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Tips:看看贵族如何在夏季惬意消暑。
作者|柴丹书
“他比我们更加知道如何运用音响效果。当他选择了一种效果,就能让它产生雷鸣般的震撼。”
——莫扎特
(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年)
巴洛克时期伟大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或《船歌》
是他在1717年创作的一部大型管弦乐组曲

为什么叫“水上音乐”呢?因为这部组曲的“首秀”是在英国泰晤士河的游船上进行的。
泰晤士河?大游船!大乐队!听起来就是豪华套餐!如此盛大的演出,背后肯定有故事,这故事一句话概括,就是——“违规跳槽碰旧主,投其所好得恩宠”。
(这八卦好刺激哦,说得再细一点!)我们接着往下看:
1712年,在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担任乐长的亨德尔,一方面觉得这里的职场局限了自己的音乐才能,另一方面,自己的几位音乐家朋友已经在英国发展得风生水起,惹人心痒。时间一久,便心生去意,于是他借休假之名,不辞而别。
到了伦敦之后,亨德尔的事业也真的像自己朋友一样蒸蒸日上,他的作品在英国受到了高度关注,还得到了英国皇室御用作曲家的职位,开始为英国皇家乐团服务。
神仙般的美好生活让亨德尔乐不思蜀,但好景不长,1714年英国女王安娜去世,由于女王无后,次年亨德尔曾经的雇主——汉诺威选帝侯便作为新国王登基了,对,现在应该称他为乔治一世。

这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乔治一世对亨德尔的不辞而别一直记挂在心,亨德尔也为自己如浮萍般漂浮不定、前途未卜的命运而惴惴不安,好在乔治一世这新帝登基,政务繁忙,亨德尔这个宫廷乐长才有空隙去找解决办法。
来自伦敦的齐尔曼林克男爵为了庆祝新帝登基,准备在泰晤士河上举行一场水上游乐会,这种水上夜游节目,是当时英国皇室最时髦的夏季活动,而助兴的音乐会更是必不可少的。
亨德尔在英国的老铁,宫廷里的“当红辣子鸡”布林顿勋爵便为他想了一个妙招:由他向齐尔曼林克男爵推荐亨德尔担任这次水上游乐音乐会的作曲家。男爵听闻是亨德尔这位才华满溢的作曲家,便也欣然同意。亨德尔得到消息后,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马力全开进行创作。
游乐会当日,盛况空前。泰晤士河两畔彩旗飘飘,围观群众数以千计。亨德尔带领乐队演奏着由他精心创作的音乐,且巧妙地利用了声音在水面上折射的特点,让乐队的音响效果更加绚丽夺目,贵族和人群都被这音乐深深吸引着。乔治一世也十分喜欢,当即便原谅了亨德尔,还加了他的工资。
(亨德尔简直是靠本事吃饭,靠本事任性,靠本事脱险。)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听到的《水上音乐》并不是亨德尔所作原版,因为原始手稿已经丢失,目前演奏的版本主要采用卡尔·莱德利希·克里塞德核定整理并改编的还原版本。
整套组曲共计20首独立的乐曲,根据亨德尔前后参加的三次水上夜游的经历,又分为三套组曲。
《水上音乐》虽然说起来是一首“功利性”的作品,但音乐却有许多亮眼之处,如对大量铜管乐器的使用,这不仅是亨德尔对自己创作的突破,更是对同时期管弦乐作品的突破,因为在巴洛克时期直至古典主义时期,都以重用木管乐器的配器手法占主流地位。
另外,在音乐的艺术性方面,《水上音乐》的曲调新颖独特、情绪积极活泼、节奏色彩明快,您在聆听之余,仿佛就在与宫廷贵族们一同欣赏泰晤士河的美景一般,可是十分享受呢!