵北上,陆续收复失地。在招降前秦的苻朗与苻丕之后,谢玄陆续夺回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获得朝廷加封,是为康乐县公。到了后来,黄河以南的土地全部被东晋收在手里,东晋自此坐拥中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aa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此篇内容在:雅量

在淝水之战败退的前秦苻坚,独自逃亡到淮北,与慕容垂重新会合,返回长安,自此前秦元气大伤。后来,借着前秦的衰败,鲜卑族与羌族兴起动乱,进而复国,于是北方再度陷入混战阶段,直到北魏的崛起,终归统一。

淝水之战是极富传奇色彩的战争,东晋仅靠八万军力便能赢得八十万大军,并且成就了谢安与谢玄的历史地位,捍卫了汉族王室,可谓是相当精彩的一次战役。只是,在淝水之战结束之后,东晋朝臣忌惮谢安家族的势力,对谢安多有猜忌,谢安只好以退为进,放弃了手上的权力,不久逝世。

三年后,谢玄亦在会稽任上英年早逝,谢门自此家道中落。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