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北宋盛世的终结
繁花似锦的盛世被突如其来的战乱捅破。

起因和开战缘由

北宋历代皇帝一直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趁着辽国末年衰败之际,宋开始实现自己的夙愿。1120年,宋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由金攻辽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将本来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辽的其余国土亦归金。后来金兵攻破辽中京,而宋朝二十万大军大败,金灭辽之役严重暴露宋军战斗力虚弱,让金人轻视宋朝。宋朝要求金人交回燕云十六州,但金人指出宋人没有执行攻打燕京的条件,结果让宋用更多的钱财赎回七州空城。

1123年5月,宋徽宗策反已降金的辽将张觉率平州、营州、滦州等地投降宋朝;后来张觉败逃,投奔辽降将燕京留守郭药师,宋军没有救援,半年后宋徽宗策反张觉的书信被金人发现,金以此为由迫使宋朝杀张觉,郭药师及燕云十六州的汉儿也因此寒心。招降张觉也给了金军大举灭宋以借口。

金军战略

1125年8月,辽天祚帝被金军俘获,辽朝流亡朝廷被消灭。宋徽宗招降辽天祚帝的企图也被发现,给了金朝指责宋人背盟、招降纳叛的口实,这导致了宋金的最后开战。

在战略上,金军兵分两路,对开封发动钳形攻势:由于宋军战力最强者是郭药师的常胜军和陕西前线的西军,所以西路军以完颜宗翰为主将,领兵6万,自云中攻击河东,拿下太原后再南下洛阳,切断宋朝陕西驻军回援中原的路线,并防止宋徽宗逃往陕西或者巴蜀;东路军以完颜宗望为主将,统兵6万,自平州入燕山,东路军首先攻击黄河河北等地的重镇,比如中山、河间等地,然后南下中原,最后两路大军会师开封,对敌人首都进行斩首行动。

作为新建国不久的渔猎民族,女真人没有陷入一城一地的争夺,面对坚固城池他们会选择绕开行军,直奔敌人首城,对敌首领实行斩首行动。这种部落战争的模式,面对有严密防御体系的敌人时风险极大,但是在貌似强大、实际已经腐朽的宋朝身上,却收到奇效。

向开封进军

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攻燕山府。1126年1月2日,金东路军在白河野战中大败宋军精锐常胜军;两日后,宋将郭药师投降,宋燕山府防卫崩溃,而且郭药师成为了日后金军南下的先锋;在无法攻克保州、中山府、真定府等地的情况下,金军避实就虚,攻克信德府,直到黄河北岸。

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自大同攻太原,但这一路的进展却不太顺利。在忻州和代州,由于和宋军素有矛盾,当地由燕云汉儿组成的义胜军纷纷降金,为金人先导。金军于1月15日包围太原,虽然童贯逃跑,但是太原军民在张孝纯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拖住了金西路军南下的进度,让金朝两路大军无法如期在开封汇合。

面对步步紧逼的金朝大军,虽然延边州县已经听闻了风声,但直到郊祭大典结束,才有大臣将金军入侵的消息如实禀报给宋徽宗。徽宗临时抱佛脚地罢除花石纲和内外制造局。在宇文虚中的建议下,徽宗要宇文虚中和吴敏起草罪己诏,号召各地驻军勤王入援京师,其中主要是召西军熙河经略使姚古、秦凤经略使种师中领兵入援。后来,给事中吴敏推荐太常少卿李纲守城。李纲奏上“御戎”五策,其中包括传位太子、让其招募天下豪杰抗敌,此建议与宋徽宗外出避敌、推卸责任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宋徽宗假装中风发作,以不接受皇位就是不孝为威胁,将皇位传给皇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1126年1月25日,金军攻击到濬州,驻扎在黄河北岸的内侍梁方平和驻扎在黄河南岸的何灌没有进行有力抵抗,在遥见金军后不待对方过河就纷纷溃逃,烧掉浮桥,一哄而散,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后,第二日攻下滑州,直奔开封而去。太上皇徽宗、蔡京、童贯等人听说金军已经渡过黄河,于是离开都城,最后逃到了江苏镇江躲避。再此期间,太学生陈东等上书,在太学生的舆论压力下,宋徽宗时期的“六贼”纷纷遭到清算,遭到处死或者流放。新君主的即位给金人以一定震慑,而且一定程度上振奋了宋朝人心。

第一次开封攻防战

面对金国大军压境,李邦彦等人建议钦宗弃城逃跑,出奔襄阳府、邓州,但在李纲的稳定下,禁军人心渐稳,开封军民有组织地部署开封城的防御。宋军在开封四面城墙每面部署12000名禁军,同时编马军40000人,分为五军机动支援,将前军派去保卫延丰仓,后军防御开封城壕沟的浅显之处,同时宋军还修缮了基本的守城武器和装备,让开封具备了初步作战准备。

1126年1月31日,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前进至京城西北,由郭药师引导,驻屯在牟驼冈天驷监,获得了宋朝在当地积累的御马和军粮。当夜,金军立刻攻打宣泽门。李纲派出敢死士,用长钩勾开金军的纵火船至岸边销毁,并在河道中设置杈木和巨石,防止金军船只靠近城门,当晚金军被宋军斩杀百余人。金军一直攻打到天明方止;数日后,金军猛攻通天、景阳门一带,被李纲部署的神臂弓手和檑木击退,宋军还焚毁了敌军的云梯。随后金军对陈桥、封丘、卫州等门的数次进攻都在宋钦宗的慰勉和李纲的组织下被击败。

看到宋军并非想象中不堪一击,完颜宗望以和谈为诱饵对宋朝进行讹诈。面对宋朝使者,宗望提出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衣缎百万疋;割大原、中山、河间三路地,并以宰相、亲王为质的议和条件。宋钦宗不顾李纲的反对答应巨额赔款,宋朝全力搜刮京城军民官吏金银财物,在期限内得金二十余万、银四百余万两,民间财力为之一空,民怨沸腾,并交由康王赵构、张邦昌、高世则带着金银财物前往金营。

开封防御战中的宋军火攻武器

与此同时,由于完颜宗翰的西路军被拦在太原城下,所以马忠、范琼、种师道的勤王军顺利赶到开封,看到大军逐渐到位,实力对比发现变化,宋钦宗又急不可耐,拒绝稳妥方案,想立即和金人决战,结果由于保密不严,都统制姚平仲领步骑万人劫完颜宗望营寨时被全歼。劫寨失败以后,李纲、种师道一度被撤销军权。但是勤王大军的赶到、河北诸多城镇尚未沦陷,以及开封城内的舆论压力让李纲得以重新掌军布置防务。权衡利弊后,完颜宗望改要肃王赵枢为人质,在除金银外的各项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撤军北还。

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即命宋军精锐尾随金军之后,趁金军渡河时发起攻击;但耿南仲、唐恪等人为防止节外生枝,只想将金人送出境,严禁宋军追击金军。

金军撤军之后宋廷回归了文恬武嬉的状态,没有抓紧时间亡羊补牢,还制止继续进京勤王的队伍,让他们回归本路,同时对于沿黄河布防、设置防秋兵的合理化建议置之不理。与此同时,太原军民依旧在张孝纯的指挥下顽强抵抗西路金军的围攻,拒绝执行朝廷交割太原的诏命,而东路金军在要求河间、中山投降时,也遭到了言辞拒绝。于是宋钦宗又下令坚守太原、中山、河间三府,并发兵救援。

但是诸路宋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调度,且缺乏足够军饷,均在野战和伏击战中被败退。宋军对太原的数次解围作战均失败,北宋不仅损失大量兵力,太原的军兵粮草也日益枯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此前在保卫开封时立下大功的李纲,也因解围太原之战不力而被免官。

第二次开封攻防战

在此期间,金朝在为第二次灭宋做准备,一面要求高丽称臣,同时以瓜分宋地的许诺,邀请西夏入侵宋朝陕西沿线,牵制宋朝西军注意力,还在云中、燕京、中京等地招募士兵,为下一轮攻宋做准备;相比之下,宋廷中的主战派大都被逐出朝廷,河东河北地区的防御部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增加,仅有担任河东路、河北路宣抚使的种师道所属部队。

第二次开封防御战

宋钦宗认为辽国监军耶律余睹、使者萧仲恭都是原辽国贵族,可诱而用之,以蜡丸封了一封书信让萧仲恭送耶律余睹,使为内应。萧仲恭忙跑回金国见完颜宗望,以蜡丸书信献之。于是宗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第二次金军仍然是兵分两路,计划在开封城下会师。

西路军完颜宗翰在1126年9月5日从大同出发,9月21日最终攻克太原,拔除了攻宋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随后晋中和晋南地区迅速沦陷;经过休整,西路军长驱直入,南下河南,陆续攻占了洛阳、郑州、偃师等地,逼近开封。

南宋画卷中的金国重骑兵

与此同时,东路完颜宗望9月8日从保州出发,当日破宋兵于雄州、中山,最终在东路军进军路线上顽强抵抗的真定府和中山府,因为缺乏野战力量支援、守军力量不足陆续沦陷,金东路军南下的障碍大为减少,开封失去了最后可以依凭的北方屏障;随后,东路金军则沿着临河、大名、德清军、开德府前进,于12月9日先于西路金军到达汴京城下。金军在南下的同时,还使用外交手段麻痹宋人,不断地以提高筹码的方式,引诱宋一步步屈服。

11月24日,金朝西路军完颜宗翰部至京师开封城下,由于没有及时招募军队入京勤王,而且之前勤王军已被遣散,所以城中只有卫士、上四军、中军效勇及东西路弓手七万人分四壁守御,同时宋钦宗修书逃亡在外的康王赵构,请他带兵入援。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攻城战后,虽然宋军抵抗顽强,但是城中宋军已经有一半因为受伤、天寒和饥饿失去战斗力,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宋钦宗一面召河北兵马大元帅进京救援,一面召绿林好汉前来勤王,还从南方召回流放的李纲。

宋朝宰相何栗、次相枢密使孙傅误信妖人郭京等能用由无赖组织的“六甲神兵”退敌,因而撤去外城守军,结果金军趁机破城,由宣化门拥兵登城,附近的宋军溃逃,通津门也被攻破。敌兵入城纵火,杀尽城旁居民。宋军退守内城。虽然宋朝百姓想依托内城进行守城战和巷战,但是宋钦宗却率先丧胆,并应金人要求入金营议和。

被俘虏的徽钦二帝

1127年1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在借助宋皇的权威压迫开封民众反抗、搜刮财物之后,二月六日金人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靖康之变”。

阅读数 2.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