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本土化佛教的兴起
禅宗,改变了佛教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走向。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禅宗,又叫佛心宗,是汉传佛教宗派。它是我国佛教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的,到今天仍是传承有序。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也就是禅法流布的关键不在经典文字上。现在,流传比较广泛的禅宗经典是《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惠能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

南北朝时,禅宗已逐渐兴起。唐朝时,禅宗兴盛起来,并完成了它本土化的过程。

那么,禅宗为什么会在唐朝兴盛呢?

第一 ,门阀士族衰落、科举制形成,促进禅宗兴起。

隋唐时期,门阀士族正在逐渐衰落,科举制兴起。寒门也可以做官,一跃成为统治阶级,士大夫的心态变得平和起来。

此时,文人的思想和文化开始倾向于内省。因为安身已由科举制解决了,其他可以交给禅宗。很多人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内在心灵,关照自我的内心,参禅悟道。

第二,武则天等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促进了禅宗兴起。

南北朝时,各政权对佛教的态度不一。即使同一政权,对佛教的政策也很不一贯。

唐朝初期,统治者对佛教不太友好。到了武则天时,则大力扶植佛教。

她对禅宗的禅师礼遇有加,曾敕诏神秀禅师入京传法。还多次邀请惠能入京,而惠能托病不出,最后只能把他的得法袈裟请到都城,于内道场供养,还召慧安禅师入禁中问道。

由于武则天的支持,禅宗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为其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由此,禅宗兴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其兴起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第一 ,根据宗教故事的讲述,禅宗源于佛祖“拈花一笑”。

相传,禅宗的起源和“拈花一笑”有关。一次,释迦牟尼应请登座,但是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手里拿着花展示给大家。在场的都不解,只有摩诃迦叶领会了,破颜微笑。佛祖说从现在起,要开辟一条传法的途径,什么话都不说,只靠相互间心心相印。禅宗,就在此会心一笑中产生了。显然,这是个宗教故事而已,并不可信。

第二 ,被后人传为禅宗的始祖,达摩系禅宗不断传承。

此外,还有一个传说。南印度(一说波斯)的达摩,在南北朝时来到了梁国,见了梁武帝。梁武帝因崇佛,就和达摩交流了一下,发现二人话不投机。于是,达摩乘着一叶芦苇渡江,去了北方,还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菩提达摩像

达摩与梁武帝的故事是神化了的,显然也不能当真。实际上,在他以外,已有众多的禅师和禅众了,像玄畅、跋陀和僧稠等。

不管怎样,达摩仍被人们认为是禅宗的始祖。禅宗的兴盛,确实和达摩系禅宗有密切关系。

直接承袭达摩的有两个派别,一是众所周知的禅宗,一是以奉行四卷《楞迦经》为心要的楞迦师。唐朝人以这两个派别确立传承,这里,我们主要说说重要的前者。

达摩之后,是慧可。相传,慧可为了跟随达摩学法,曾自断手臂以表明决心。慧可后来得到了达摩的真传,并被传衣钵。衣钵,就是一件袈裟和一个钵盂,类似于表明身份的证据。

此后,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就是禅宗五祖。

第三 ,六祖惠能将禅宗发扬光大,“南顿北渐”由此形成。

到了弘忍时期,禅宗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惠能,他可以称得上是将禅宗发扬光大的人。

惠能曾跟着弘忍学佛,出身低下。按资历和文化水平,他都不如师兄弟神秀。可弘忍并没有把衣钵传给神秀,因为他不如惠能有悟性。

六祖惠能

最后,惠能成为了六祖,辞别恩师后南下,禅宗的南宗因此形成。同时,北方的神秀虽没继承衣钵,但是依然坚持传法,禅宗北宗就此形成。南宗和北宗,后来一直在争斗。最后,占上风的是南宗。今天,人们提到的禅宗多指南宗。

南宗受欢迎,不是因为六祖惠能继承了衣钵,主要在于它的主张比北宗更具优越性。南宗主张顿悟,就是“立地成佛”;北宗主张渐悟,就是“渐入佳境”,正是“南顿北渐”。实际上,二者没有对错高下,人们喜欢南宗,是因为多数人希望速成。

第四 ,唐朝以后,禅宗开始影响士大夫。

晚唐时期,禅宗继续发展并且态势大变。神秀的北宗再也不见名僧问世;江西的禅师则遍布,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为重要代表,百丈怀海曾订立清规,创建了禅院制度。

到了宋朝,禅宗的传播又具有新的特点,禅宗与士大夫的联系紧密。宋朝官僚机构臃肿,政府又给予官员种种牵制,宦海沉浮,文人特别需要禅的慰藉。王安石曾有“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就大有呵佛骂祖的禅风。禅宗的经典、传灯和语录,对文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水墨禅意山水画

元朝时,以喇嘛教为主导的佛教占据着优势。后来佛道斗争,曹洞禅师福裕曾对抗道教侵吞,最后为佛教争得了一个和道教平等的地位。

曹洞禅师因此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密切了北方禅宗与元朝的联系,为禅宗在北方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很长时期内,南方禅师则与朝廷保持着一定距离。临济宗禅师中峰本明,曾多次受到元朝的征召,但多次拒绝。

明朝时,朱元璋曾出家为僧,又曾打着明教和弥勒教旗号起义,所以他深知宗教的影响和地位。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实施了许多限制宗教的措施,禅宗因此衰退并逐渐分解。

禅宗的出现,对后世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使佛教在我国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文明。

其次,禅宗留下了很多的机锋公案,为后人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丰富了中华智慧宝库。

再次,唐诗、宋词、山水画等,处处可见禅宗的影子,充满了禅意。

后来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从禅宗中吸收了营养。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谭嗣同的思想体系,也脱胎于禅宗。

最后,禅宗又强化了中华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模式:任何外来文化进入我国,都要中国化,否则很难有立足之地。

阅读数 6.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