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创造美国
“现代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文/全历史 一口

1775年4月,在英属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的莱克星顿,北美人民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8年后,战争结束,美国诞生了。

这场独立战争对于美国而言,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从而开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

对于英国而言,独立战争沉重打击了其力量,使其失去当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殖民地,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同时也为其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

对于欧洲而言,法国通过与北美结盟、支持其独立,打击了宿敌英国,提高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力,但独立战争的胜利又大大刺激了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热情,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法国的专制王权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独立战争之于整个世界也有重要意义。美国对民主共和制度、三权分立体制的实践成为许多国家在制度转型时期模仿的范例。而独立之后的美国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在整个20世纪大国间的竞争与博弈之中发挥了主导力量,对今日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这场创造了美国、影响了世界的独立战争的爆发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其一、以英国和欧洲移民为主的北美殖民地居民希望和母国公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地位。

1607年,英国输送第一批移民到达北美,他们是受雇于弗吉尼亚商业公司的契约劳工

从1606年到1733年,英国共在北美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不同于大英帝国的其他殖民地,北美的这十三块殖民地的居民主要是以英国人为主的欧洲白人,这使得大多数殖民地居民从一开始就认为:他们同生活在英国本土的英国人一样,接受英王的统治,但他们并不比英国本土的居民地位低下,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他们同英国本土居民是平等的,殖民地是母国领土和主权的延伸。因此,北美殖民地从创始之初,就具备了“自治与被统治”的双重属性。但是由于自身的弱小,使得北美早期更愿意在英国的庇护下发展,因此在殖民地虽早有自由与民主思想,但更多地是对英国主权地位的认同。

其二、英国在北美的经济政策阻碍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英国自开发海外殖民地以来,为了维护本土的垄断利益,颁布了一些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法令,例如《航海条例》规定,不许除英国外其他国家的船只在北美贸易港口停泊,这就垄断了北美与其他国家的海上贸易往来。而随着北美殖民地自身发展,殖民地人民越来越希望降低对英国本土的依赖,寻求独立发展其自身的经济,扩大贸易范围。

然而,英国更希望北美能继续充当其廉价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因此,从18世纪起,英国当局接连采取诸多高压政策以阻遏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当局首先颁布法令,不准殖民地居民向西开拓,并禁止其发行自己的纸币,再对其课以重税,并解散其议会。

18世纪60年代,为缓解国内的财政危机,英国开始增加北美人民的税收,并分别于1765年和1767年颁布了《印花税条例》和《唐森德税法》,增税法案在北美十三州引发了不同规模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1770年3月5日,英国驻北美的殖民政府在波士顿街头开枪射杀了游行群众,史称“波士顿惨案”,使得殖民地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其三、波士顿倾茶事件引爆英国与北美的矛盾。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茶税法》,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茶叶销售市场,允许其到北美倾销积压的茶叶,而且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引发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同年12月,在当时英国殖民地马萨诸塞湾省首府波士顿发生了一场由殖民地的民间反抗组织“自由之子”领导的政治抵抗运动。

12月16日,在抗议的最后一天,英国总督哈钦森仍坚持拒绝遣返东印度公司的茶船,示威者遂乔装潜入商船,将东印度公司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

事发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并于1774年3月通过了惩罚性法令——《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这也引发了殖民地的连串反抗行动。对抗接连升级,并导致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战争又历经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序幕:莱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8日,英国驻麻省的总督托马斯·盖奇将军得悉当地民兵在距波士顿21英里的康科德设有武器库,遂出动800名英军奔袭康科德,销毁殖民地民兵的军械,此计划意外被殖民地居民得悉,并通知民兵组织。

4月19日清晨5时左右,英军在莱克星顿遭民兵阻拦,英军突然开火,民兵猝不及防,死伤十多人。随后民兵与英军正式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正式打响,此役英军损失73人,而殖民地民兵则损失293人。

8月23日英王宣布殖民地居民的反抗运动为非法,并声言“宁可不要头上的王冠,也决不会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当局正式调派近五万英军镇压殖民地。

1775年6月15日,北美大陆会议举行,决定将殖民地居民组建成正规的大陆军,即为美军。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此外,美国发行纸币,接管英国对殖民地行使的国家行政管理等主权。同日,美军成功夺取英军的提康德罗加要塞。北美独立战争全面展开。

第一阶段:北美战略防御阶段,《独立宣言》颁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1775年4月-1777年10月)

这一阶段,北部地区为主要战场,英军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1775年6月17日,英军与美军在碉堡山进行了首次战斗。

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此时,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

《独立宣言》原件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作为美国的立国文书,《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合众国宣告独立。

第二阶段:双方相持阶段(1776年10月-1781年3月)

这一时期,美国开始寻求外交上的援助,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美方大使在欧洲奔走,利用英国与欧陆老牌强国之间的矛盾拉拢后者,其中法王路易十六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可说是功不可没。

1776年起,法国就陆续为大陆军提供物资援助,当年,大陆军收到来自法国的3万支步枪、200余门火炮,次年,又迎来百余艘满载物资的法国船只。而到了1778年2月,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与其互订军事同盟条约。到了6月,法国干脆对英宣战。

法国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西班牙、荷兰,1779年,西班牙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的身份出资援助反英战争。1780年,荷兰亦加入美国阵营。

至此,英国在国际社会被众列强孤立。而英、美双方力量趋于平衡。

第三阶段:法国海军加入,北美开始反攻。(1781年4月-1783年9月)

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反攻,纳撒尼尔·格林率领大陆军南下转战南卡罗来纳,迫使英军退守海岸线。

8月,英军将领康瓦利斯奉克林顿将军命令统率7000名英军死守维吉尼亚州约克镇。法美联军由华盛顿统率,南下维吉尼亚,而增援的法国舰队也由西印度群岛驶入切萨皮克湾,进抵约克镇城外的海面,并且击退增援的英国舰队,掌握了制海权。

9月28日,大陆军众部和法军会合,法美联军共1.7万人完成了对约克镇的合围。康瓦利斯无路可退,只得于10月17日与联军进行投降谈判。

10月19日,驻守约克镇的英军8000人正式投降。此后,英国的失败几成定局,双方只有数次海上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其余战事已大致停止。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停战条约,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凡尔赛宫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

阅读数 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