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射手的自我救赎丨韦伯《魔弹射手》
阅读Tips:“魔弹射手杯”射击比赛即将开始,请拿上瓜子儿,准备吃瓜!

作者|柴丹书

“在新娘的脸上是不需要忧伤眼神的,忧伤有何用?不如跳支舞,让自己快活快活!”

——《魔弹射手》唱词

《魔弹射手》序曲.mp3
00:0004:42

别看意大利经常被戏称为“站队小能手”,人家在歌剧上可是号称“独孤求败”的大佬级选手。它不仅是歌剧的起源地,还拥有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世界级大腕。如果真要给它找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恐怕就只有德国了。

其实历史上,德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音乐都被意大利和法国甩出一条街,甚至连歌剧也一度沦为意大利的附庸。直到韦伯的三幕歌剧《魔弹射手》(Der Freischütz)的出现,才扭转了一直当小弟的局面。

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19世纪初的德国歌剧界。在天才莫扎特去世之后,德国的歌剧创作曾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真空,而这时候扛起大旗的就是——韦伯。

卡尔·马利亚·弗里德里希·恩斯特·冯·韦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

话说,叫韦伯的名人还真不少。稍不注意,就和写《歌剧魅影》的作者搞混了,那位老兄还在世呢!这位德国作曲家全名是卡尔·玛利亚·冯·韦伯,今天我们聊聊他的《魔弹射手》(又译为《自由射手》)。

《魔弹射手》中的“魔弹”一词来自于魔鬼契约,传说魔鬼会为契约者铸造七发魔弹,前六发必定会命中射手所想要的目标,而第七发则是魔鬼想要的猎物,并归魔鬼所有。由于没有既定目标,最后一颗魔弹相对于前六颗是自由的,而拥有这颗魔弹的射手也就被看作是“自由射手”。

这个传说源于一个流行在14-16世纪的德国民间童话故事,后被阿佩尔和舒尔茨改为小说,收录在《幽灵故事集》第一卷中。而韦伯之所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歌剧,完全是灵感迸发的产物。

1811年,韦伯在巴尔曼外出巡演。休息期间,他偶然得到了这本《德国鬼故事集》,兴致大发,开始认真阅读。

巴尔曼

阿贝尔《德国鬼故事集》出版物封面图

这部鬼故事集里有一篇叫《魔弹射手》,韦伯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遂以产生将其改编成歌剧的想法,只是当时他正忙于另一部管弦乐协奏曲的创作,只能把这个念头暂时放一边,没能立即实现。

五年后,1816年12月,德累斯顿歌剧院邀请韦伯去担任指挥,韦伯应下这份邀约。到岗之后,他发现只有自己是德国人,当时意大利歌剧占据统治地位,心中就感到十分不甘。

德累斯顿歌剧院外景图

这时,韦伯脑海中萌生了创作一部德语歌剧的念头,几年前读过的《魔弹射手》中的故事再次进入脑海。他将这个故事讲述给自己一个文学爱好者朋友,他也很支持这个想法,也答应为这部歌剧撰写脚本。

1817年3月,剧本编写完成,故事梗概大致如下:年轻的猎人马克斯与护林人的女儿雅嘉特相爱。守林人父亲考虑到自己年迈,而且也很喜欢这个性格勇敢,为人正直的年轻人,就向公爵提出想让马克斯接替自己的愿望。公爵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按照规定,候选人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才有资格成为新的护林人。

守林人为此很担心,他对马克斯说,“你需要赢得比赛,接替我的职位,才能娶我女儿……”

不幸的是马克斯在预赛中就落败了,于是变得忧心忡忡。一个叫卡斯巴的猎人一边假意安慰他,一边用花言巧语骗马克斯去恶魔常出没的“狼谷”,获得百发百中的魔弹。卡斯巴这么做并非良心发现,而是为了除掉情敌——他早就对雅嘉特的美貌垂涎三尺了。

黑暗的森林

可怜的马克斯听信了卡斯巴的谎言,克服重重困难,到达“狼谷”,拿到了魔弹。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60颗子弹弹无虚发,当还剩最后一颗子弹时。公爵指着一只白鸽命令他射击。

猎人瞄准正要开枪,突然听到一声喊叫:“不要开枪!”原来这只白鸽正是雅嘉特。奈何子弹已经出膛,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不知名的隐士施出魔法让子弹拐弯,射中了藏在树上偷偷窥视的卡斯巴。

子弹出膛

公爵查明了前因后果,最终宽恕了马克斯,同意他接替守林人的职位,马克斯也终于能和心爱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

韦伯对这部新编的歌剧脚本十分满意,立即开始谱曲工作。韦伯从小对德国民间音乐非常熟悉,于是将很多德国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这部歌剧中,最终使这部歌剧凭借与众不同的特色,成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浪漫主义歌剧,也就是我们在本文中介绍的作品:《魔弹射手》。而且歌剧序曲也是韦伯在极大的创作热情之中迅速完成的。

全剧一共三幕,序曲部分是精华所在,倍受歌剧爱好者的欢迎,是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曲目:《魔弹射手》,指挥家:奥特马尔·舒特纳(Otmar Suitner),交响乐团:NHK交响乐团

序曲从一开始便展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先在弦乐器轻声的伴奏下,四支圆号以缓慢的速度奏起赞美歌,瞬间将人们带到了神秘的波西米亚大森林,拨开森林中的迷雾,质朴的狩猎生活与闲逸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紧接着,弦乐的震音、定音鼓以及黑管、大提琴低音区所奏出声音烘托出不安的氛围,宛如魔鬼到来前紧张的心跳,预示着阴暗与不祥,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即将来临。

之后,主人公马克斯的绝望之声“阴暗的力量使我陷入困境”唱响,他对未来的命运忧心忡忡。还没等人们情绪彻底低落下来,雅嘉特的咏叹调响起,述说着对马克斯爱情的期盼。黑暗的命运与光明的未来相互交织,人们被紧张的情节给深深吸引,命运会眷顾马克斯还是会将他杀死呢?

音乐低沉了下来,马克斯似乎屈服了,人们陷入深深的担忧中。突然,一阵气势磅礴的音乐响起,进入到欢快的乐章,这场上帝与魔鬼之间的较量,超自然与善良、爱情之间的斗争,以纯真的爱情与正义获胜告终。

1821年6月,《魔弹射手》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随后席卷整个德国。这部充满了浓郁德国民族色彩的佳作,使德国的歌剧艺术从意大利、法国歌剧的束缚中得到释放,是德国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第一次决定性胜利。

时至今日,该剧仍是德奥地区各大音乐节上不可缺少的剧目之一。它不仅是韦伯的主要代表性作品,还为德国歌剧代替当时最占上风的意大利歌剧地位,建立了坚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部歌剧中,韦伯以民族歌唱剧的形式,宣告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歌剧创作。正是这部革命性的作品,给后来的歌剧大师瓦格纳引导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使德国歌剧之树得以长青的关键作品。

阅读数 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