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子、夜后与女儿帕米娜的故事丨莫扎特《魔笛》
阅读Tips:这部歌剧里的“夜后咏叹调”非常考验唱功,肺活量不行都唱不下来的。值得一听!

“我既不是诗人,亦非画家。我不能用诗句和色彩来表现情感和思想,但我能使用声音,因为我是音乐家。”

——莫扎特

魔笛.mp3
00:00 03:09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莫扎特是公认地稀世之才,他在其短暂的35年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宝贵而又丰富的音乐遗产,他的一生就是天才的象征:

他是18世纪的奇迹——

3岁涉足乐坛,6岁成名,

一生创作的名曲不胜枚举。

莫扎特的魅力早就超越音乐范畴,

爱因斯坦都这么说:

“死之后最大的遗憾就是,

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虽然名满天下,但在生前却因极强的艺术家个性,而与贵族们的关系一度陷入冰点,一向奢华的他在失去了贵族的支撑后,更是过得艰辛,尤其是在晚年创作这部《魔笛》时,经济状况与身体都亮起了红灯。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部《魔笛》倾注了他创作的全部热情以及以往创作的全部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好剧。

《魔笛》出版物封面

这部歌剧的写作,来源于一场救朋友与水火的机遇——1789年前后,莫扎特的朋友卡内德去维也纳演出,并收购了市郊的维登剧院,但之后的经营却陷入了困境,莫扎特为了帮助这位曾经帮自己办过巡演的经理人,便开始为一部作于1791年、取材于德国人维兰德的童话《魔笛》谱曲。

而不巧的是,正当二人创作热情高涨之时,利奥波德市民剧院开始上演剧情同出自维兰德《魔笛》的一部歌剧——《吹笛子的泰咪诺》。

两人只得修改剧本,继续丰满剧情,但正是因为这“来自同行的激励”也使得莫扎特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合唱部分。

维多剧院

俗话说得好,正所谓是“好事多磨”,1791年7月,当《魔笛》总谱完成一半时,莫扎特接到了赶赴布拉格的命令,他需要在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礼上指挥他的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此外,他还接到了为一位神秘来客写一部《安魂曲》的“差事”(欲知详情,请点击此处

这部《魔笛》的创作只得被迫搁置。

利奥波德二世画像

等到莫扎特完成上述任务,回到维也纳得以继续《魔笛》创作时,他已在操劳中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完成了创作,并担任了《魔笛》首演的指挥,首演的成功带给他极大的安慰,认为自己这一生已经没有其他未实现的遗憾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莫扎特这最后一部歌剧,这让他一生无悔的歌剧吧。

抒情男高音演绎的王子塔米诺是个内心细腻的人物,他的两首咏叹调:《这肖像美如天仙》和《这是一支奇妙的笛子》的旋律极其优美,很好地刻画出了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曲目:《这肖像美如天仙》咏叹调,男高音:Jerry Hadley

女主人公帕米娜则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她与帕帕盖诺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

曲目:《魔笛》—《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指挥家:阿巴多,男中音:西蒙·基恩里赛德,女高音:克莉斯汀·夏佛,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虽然是配角但也是剧中最讨喜的角色——捕鸟人,莫扎特以民谣为基调,创作出了第一幕的经典唱段——《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旋律与唱词都生动灵活地描绘出了他乐观的天性;

曲目:《魔笛》—《我是一个人快乐的捕鸟人》歌剧节选

而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后”这个角色,莫扎特用最绚丽的华彩乐段来刻画她,演唱技巧的高超不仅仅是突出歌唱家的水平,而且这快超越人声的华彩乐句本身也赋予了“夜后”这一角色狂暴内心的刻画。点击视频,您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无出其右的名曲,这个至今都被认为是女高音“试金石”的唱段源于此: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夜后咏叹调片段

据说,《魔笛》的创作动机还与共济会有关,莫扎特本人及大部分剧院成员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但在1790年的时候,莫扎特的保护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逝世,继任的玛利亚女王上任后便开始镇压共济会。这部歌剧以童话的形式上演,从某种程度上也揭露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状态。

上图:约瑟夫二世,下图:玛利亚女王

除了歌剧情节外,歌剧的语言也值得一提:在18世纪的欧洲,歌剧创作被意大利垄断,演员一般也都是意大利人。但莫扎特怀着对祖国的敬意和忠诚,坚持用德语完成了创作。这部《魔笛》也成为了德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了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均衡、对立地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帕帕盖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祭司长萨拉斯特罗也用他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这些人物间的冲突对比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显得如此“和谐”。

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成功地将自己的歌剧理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故事中,体现出他对多种戏剧性质、风格、类型的综合能力,混合喜剧与悲剧特质的创造力,并在此创造出了包罗大千百般情愫及手法的音乐世界。

可以说,《魔笛》就是莫扎特对歌剧的个人理解,是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是歌剧的集大成者。

《魔笛》总谱出版物的封面

在莫扎特去世前的几个小时,他还渴望能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来计算时间,在脑海里想象着剧院里正在演奏《魔笛》的美妙旋律,王子用魔笛吹响的美妙音符,是幻觉吗?在这最后的时光里,他的灵魂或许也随着“魔笛”飘然而去。

阅读数 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